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劉憶如:少數台商受惠,簽服貿協議對台產業、就業 傷害太大

劉憶如:少數台商受惠,簽服貿協議對台產業、就業 傷害太大

少數台商受惠 多數基層受害
劉憶如日前在臉書貼文指出,服貿協議「對台灣許多產業、就業,
衝擊傷害都太大,不是一句『自由貿易』可以說得過去的!」


ECFA都簽3年了,與其他國家的FTA卻一個都沒簽,
只有現在又跟中國簽了服貿協議,「我覺得滿擔心的」。

國際化是潮流也是「兩面刃」,有些人受傷害、有些人得到好處,
因此,必須同時考慮哪些人受傷害?得到的好處能不能轉而補償給受傷害的人?

現在的情況是,「少數但聲音大的人,往往順了這些人的意;
多數但不容易集中發聲的人,卻常常變成犧牲品」,
這次就是少數台商受惠,多數基層服務業從業人員受傷害。


「經濟部說服貿協議有拿也有給,問題是拿的人跟給的人是不同群!」
劉憶如說,服貿協議對台商去中國佈局有好處,但受衝擊的是比較弱勢、
留在台灣的族群,這些人受到的傷害要怎麼彌補?目前沒有看到這方面的規劃,
政府說編列952億元,當初ECFA也規劃900多億元要輔導受損產業,
但輔導成效大家都不知道,現在又講952億元,不能只談數據,而沒有提出具體輔導策略。

她指出,大多數國家對農業或服務業的開放都放在比較後端,
因為從事農業及服務業者有些比較弱勢,「到底犧牲掉什麼或犧牲了誰才是關鍵」,
例如這幾年開放中國觀光客後,至少對觀光產業還不錯,
但此次開放中資來台投資及從事觀光相關行業,
就讓人擔心他們會從攬客、旅館到餐廳等都整合成「一條龍」,對在台灣從事相關行業的小企業及小商店造成很大的衝擊。


台灣一些服務業都還有競爭力,例如餐飲業等,應該讓競爭力維持更久,不用急著開放。兩岸使用同樣的語言,如果現在就開放,他們把「know how」學了,競爭力跟威脅性就很大,像我們這幾年來很多農業技術還沒保護好就被拿走了,加上兩岸產業規模懸殊、財力也不同,這些問題都要考慮。
2013-08-12 19:33 發佈

ebola01 wrote:
劉憶如:少數台商受惠...(恕刪)


又是615
究竟
拿的人跟給的人不一樣,所以內部要有分配機制。

政府扮演二次分配角色,幫助弱勢企業轉型。

------------

但是如果民粹到一點衝擊都不能有,那麼乾脆禁止進口產品好了。

好的產品,更有競爭力的產品,對消費者有力。

台灣應該做的是發展優勢產業,而不是保護落後產業。
愈晚簽

衝擊更大

這是競爭力的問題而己

ebola01 wrote:
劉憶如:少數台商受惠...(恕刪)

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就很清楚的告訴你,,,弱國無外交!!!
兩國簽的協議!!小國一定要遵守, 大國絕對不會遵守....更何況對方都不認為你是國!!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找半天只有在6/29文看到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n/29/today-fo6-3.htm

沒看到整個訪問全文,但樓主截短更多,沒衝擊是不可能的,但到底多大,誰敢說估得准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ebola01 wrote:
劉憶如:少數台商受惠...(恕刪)


台灣七大不可思議之

每個官員下台以後,突然都變成專家...那麼厲害,妳在位的時候幹嘛不做點事!?
ebola01 wrote:
「經濟部說服貿協議有拿也有給,問題是拿的人跟給的人是不同群!」


這在台灣是常態了,只要不是每個人都同意,媒體很容易就可以報的好像整件事都是錯的


ebola01 wrote:
台灣一些服務業都還有競爭力,例如餐飲業等,應該讓競爭力維持更久,不用急著開放


這一整個矛盾,要靠不開放才活的下去,是哪門子的競爭力?

d885668 wrote:
又是615...(恕刪)



保安....保安...

保安呢....




煩不成眠的深夜,害怕清晨的黎明。
如果真像他講的這樣

那溫室裡的花朵就會比路邊小草強悍了


問題是大家都知道不可能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