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美國QE可能退場? 該空債券了嗎?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導〕投資人臆測美國聯準會(Fed)空前量化寬鬆措施(QE)將逐步退場、縮減每月購債規模,導致美國五月公債殖利率竄升,創三年以來最大的月度損失,全球最大債券基金業者PIMCO總回報債券基金跟著遭殃,出現二○○八年九月以來最嚴重月度虧損。

美國五月消費者信心走揚至近六年新高的數據出爐後,週五美國公債殖利率擴大升幅,彭博債券交易商數據顯示,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升二個基點(○.○二個百分點)至二.一三%,一週來共上升十二個基點,五月初以來則攀升近五十個基點。

根據美銀美林指數,截至五月卅日的當月,美國公債價格下跌一.八%,創二○○九年十二月以來最大的月跌幅。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於五月廿九日觸及二.二三%,為逾一年來新高。

美債殖利率竄高、價格下挫,主要與投資人擔憂聯準會將開始縮減購債規模、不再壓低利率有關。聯準會最新公布會議紀錄顯示,銀行諮詢委員會部分成員五月十七日曾表達擔憂聯準會低利率政策,恐創造股市與債市「無以為繼的泡沫」,導致更高通膨與市場不穩定。

債券天王葛洛斯慘虧

美債價格直直落,首當其衝的PIMCO(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操盤手、「債券天王」葛洛斯慘虧,《華爾街日報》報導,PIMCO總回報債券基金截至五月卅日當月報酬率為負一.九%,而葛洛斯四月才增持美國公債,由三月的卅三%提高至卅九%。

聯準會QE縮手,可能促使投資人把資金從亞洲新興市場撤出,亞幣創一年來最大月跌幅,亞股在日本股市帶頭下進入修正。

摩根士丹利引述新興組合基金研究全球公司(EPFR Global)的數據指出,全球投資人截至五月廿九日當週,從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撤資二.二四億美元。

根據彭博彙編數據,印度盧比兌美元五月以來重挫四.八%、泰銖貶三.二%、菲律賓披索貶二.六%、韓元貶二.五%、馬幣貶一.七%、台幣貶一.五%。MSCI亞太指數一週來跌二.七%,日經指數週跌幅高達五.七%,外資賣超印尼、台灣、泰國與菲律賓等國股票。



試問各位大大,若有美國高收債,環球高收債, 新興國家高收債, 歐洲高收債,亞洲高收債
會優先空哪些??? 原因為何?

2013-06-02 22:1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美國 QE

d123syz wrote:
〔編譯楊芙宜/綜合報...(恕刪)

空債券能有幾%獲利?
這才是首先要考慮的。

dio0503 wrote:
空債券能有幾%獲利?...(恕刪)


歐債約+9%, 美債新興債全球債約 +3%, 亞債約 +1%
北醫華佗曾經跟南醫扁鶴說過:「怎麼辦,腦殘沒藥醫!」

d123syz wrote:
歐債約+9%, 美債...(恕刪)


我從來都不知道有這種可以預知未來報酬的東西,能知道應該早發財了,9%很多了,就算真有9%,風險呢?何況9%還是未知數


iunknown wrote:
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恕刪)


這樣說法是看基礎在那邊
如果是賺價差的,殖利率上升則價格跌,在市場上買賣賺賠立刻出現
如果是持有到債券到期日,那如作者所說,沒有賣就沒有價差的損益,但這表示流動性很差,一筆錢放在債券很多年都不能動,但這不表示賺到,只能說有損失也比較小
例如:十年期國債,一般都將這和長期平均CPI比較,殖利率大於CPI別說賺錢,起碼才有保值效果,低於CPI,那本身就是負利率了,沒有賺錢這回事吧
不好意思沒說清楚

上面我提的報酬率是立刻贖回後可獲得的帳面上報酬,不包含配息
PS: 歐洲高收債以新台幣買入, 歐元計價買入約七八個月,的確有9%的報酬率,我也覺得很意外

economic wrote:
我從來都不知道有這種...(恕刪)

d123syz wrote:
不好意思沒說清楚上面...(恕刪)


那是過去,歐洲的過去賺得多怎會意外,舉例來說希臘的舉債利率超高,可沒有違約阿,光這利息就賺很多了,跟你放高利貸意思一樣,借款人沒跑路,有還本金和利息,怎會賺得少

但這是過去的獲利,不代表未來,你現在空手進去買歐洲債,那可就不一定了

iunknown wrote:
我還是第一次聽到有人...(恕刪)


謝謝你提供這篇文章, 我有上過他的課, 從文章看來感覺對債券基金+配息的報酬率只要長期持有,
應該是穩賺不賠... 心理不經懷疑, 有這麼好的事情嗎? 是不是可以大膽把資產投入債券基金呢?
d123syz wrote:


謝謝你提供這篇文章, 我有上過他的


理論上他說的並沒錯,但是否能勝過上面有人提到的通膨,就有待商榷,以歷史資料來看長期持有贏率很高。

以上適用國債。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