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的理財我一直覺得不知道是好還是壞
早在20年前
我媽就有買保險
東買西買(好像年紀小保費便宜??)~
儲蓄型的保單是占大多數
年繳保費最高紀錄大概100萬持續了好幾年以上..!!!!!.....
爺爺奶奶都一直鼓催我媽要買房
當然結果還是沒有買所謂的 "第二間"
但還是有一間位在天母的房子(2x年前購入200萬 )
這當然要感謝奶奶付的頭期給我爸繳的貸款
繳了這麼多年的保險
最近幾年開始要回收了
之後每年大概可以領100萬領到死
------------------分隔線------------------
結論是我們還是只有一間房~
也趕不上房價的攀升
賺了一輩子的錢說不定也買不回住了2x年的房子....
到底是好是壞呢??
如果當初投下房地產~
現在應該藍寶基尼好幾台了
我不是靠爸靠媽族 只是純粹分享一下家中長輩的理財觀!!
tony402219 wrote:
早在20年前.....
年繳保費最高紀錄大概100萬持續了好幾年以上..!!!!!.....
最近幾年開始要回收了
之後每年大概可以領100萬領到死....
如果當初投下房地產~
現在應該藍寶基尼好幾台了
是好是壞...你自己都寫出來了....
雖說千金難買早知道...
但是在繳100萬保險的那時...應該就知道..不可能數十年後...增值好幾倍..
但是房地產卻有可能...
徐旭東家族,以前買200萬的土地...現在增值成86億...
你覺得那個好??
民國60年左右...
爸媽在中和買了一間小小店面...大概22坪吧..
好像28萬...
目前收租一個月5萬....
这四十幾年收租可能收了1400-1500萬吧...
房子目前也值1500萬....
以后依舊繼續收租........
---------------
若是當時把28万拿去躉繳...了不起一年領個3萬一輩子...
就算領個80年好了...不過240萬...
240萬...可以買回這店面....3坪多吧...大概廁所大小..
这還是在新北市..若是北市店面..可以買騎樓1坪吧...

--------------
或許當下買房地產不知道會如何...
但是拿去幫助保險公司買房地產...你還不知道會如何???????
那幫你寫個"慘"字...好了
aquarise02 wrote:
所以一年有一百萬保險的收入..應該也是夠花的了..
是夠花阿....但是想拿領到的保險金來買房...只有慘字了得
但是若是以前拿來買房地產...說不定累積上億...
雖說千金難買早知道....但是那是指不知道房地產這麼會漲...
若是拿來繳保險.....應該知道...前20年不過是在拿自己繳的錢...
即便能領到40多年....扣除通膨....買到黑心保單(佔多數)可能資產還減值...
因為錢變薄了...
---------------------------
我也知道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在買儲蓄險...
因為"你們根本不知道要投資什麼"...只好乖乖選擇不是投資的工具...
好像也不能怪你們....
所以富者恆富...窮者恆窮....
只會說...還不是有个有錢的老爸...還不是因為早年買了房產...
殊不知....这結果都是自身造成的原因...
經過數十年後.........明顯的差異就出現了.....
你要讓你下一代(或世世代代)...變成老是在哀嚎的那個嘛?(或許你自己就哀號不已)
學習一下,思考一下怎麼理財吧......
舉我家的例子,
民國70幾年年尾那時我媽花2百多萬買了一塊地,在民國80年左右漲到2千萬,但是她覺得還會漲所以沒賣,之後跌下來也沒賣,因為她的觀念是房地產還是會漲的,前幾年因家裡經濟不是很好,以7百多賣出.
回到樓主題的儲蓄險跟買房,如果當初你家人是買房地產,現在報酬率會比儲蓄險高嗎?這很難說,20年前那時剛好是上一波的房價高點,你家買的房子如沒有脫手放到現在,房價不一定會有賺,要看地點跟房產種類。這時你的發文也許會變成投資房地產不如買儲蓄險,爽爽每年領百萬過個好日子。
投資房產賺大錢的例子舉不完,但是在這些例子背後也有很多例子是投資房產失敗的,重要的是投資者要謹慎評估,將投資風險分散,並且在有賺時要找時機將現金拿回,然後在找下個標的。
再回到樓主的問題,你家幫你買儲蓄險是好是壞。儲蓄險是活越久領越多,樓主平日注意健康,不要從事傷身的事(抽菸,酗酒,常熬夜),你領得越多代表你父母的投資是對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