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信託公司2012年年報,簡單梳理了信託公司信用風險資產的發展情況。 其中,有26家信託公司在去年年報中明確披露了信用風險資產中不良資產的數額。 中信信託截至2012年年底的不良資產餘額合計7.07億元,為業內最高,不過其不良資產率較年初已經下降8.52個百分點;中泰信託不良資產率最高達到了80.29%,在其20.7億元的總資產中,僅“損失類”不良資產就達到了3億元。
兩公司不良資產餘額過億元
根據銀監會印發的2011年度非現場監管報表G11《資產質量五級分類情況表》的填報說明,信託風險資產範圍應包括:存放同業款項、各項貸款(含“長期應收款—應收融資租賃本金”)、應收利息、其他應收款(含“預付賬款”)、拆放同業和買入返售資產、銀行賬戶債券投資、不可撤銷的承諾及或有負債。 五級分類標準中,次級類、可疑類和損失類被歸為不良資產。
信用風險資產可以反映信託公司自有資金的投資運作情況,不同信託公司信用風險資產在總資產中的比例有很大差異,例如,中信信託去年期末信用風險資產總額超過91億元,而其總資產為118.21億元,信用風險資產佔比達到77%,也有信託公司固有資產中幾乎沒有這一類資產。
此外,由於信託行業歷經清理整頓的行業背景,部分信託公司發展之路坎坷,其不良資產很多都屬於歷史遺留問題。 例如華能信託,其截至2012年年底的5647.17萬元不良資產中,可疑類達到5018萬元,其中兩筆分別為3101萬元和1135萬元的風險資產發生於2003年,時間最久的一筆可以追溯到1993年。 資料顯示,2009年2月,華能信託才換發新的金融許可證。
不過,隨著信託行業的成長和公司內控水平的增強,信託行業不良資產呈現降低態勢,數據顯示,2008年有8家信託公司不良資產規模過億元;2010年為4家,2012年則僅有2家。
根據本報記者統計,2012年有26家信託公司在年報中明確披露了信用風險資產中不良資產的狀況。 大部分披露該信息的信託公司不良資產在信用風險資產中的比例都為沒有超過1%。 但是這一比例最高的中泰信託達到了80.29%,其次為西部信託,比例為20.55%,中信信託和華能信託也較高,分別為7.77%和7.37%。
雖然中信信託不良資產比重不是最高,但是其信用風險資產總規模為業內最高,不良資產餘額也比較高,為7.07億元。 而按照五級分類標准進行分類統計的話,在最差的一類“損失類”項目中,中信信託卻不是最高的。 對於“損失類”的項目,借款人收回的可能性已經非常小,因此“損失類”的不良資產也基本可以認為不可收回。 中泰信託3.07億元的“損失類”信用風險資產為業內第一,佔其全部不良資產的比重為86.72%。 此外,有6家信託公司不良資產全部為損失類。
按照不良資產餘額計算的話,除了中信信託以外,中泰信託以3.54億元的不良資產餘額排行業第二名。 這兩家公司也是業內僅有的不良資產餘額破億元的信託公司。 此外,中鐵信託不良資產餘額7156萬元、山東信託7122萬元、華能信託5647萬元,這三家的不良資產餘額在業內也相對較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