大陸三大行圍剿餘額寶


餘額寶帶給三大行壓力,迫使三大行調高存款利率回收資金

大陸公司吸金往正途走,促使市場變革。

以前台灣公司用高利率假象吸金,迫使金融主管機關保守。

轉載南方週未文章 http://www.infzm.com/content/98875

http://images.infzm.com/medias/2014/0313/77475.jpeg@660x440

銀行們祭出狠招圍剿餘額寶,但市場一旦被啟蒙,就永遠無法再回到過去的時代。

作為一條“鮎魚”,餘額寶在短期內吸引的資金規模超過4000億,由此引發互聯網金融熱,並且成功催生出一批“理財通”、“零錢寶”、“百賺”等“寶寶”類產品,瞬間激活了貨幣市場。

這讓原本生活安逸的“沙丁魚”們很生氣。

據《經濟觀察報》2014年3月5日報導,三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總行不再接受各自分行與餘額寶旗下天弘基金為代表的各類貨幣基金進行協議存款交易。

一家與多個互聯網平台有合作的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自己公司的貨幣基金業務並未受到影響,他也是看到新聞才得知上述消息。另一位接近支付寶的人士則透露,三大行給出的同業存款報價比同行低很多,因此貨幣基金與三大行幾乎沒有合作。

對於擁有數以萬計網點、動輒以億計算的龐大客戶群,以政府信用做擔保的三大行來說,他們是金融圈裡的“鯨魚”。在分析人士眼中,其融資成本較低,資金需求並不緊張,因此在資金市場上,與貨幣基金合作甚少也在情理之中。

三大行的“不高興”是否演變成銀行業一致對外的利益同盟?眼下,不少銀行已經試圖改變策略、推出類餘額寶產品,甚至動用行業協會對“寶寶”們進行反擊。

在成功分走第一杯羹後,以餘額寶為代表的各種“寶寶”們接下來的命運又將如何?
留住現金

貨幣基金顯然並非銀行最擔心的對象,徹底淪為單純的資金進出通道,才是最大的危險所在。

為了和“寶寶們”分庭抗禮,提高利率是銀行們試圖留住資金的第一個辦法。

銀行3個月至5年定期存款的基準利率水平在2.6%至4.7%之間。而自2012年6月以來,商業銀行已獲准將利率在官方基準水平上額外上浮10%,五大國有銀行則在央行窗口指導下,上浮保持在8%左右。

所謂存款立行,存款多少向來是銀行考核的硬指標之一。一位未透露姓名的五大行高管表示,“儲蓄流失的壓力非常大,已經失控。我們別無選擇,只能全力回擊。”

年初,許多銀行雖然表面上沒有接到上浮利率的通知,但是不少分行的情況是,對待部分中高端客戶,均有利率優惠。開出的條件通常有“存款時間達到1年以上”,或者總額達到一定標準,目標就是留住盡量多的現金。

銀行受制於利率管制,暫時還無法施展渾身解數。銀行內部人士表示,若利率市場化能夠真正深入推動,各銀行一定會有一輪“反擊戰”,屆時互聯網金融產品會受到一定打擊。同時,銀行之間的競爭也會更加白熱化。

3月11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記者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談到了新興業務對於利率市場化的推動,他說,存款利率放開“很可能在最近一兩年就能夠實現”。

主動推出類餘額寶產品,則是銀行業的另一個辦法。早期難得一見的高收益率理財產品,彷彿被餘額寶打開了閘門。

民生銀行的“如意寶”、工行的“現金寶”、中行的“活期寶”、交行與易方達基金聯合推出的“實時提現”、建行的“建信貨基T+0”、廣發的“智能金賬戶”、浦發的“天添盈”、平安銀行的“平安盈”等類餘額寶產品層出不窮——它們對接貨幣基金,擁有5%-6%的收益率,還可實現資金T+0到賬。

招商銀行某中層在外出時,不斷在手機上查看餘額寶的收益率,並與本行的產品收益率做著比較。

這些業務變相地將銀行的活期存款收益提升了十幾倍,也意味著,許多銀行已經將部分活期存款主動讓渡給貨幣基金。

被動應戰不是沒有成效。

據南京媒體報導,浦發銀行旗下的“天添盈1號”,曾在2013年11月規模一度接近600億元,聲稱和余額寶業務“死磕”。可是,餘額寶後來持續狂飆,再也沒有給任何類似產品在規模上挑戰的機會。

