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趙文衡:
看看美國與日本,讓這兩個國家經濟復甦的最大功臣不是美國商務部,
也不是日本經產省。
很奇怪的兩國雖然經濟情況不同,
但是讓她們經濟起死回生的卻都是中央銀行,
而把經濟成長與就業數字掛在嘴邊的也是聯準會主席柏南克。
這不是說兩國央行能力特別優秀,
而是他們掌握了刺激短期景氣最重要的政策工具──貨幣政策。
我國央行雖然擁有刺激景氣的工具,卻一天到晚以穩定金融為優先,完全放棄其在經濟成長上的功能,結果是沒有人在做刺激景氣的工作。這讓我想到日本前央行總裁白川方明,在其下台前仍然認為穩定物價與金融系統才是他主要的任務。這可能是央行總裁的職業病。可是這種職業病卻害了整體經濟發展。
當然央行可以放手讓台幣大貶
這樣出口就很有利了
但是賺的錢進了誰的口袋?
您覺得老闆會把錢用在台灣?移到國外?
還有進口呢?
台灣沒有天然資源
光石油進口就不知道會漲多少了
石油一漲
有沒有想過民生物資會漲到什麼地步?
在薪資倒退十幾年的現在
我們能承受嗎?
國家如果產業不強,央行貨幣政策再鬼神也救不了
別說美日現也只是打興奮劑度日,他們可以搞貨幣政策是因為之前建立的國力
去看看印度央行之前在那邊亂搞,結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