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分享一下我們家的理財......

我們家的理財我一直覺得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早在20年前
我媽就有買保險
東買西買(好像年紀小保費便宜??)~
儲蓄型的保單是占大多數

年繳保費最高紀錄大概100萬持續了好幾年以上..!!!!!.....
爺爺奶奶都一直鼓催我媽要買房
當然結果還是沒有買所謂的 "第二間"

但還是有一間位在天母的房子(2x年前購入200萬 )
這當然要感謝奶奶付的頭期給我爸繳的貸款

繳了這麼多年的保險
最近幾年開始要回收了

之後每年大概可以領100萬領到死

------------------分隔線------------------

結論是我們還是只有一間房~
也趕不上房價的攀升
賺了一輩子的錢說不定也買不回住了2x年的房子....


到底是好是壞呢??
如果當初投下房地產~
現在應該藍寶基尼好幾台了


我不是靠爸靠媽族 只是純粹分享一下家中長輩的理財觀!!
2013-11-28 23:4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理財
早期買的保險利率高 相對現在的利率
但是以前的錢跟現在的錢不同價值

我父母理財觀念 以前也跟你父母差不多 就是買儲蓄險
但是現在看起來好像很多..

但是看到一個剛搬來我家附近的人 他把我鄰居的地大約7分地 一次買走 一坪五萬多
跟他聊天才知道
他以前是做營造的 賺的錢都拿來買地
早期台中七期的地還是農地便宜 就買很多..現在看起來同樣的錢 人家卻是幾百倍的增值


這個歐吉桑 說什麼保險那種他一概不碰 錢只用來買土地 他現在還是一直買地 他的孫子 一人都有一塊大約2分多的地+一棟房子 每個都是去美國留學的

不過千金難買早知道..股票 房市 都是一樣的 早點學會投資對自己才是好的 但是要對自己控管風險

tony402219 wrote:
分享一下

...(恕刪)

標記一下
k8 2021撞爛報廢 ; VW vento 1.8CL 01M原汁未改 2024已拖走報廢了

tony402219 wrote:
早在20年前.....

年繳保費最高紀錄大概100萬持續了好幾年以上..!!!!!.....

最近幾年開始要回收了

之後每年大概可以領100萬領到死....

如果當初投下房地產~
現在應該藍寶基尼好幾台了



是好是壞...你自己都寫出來了....

雖說千金難買早知道...

但是在繳100萬保險的那時...應該就知道..不可能數十年後...增值好幾倍..

但是房地產卻有可能...

徐旭東家族,以前買200萬的土地...現在增值成86億...

你覺得那個好??

我也分享一下...

民國60年左右...

爸媽在中和買了一間小小店面...大概22坪吧..

好像28萬...

目前收租一個月5萬....

这四十幾年收租可能收了1400-1500萬吧...

房子目前也值1500萬....

以后依舊繼續收租........

---------------

若是當時把28万拿去躉繳...了不起一年領個3萬一輩子...

就算領個80年好了...不過240萬...

240萬...可以買回這店面....3坪多吧...大概廁所大小..

这還是在新北市..若是北市店面..可以買騎樓1坪吧...

--------------

或許當下買房地產不知道會如何...

但是拿去幫助保險公司買房地產...你還不知道會如何???????

那幫你寫個"慘"字...好了

其實都沒錯阿..錢有留住比什都好...
誰知道土地會增值那麼多? 買保險 其實也就是期滿 錢可以看的見..
所以一年有一百萬保險的收入..應該也是夠花的了..

aquarise02 wrote:
所以一年有一百萬保險的收入..應該也是夠花的了..


是夠花阿....但是想拿領到的保險金來買房...只有慘字了得

但是若是以前拿來買房地產...說不定累積上億...

雖說千金難買早知道....但是那是指不知道房地產這麼會漲...

若是拿來繳保險.....應該知道...前20年不過是在拿自己繳的錢...

即便能領到40多年....扣除通膨....買到黑心保單(佔多數)可能資產還減值...

因為錢變薄了...

---------------------------

我也知道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在買儲蓄險...

因為"你們根本不知道要投資什麼"...只好乖乖選擇不是投資的工具...

好像也不能怪你們....

所以富者恆富...窮者恆窮....

只會說...還不是有个有錢的老爸...還不是因為早年買了房產...

殊不知....这結果都是自身造成的原因...

經過數十年後.........明顯的差異就出現了.....

你要讓你下一代(或世世代代)...變成老是在哀嚎的那個嘛?(或許你自己就哀號不已)

學習一下,思考一下怎麼理財吧......








小弟淺見,投資理財的重點不在追求最高報酬率,重要的是能否創造現金流以及風險分散。

舉我家的例子,
民國70幾年年尾那時我媽花2百多萬買了一塊地,在民國80年左右漲到2千萬,但是她覺得還會漲所以沒賣,之後跌下來也沒賣,因為她的觀念是房地產還是會漲的,前幾年因家裡經濟不是很好,以7百多賣出.

回到樓主題的儲蓄險跟買房,如果當初你家人是買房地產,現在報酬率會比儲蓄險高嗎?這很難說,20年前那時剛好是上一波的房價高點,你家買的房子如沒有脫手放到現在,房價不一定會有賺,要看地點跟房產種類。這時你的發文也許會變成投資房地產不如買儲蓄險,爽爽每年領百萬過個好日子。

投資房產賺大錢的例子舉不完,但是在這些例子背後也有很多例子是投資房產失敗的,重要的是投資者要謹慎評估,將投資風險分散,並且在有賺時要找時機將現金拿回,然後在找下個標的。

再回到樓主的問題,你家幫你買儲蓄險是好是壞。儲蓄險是活越久領越多,樓主平日注意健康,不要從事傷身的事(抽菸,酗酒,常熬夜),你領得越多代表你父母的投資是對的。
早上聽廣播又聽到有兩家保險公司,又買了幾筆土地。
保險公司也算合法的集資公司了,收集大家的錢,然後再做投資~~~
偏偏又最愛買土地與不動產...

搞到房價過高~大家沒錢買房子~~卻依然還是要繼續繳保險費給保險公司~~~
現在買保險根本不划算

印鈔時代 錢都不知道薄多少去了

房產也是反應這部分

台灣人不是很愛衝愛賭

怎麼那麼迷戀保險

甚至越窮保越多

而且台灣房產十年是北部專屬

如果買到中南部很難上來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