銀行大佬們迅速接招。一方面宣稱拒絕來自貨幣基金的協議存款,另一方面忙不迭地推出自己的與貨幣基金對接的類餘額寶產品,同時提高利率以留住現金。貨幣基金顯然非其最擔心的對象,徹底淪為單純的資金進出通道,才被視為最大的危險。
“吃稀飯,還是不吃飯”

接不接受協議存款,取決於市場資金鍊的鬆緊。

銀行間流傳的兩份尚未正式發布的文件,也透露出通過銀行業“行業自律”抵制餘額寶的信號。

兩份文件均來自中國銀行業協會。內容包括將以“餘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貨幣基金存放銀行的存款納入一般性存款管理,不作為同業存款,且提前支取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計息或收取罰息。這將直接影響貨幣基金的流動性,並壓低其收益率。

該文件建議“協會應該建立健全相應的自律機制來規範和約束各金融機構間的報價行為,防止'餘額寶'等產品無限度的高收益,其對銀行體系的衝擊也處於可控範圍”。

一名基金公司高管對此絲毫不感意外。 “行業協會肯定代表行業利益,如果互聯網金融協會來寫,肯定也會維護這些'寶寶'們的利益。”但行業協會的草案效力如何,能否付諸實踐,卻很難說。因為不同銀行的處境完全不同。

在貨幣基金眼裡,銀行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以四大國有行為代表,他們擁有廣泛的營業網點,從而帶來廣大的儲戶資源,吸收存款多。較低的攬儲成本,使其對貨幣基金公司開出的協議存款高利率本身就“不感冒”。另一類則是中小銀行,規模相對較小,攬儲成本亦相對較高。

銀行規模的巨大差異,帶來盈利模式的區別。中小銀行資金不充裕,往往需要先找資金的買家再找賣家,就會出現銀行找貨幣基金公司要錢的狀況。基金公司此時的要價就更可能被接受。 “你報個價,他願意接受,那就可以,”某大型基金公司一名高管說,“往往是誰出的價高就跟誰做。”

於是,貨幣基金的主要投資去嚮往往是中小銀行。而僅以幾個大行為首,銀行間對付餘額寶的聯盟很難形成,缺錢的銀行仍會和余額寶合作。這也是三大行為什麼有足夠底氣,不接受各自分行與餘額寶旗下天弘基金為代表的貨幣基金進行協議存款交易的原因。

多位分析人士表示,由於貨幣基金本身與三大行間的業務份額不大,所以對於整個貨幣基金行業而言,影響不會太大。多位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沒有明顯感覺到影響”。

有基金公司人士還透露,儘管大行的同業存款利率開得比較低,但是下面每個分行的情況並非完全一樣,可以和熟悉的分行洽談,同樣拿得到合適的價格。

無論對於大銀行還是小銀行,即便自己的融資成本升高,利潤被“寶寶們”稀釋了一部分,在“吃稀飯,還是不吃飯”這個問題上,也不得不受制於市場邏輯決定的結果。

接不接受協議存款,取決於市場資金鍊的鬆緊。當資金鍊緊張時,不接受可能會導致流動性指標失控。

“你跟市場慪什麼氣?當關鍵的考核指標過不了關的時候,它總會悄悄地接受協議存款。”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說,所謂的製裁,也是在不構成對自己傷害和威脅的時候。最根本的因素,並不取決於銀行的態度,而是真實的資金情況。
“自生自發的秩序”

“餘額寶”大熱,是市場和用戶的共同選擇。

餘額寶甫一誕生,就以高收益率吸引用戶的存量資金,但高於6%的七日年化收益率並非貨幣基金的本來面目。近期,包括餘額寶、理財通在內的產品,收益率都在連續下跌。而2013年,貨幣基金的平均收益不到4%。

餘額寶也處在市場“自生自發的秩序”中。

餘額寶的光環,得益於2013年多種因素下“錢荒”造成的市場利率攀升,以及由此增加市場利率和銀行活期利率之間的利差。

“貨幣基金不需要互聯網也會做得很大”,長江商學院副院長陳龍認為,與互聯網渠道的結合,則會加速貨幣基金的發展過程。

銀行業分析師表示,2014年第一季度,在銀行間由於財政下發、現金回流疊加外匯占款較多,導致基礎貨幣季節性供給上升,需求端則由於限制影子銀行擴張導致存款增長放緩,從而對基礎貨幣需求放緩。所以從今年年初開始,餘額寶收益率持續下降。

貨幣基金的投資標的也將不那麼依賴協議存款。

2013年新成立的9家貨幣基金,協議存款比例普遍高於80%,餘額寶背後的天弘基金,這一比例高達93%。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認為,這說明它們成立時,手上有錢,來不及去買一些短期融資券等標的,而需要協議存款的銀行又找上門,這麼高的協議存款比例“順手就做到了”。

