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蘭奇:台灣沒有宏碁轉型所需人才

這位宏碁的前主帥,2011/5月份當他離開宏碁時,曾留下這段新聞專訪,兩年後的今天,看到宏碁目前的經營困境,再回頭看看兩年前蘭奇的這段文章,格外發人省思~


轉錄-2011/5 蘭奇:台灣沒有宏碁轉型所需人才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6327241.shtml

蘭奇:台灣沒有宏碁轉型所需人才 軟硬體整合之路必須外求

甫於3月去職的宏碁前任執行長蘭奇(Lanci),日前在接受華爾街日報(WSJ)旗下科技部落格All Things Digital Mobilized專欄作家Ina Fried專訪時表示,台灣沒有宏碁轉型所需的人才,軟硬體整合之路必須外求。走出台灣,落腳大陸、印度甚至歐美,宏碁才能躍升國際化公司,但台灣高層卻擔心他的轉型計畫會讓宏碁去台灣化(de-Taiwanization),導致他與公司董事會對於公司未來的發展意見相左。

對此,蘭奇表示,宏碁轉型並不是去台灣化的問題,而是要帶領宏碁走向全球化,如果宏碁想要在未來3到5年間,躍升為全球前3大PC廠商,那麼宏碁必須走向全球化,資源在哪裡,宏碁就必須到哪裡。

放大 蘭奇受訪時表示,台灣沒有宏碁轉型所需人才,軟硬體整合之路必須外求,走出台灣,落腳大陸、印度甚至歐美才能躍升成為國際化公司。法新社

蘭奇指出,他先前已經著手帶領宏碁積極轉型,成為更行動化、更全球化的公司。他認為,當PC產業受英特爾(Intel)和微軟(Microsoft)影響越來越弱的同時,PC廠商必須挺身而出,為自己準備更多子彈,打這場仗。

蘭奇進一步表示,在當時,他已經清楚認識到,如果宏碁想要在這個行動新世界(new mobile world)佔有一席之地,就勢必得進行必要的投資,這主要是在軟體方面,以及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觸控方面。他認為,宏碁的工程師團隊必須從300、400人擴增到1,000人,而且必須將重心集中在軟體和硬體方面的整合,但可惜的是,在台灣這裡,並沒有公司所需要的人才。

在此前提下,蘭奇與宏碁董事會之間見解差異的主要關鍵在於,他認為想要在台灣進行軟硬體方面的整合,是不可能的。宏碁必須走出台灣,不管是大陸、印度甚或是美國、歐洲,宏碁必須走向擁有軟體資源、軟體know-how的地方去。而這正是蘭奇與宏碁高層意見相左之處,因為宏碁高層擔心在蘭奇的領導下,宏碁會成了去台灣化。

先前有報導指出,宏碁將蘭奇去職的原因歸咎於蘭奇權力心太重,卻未能在此同時帶領公司展現亮眼業績。為此,蘭奇坦承宏碁在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方面的起步太晚,但他認為這是因為宏碁在台灣並沒有轉型必須的資源。

至於在業績部分,蘭奇表示,在他任內8年中,宏碁從一家市值100億美元的公司,成長為200億美元。光是2010年,宏碁的營業獲利就超過6億美元,他語帶諷刺地說,讓我們等著瞧瞧這些接手後的人能否成得了大事。

蘭奇強調,如果宏碁能繼續在他的帶領下,他深信在2015年以前,宏碁可望成長為一家市值300億美元的公司。而且更重要的是,其中3分之1的營收來自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挹注。他表示再過幾年,大家就可以知道到底誰才是對的。

關於平板電腦方面,蘭奇認為雖然目前的平板電腦市場,展現出消費性電子產品熱賣的現象,但在微軟宣稱將推出支援ARM架構處理器的新一代視窗作業系統之後,當可望讓平板電腦在企業市場站穩腳步。

對此,他認為宏碁需要展開更多的準備工作。除了進一步擴增在軟體方面的能力,宏碁與半導體廠商之間的關係也已經不同。在過去PC的世界裡,宏碁與半導體廠商之間處於採購與出售零組件的關係,絕大多數由採購量來決定價格和多寡。但在如今行動的世界(mobile world)裡,2者之間必須基於緊密的夥辦合作關係和策略聯盟。

在這個新世界裡,蘭奇認為蘋果(Apple)顯然做得非常好,但他觀察到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也已經朝正確的方向前進。至於惠普(HP),則將會取決於其軟體與WebOS之間的整合。但PC產業其他絕大多數的廠商,目前都處於類似宏碁的困境裡。

