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朝明:貶值救經濟 台灣不適合

辜朝明:貶值救經濟 台灣不適合


台灣是否要師法「安倍經濟學」,藉貶值來救經濟,國內始終有正反不同意見的論戰。日本野村總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昨天指出,台灣是貿易順差國;在國際上若要貨幣貶值救經濟,應以貿易逆差國較可以成功做到。
辜朝明昨天出席台經院舉辦的「二○一三亞洲政經景氣展望研討會」演講。他表示,安倍經濟學促使日股大漲是「運氣非常好」,包括索羅斯在內的許多歐美對沖基金等,在歐洲受重傷,一聽到日本要推貨幣寬鬆政策,這些走投無路的資金就從歐洲轉進日本,創造出日本市場的蜜月期;但現在蜜月期已結束,「好運可能到此為止了,必須要回歸現實」。

他指出,企業與民眾從二○○九年的金融海嘯,再歷經歐債危機,甚至三一一福島核災後,已有恐懼心理,對未來感到保守,民眾都在存錢,企業也都在還泡沫時期欠下的債,不敢借錢,導致金融市場一灘死水,現金沒有流動,景氣自然不好。

他認為,此時政府就應該借錢,擴大建設,增加在國內生產毛額(GDP)上的貢獻,帶動景氣,而非為了擔心財政赤字而削減預算,否則經濟只會更萎縮。

辜朝明表示,包含日本、歐美等各國政府,應在低利率時代利用政策鼓勵企業借貸投資,否則經濟發展無以為繼;台灣是成熟經濟體,能做的就是要減少法規限制,開放市場,吸引企業借款投資,帶動景氣。

辜朝明還說,日本首相安倍的第二支箭(推動企業借貸投資)與第三支箭(結構改革),都是希望能開放市場、綠色能源、農業與醫療保健部門,要找出特定的借款投資者,藉以帶動經濟。




經濟學家會說,舉債是用在建設。好聽是這樣沒錯,但是事實上浪費在貪污跟過度投資的佔5成,浪費掉了,也就是不效率。


其實一代人能賺的是固定的,舉債是借後代的錢來享受,你能保證後代景氣會好,然後賺錢回來補?如果每代都舉債來刺激景氣,獲得好生活,最後就是希臘化,破產!每代的不景氣,應該由每一代自行消化,不然世代就會不公平。

2013-08-30 7:4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辜朝明 台灣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