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彭總裁報好康給大家 "人民幣急貶,央行應該是買進,不是賣出"

初至今,人民幣貶值已逾百分之一,彭淮南說,人民幣這波貶值其實「有跡可循」,二○一二年大陸人民銀行(央行)放寬人民幣匯率波動區間,當天人民幣也曾連貶一陣子,「這次人行故意讓人民幣再貶一次。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質詢,人民幣急貶,央行是否賣出人民幣?彭淮南不假思索回答,「貶值是應該買進,而不是賣吧!」盧秀燕表示,彭總裁去年精準預測比特幣可能崩盤,「以後我的理財要參考你講話」

但是總裁也說:對於人民幣升貶「我沒有意見」、「我說的是,大陸國際收支相當健全」,任何外匯投資都有匯率風險,不只人民幣,存澳幣也一樣,老百姓有「選擇用什麼貨幣持有存款」的自由,但也要注意匯率風險


大家會跟著央行買進人民幣嗎?
2014-03-07 22:3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彭總裁報 央行

仙人掌怕太陽 wrote:
初至今,人民幣貶值已...(恕刪)


如果我有30e可能匯率+利率差才可能給我較大動力

問題真有大量資金的人是作這個嗎 ? 還是借台幣錢進大陸賺利匯差
或者是其它放貸借款 在說定存也 誰知到期後匯率是多少
看的到 = 吃的到 ? 大陸也有央行操控誰知他想搞什麼 ..
轉進後,4萬元台幣兌換1元新台幣
統一後,4萬元新台幣兌換1元人民幣?
那就真的無論人民幣升貶,都要趕緊兌換了

仙人掌怕太陽 wrote:
以後我的理財要參考你講話


傻傻的

10A不是叫假的

長官的話一定要聽

總裁非常清楚人行在搞啥

米國人再亂搞

先讓你跳腳警告一下

告訴他不是不會

是想不想而已

人民幣資產的泡沫和房地產泡沫緊密相連。 人民幣貶值和房地產泡沫支撐不下去時,房地產價格就會大跌。 屆時, 如果你還持有人民幣資產或房地產, 你就會被套在裡面。 實際上, 一些有智之士已經在出逃, 像李嘉誠和一些大公司 ”。

星期二中國不少媒體都在報道,地產大佬潘石屹緊跟李嘉誠撤資上海的步伐,以價值5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拋售上海灘上的兩處地標式地產。有報道說, 從去年下半年到目前為止,李嘉誠拋售在上海、北京和廣州的中國地產,總價值已超過700億港元。

人民幣貶值意味着人民幣資產貶值,特別是房地產。擁有人民幣資產的人沒有誰想把原本“黃金價”的資產到頭來賣個“土豆價”。

empirepenguin wrote:
人民幣資產的泡沫和房...(恕刪)



沒錯 看有錢人在作什麼是最最實際的錢在輸贏 而它們是贏家


至於幾A 這只是某刊物的評比不是嗎 美聯儲主席是幾A ?
實力原則 也別太迷信某哥 對台灣他有較的控制力 出台灣海峽
沒一個央行總裁是吃素的 由其是大國
"長官的話一定要聽"
彭總裁管不了人民幣匯率, 但多少知道人家想幹嘛, 重要的是你手上的台幣是他管的, 就算人民幣對美元一直貶值, 但說不定台幣貶更兇了

而且大國央行總裁比小國好做吧! 大國不容易受小國匯率政策影響自己的政策目的, 就算有他國對做, 還有什麼匯率操縱國, 貿易制裁等武器可以用, 但小國就慘了, 大國的匯率政策對自己的貨幣影響深遠, 卻還沒有武器可以對抗, 一切只能在逆來順受下盡量照顧好自家的貨幣

仙人掌怕太陽 wrote:
初至今,人民幣貶值已...(恕刪)


彭總裁說貶值應該要買進,很正確。

但沒說貶夠了沒....

別一窩蜂搶著銀行想要賣你的產品。

37-38的歐元你有買嗎?27-28的美元你有買嗎?
4.5的人民幣你有買嗎?

沒有吧,大部份的人在當時都是買南非幣或澳幣!

sarahamber wrote:
彭總裁說貶值應該要買...37-38的歐元你有買嗎?27-28的美元你有買嗎?
(恕刪)



對啊 沒一個投資是當大家都知好好賺有賺頭押一堆等收益的吧

黃金也是樣 買在上漲波的都是專業的少數 多數是等大回檔
有一比較價1920美元 才自覺他買的比較便宜 可能有賺頭或者先比
1920少了數百美元=想像似賺到這些 實際當然是幻覺


如說人民升值大家投入可賺到錢 那就要問這些利潤這些錢由誰
支付 誰虧了 ? 不可能用印的吧 支付者們會這樣認輸 ?
雖大國可容許金額較高 可如有外資也要這樣"賺"台幣 10A會
放手讓人A ?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3月10日下午消息,據美國《零對沖》網站,以下內容節選自Prem Watsa的Fairfax Financial Holdings投資者信件。

中國有巨大的不動和建築泡沫,可能隨時破裂。2011年時泡沫几乎破裂,但中國自那時起大幅提高了信貸增長。

過去幾年來,我們一直再談論中國巨大的不動泡沫,考慮到你可能持批評態度,以下是Anne Stevenson Yang的幾點觀察,他是在華工作超過20年的美國人,也是北京JCapital Research創始人。

1、2008年至2012年間,中國新建了59億平方米的商業建築,比50個曼哈頓還大,而這僅用時五年。

2、2012年,中國住宅完工面積達到20億平方米,約2000萬住房。而美國在峰值時也不過一年新建住房200萬幢。

3、2013年末,中國在建住房面積高達66億平方米,約6000萬套住房。

4、銀川包括鄉鎮在內的人口有120萬,可售住宅面積達3000萬平方米,約30萬套住房,可供90萬人居住。這還不算上已經交付但沒有人居住的住房。對於500萬人口的貴陽,有550萬套額外住房。

5、Anne訪問過的几乎每個城市,情況都差不多。

6、中國住房佔有率預計超過100%,而美國僅為65%。中國很多城市這一比率甚至達到200%,唐山就如此。

7、不動繁榮僅能通過不受限制的信貸增長來提供資金。2009年以來,中國銀行信貸增長相當於整個美國銀行業體系,或全球GDP的15% 。

8、不動泡沫的后果是,公司過度舉債,投資於不動或通過影子銀行體系向其放貸。這也就是日本1980年代末的情況。

9、我們的一點觀察:2009年以來,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加之中國強勁增長,輔之以更高的利率,結果是巨額熱錢湧入中國。人民幣將不斷升值這一几乎為共識的看法引發套利交易,投機者在全球各地以低利率融資,然后投資於中國,這總受到不動產的支撐。如中國影子銀行業體系,資金並不出現在中國主要銀行的帳面上,美銀美林預計其規模接近4.7萬億美元,或占中國GDP的51%。信貸危機前,美國有4.5萬億美元的未到期資支持債券,約占美國GDP的31%。你知道隨后發生了什麼,如果中國資金流動發生逆轉,要小心了。

Michael Lewis去年在Vanity Fair撰文稱:“不動產泡沫不會軟著陸,泡沫只是受到預期的支撐,僅此而已。一旦人們不再相信房價會永遠上漲,他們將會發現不動將成為一項多麼糟糕的長期投資,市場將崩盤。”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