至於蘭奇對自身的規畫,他表示從1982年開始就在PC產業裡打滾,也希望未來能夠繼續在這個產業裡發揮所長。


2013-11-05 23:15 發佈
全中
这个兰奇是个人才,眼光很厉害。

wucl_2008 wrote:
這位宏碁的前主帥,2...(恕刪)

我一直覺的宏碁把蘭奇趕走是錯的。在蘭奇來宏碁之前,宏碁集團也是一直在改造,越改越差。是蘭奇把宏碁救起來了。可惜台灣人內鬥內行。
當他離開宏基時,股票就已經激烈反應,他確實很有判斷與預知能力

可惜,宏碁太老,整個運作官僚,不敢大變革的變化.回頭想,是文化,是ceo,不夠叛逆

jamesrc wrote:
當他離開宏基時,股票...(恕刪)


難怪聯想除了低價PC外,也推出了一堆平板與手機,該不會是蘭奇的關係吧?!
純以過去歷史來看,當年成長的主要市場是目前危機狀況最嚴重的南歐國家,成長的方法之一是塞庫存給通路商先弄營收,賣不出去的部分再用折讓處理
以當時去職的狀況來說,光是扭轉虧損,恢復成長力道就找不太到太好的辦法,也不是沒有給他時間,但大概一年多卻沒有好轉的跡象,所以他被踢走了
以他當年的說法來針對未來,光是投資的部位其實是非常可怕的部分,不光是增聘工程師,恐怕還有一連串併購軟體公司和專利權,那資源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他說台灣沒有這方面人才是真正說對了,那是有市場才有人才,以大陸的華為來說,他的人才也是分散在世界各國的,不是光靠大陸的,光這樣投入的資源也是非常恐怖的,他還是花大錢但有獲利的,類似北電這樣花超大公司垮掉的也是存在
Acer問題就這樣了,花大錢賭一把那是賭很大的,還不一定成功,就算他說對了,我不信他有多大把握可以成功,且可以說服董事會這樣投資成功的機會大
王董的作法就很標準台灣人,不大規模投入吶就是萎縮,起碼不會馬上把錢燒光,比較不會大好大壞
Acer在我自己看就是持續萎縮和調整公司結構到小獲利,要不然就是出售求取股東比較大的報酬率,目前看來大概選前面那條路機率比較大,如果是這樣那就是掉下來的刀子別亂接,真的到底部了可以進一些來放,別想有太大利潤,畢竟根本看不到大的成長來源,沒有大的題材上升有限的,沒有夢哪來的多高價格阿,轉虧為盈上升會有,但不會一飛沖天的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cman4434 wrote:
難怪聯想除了低價PC...(恕刪)


問題是進入的門檻很高,也沒覺得聯想有多大資源投入,沒覺得聯想會在這邊有多大成長(但大陸市場會有一定佔有率),聯想光離開大陸的知名度都不高了,根本不算太國際化的公司,純靠大陸市場賺錢是目前大陸大廠的狀況,真正能走出大陸的少之又少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wucl_2008 wrote:
這位宏碁的前主帥,2...(恕刪)
看起來是沒錯,但他去聯想,聯想就有比較好嗎?如果把聯想大陸部份扣掉的話,聯想這2年有大成長嗎??聯想這2年,總市值有成長50%嗎??

天才小光 wrote:
看起來是沒錯,但他去...(恕刪)


联想主营还是PC业务. 平板与手机目前还不算主要业务。

大陆有部电影里有句话 步子迈的太大 容易扯着蛋。

假如联想收购黑莓 说明他正式打算进军国际市场了。

目前联想做移动方面 说白了 啥都没有 基本主营还是在靠联发科。 另外就是因为PC缘故关系比较好的 INTEL。

目前看来他要到国际市场 可能还是走IBM的路子。 通过并购来进军。

联想并购IBM当年虽然感觉各种不成功。 但是看起来仍然是要比 台厂的几个并购案成功不少。
天才小光 wrote:
看起來是沒錯,但他去聯想,聯想就有比較好嗎?如果把聯想大陸部份扣掉的話,聯想這2年有大成長嗎??聯想這2年,總市值有成長50%嗎??



說真的不確定蘭奇在聯想做的如何,有沒有為聯想帶來大幅成長?

但是從蘭奇這篇兩年從宏碁離職後的專訪內容,當初的看法這兩年一一驗證宏碁的經營困境…

如果時間能夠從頭再來一次,兩年前宏碁董事會沒有把蘭奇趕出公司,讓蘭奇繼續掌舵宏碁,並依照蘭奇兩年前的經營藍圖繼續前進,那今天,宏碁會是一個會有怎麼樣的局面呢? 宏碁會不會有更好的發展呢?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