在可以從銀行的協議存款中獲得可觀收益和流動性的情況下,貨幣基金往往沒有動力再去找更多種投資標的。而當資金價格向下降,帶動協議存款價格下降之後,貨幣基金會去尋找更多的投資方向,資金配置方向也會逐漸分散。

“未來從長期來看,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應該是3%—4%之間,不可能這麼高,這是肯定的。我們的產品最起碼要是保本,這是必須的。在投資渠道方面,接下來我們會和銀行合作,投資一些固定收益類產品,包括短期融資券等等。”2月28日,支付寶總裁樊治銘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投資方向分散使得風險被分散,貨幣基金將發展得更為成熟。

相應的監管也是必須的,但是陳龍反對將監管“擴大化”,“不能混淆概念,要按照它的本質特徵來監管”。由於貨幣基金對應的10種風險較低的投資標的是被嚴格規定的,所以整體風險較小,金融創新應當被鼓勵。而銀行存款的投資標的則範圍寬,風險相對大,所以需要相應存款準備金。

相比於銀行,貨幣基金用較高成本攬存,較低利率貸出去,較小的存貸差使得貨幣基金比較容易活下來。 “這實質上是切割了銀行的一部分業務,而在這裡銀行是打不過它的,”陳龍說出了貨幣基金的核心競爭力,“平均流動性非常好的短期融資,就金融本質來說是最可以'脫媒'的。”

或許從來就沒有什麼新的玩法,資金的需求就是牽引市場的動力。

林采宜在自己的文章中說,“餘額寶”的成功,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市場和用戶的共同選擇。她引用了哈耶克所說的市場經濟那種“自生自發的秩序”來描述這一現象——這是最有效率、最有活力的一種秩序。

2014-03-20 2:3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大陸 大行
account wrote:
餘額寶帶...(恕刪)


我不清楚除了中國全世界是否還有類似餘額寶的基金

可以小額,基金存提便利,甚至和電子錢包結合
這和前幾年印度開始發展的微型保單類似,打破門檻讓所有人都可嚐試

餘額寶是可以改變全世界的理財工具,不過也因為太容易了
很容易讓人忘記背後的風險………

所有的吸金模式都是一樣,,,高利。
現在這些寶哥,寶弟,再加上一個籌碼,,,方便。=高利+方便

但是最終,都一定會影響,該國的金融稚序。

高利的easy錢,必將引導資金走向無效率區塊,追求高風險,,,,,最終回歸原始軌道,

有建設,有破壞,破壞再建設,是金融遊戲本質。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餘額寶背後的天弘基金,這一比例高達93%。 <<


還是很保守耶! 呵呵

不過 ,在同位階平台公平競爭是好事 , 各出奇招吧 !

才不會有那種大者越大的馬太效應 !
馬雲的話比較震撼: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
是光頭不是禿頭 wrote:
我不清楚除了中國全世...(恕刪)


這是貨幣基金
上世紀70年代在美國出現
90年代美國貨幣基金髮展到了高峰期
當年PAYPAL就有類似餘額寶的項目

但後來人們把更多的錢投入到了回報率更高的次貸裡面去了
結果次貸爆掉后
美國貨幣基金也消亡了

貨幣基金的風險幾乎為零
促進市場的金融競爭
隨市場利率變化
dongmark wrote:
這是貨幣基金
上世紀70年代在美國出現
90年代美國貨幣基金髮展到了高峰期
當年PAYPAL就有類似餘額寶的項目..(恕刪)


原來如此,一直不知道paypal有這麼一個服務
學習了,感謝


大火快炒 wrote:
所有的吸金模式都是一...(恕刪)

其实余额宝最大一块贷款是直接贷给银行的短期贷款,以中国银行业的国有体制,其实风险几乎为0
这些银行反击的原因是触动了他们的利益,等于用户把钱从银行里提出来放在余额宝,然后天弘基金又把钱高利贷款给银行,余额宝现在还不算大,只有5000亿人民币左右的规模。但是继续滚下去可能有几万亿人民币。
到时候一方面银行被储户提走钱不断缺钱,拆借又只有去余额宝,那银行就变成给余额宝打工了。
所以现在银行开始反击了。

其实这几年线下的产业反击阿里巴巴旗下的产品,这不是第一例。
还有的热闹看。余额宝现在还有5%左右的获利。
收到
account wrote:
餘額寶帶給三大行壓力...(恕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