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不理財理財法 --- 鄭宏儀不敢教你的理財法

不理財理財法 --- 鄭宏儀不敢教你的理財法 http://tw.myblog.yahoo.com/maxlai1972/

是的,為什麼鄭宏儀不敢教你? 因為他要是教了你,他就是所有股市相關行業的全民公敵!! 什麼是不理財理財法呢?! 顧名思義,都不去理財了嘛!! 那當然只剩下乖乖存錢一途了!! 現在各式各樣投資理財法當道,每個專家都在講怎樣獲利幾倍,怎麼樣才能在幾年之內賺到一億,股票要怎麼買,有的沒的,就怕教你的東西穫利速度比人家慢,那就遜爆了!! 是吧?! 所以,現在在下竟然要叫大家來"儲蓄"慢慢存錢,有沒有搞錯呀?! 不過,這篇文章不是要教你賺錢的方法,而是要教你怎麼樣利用你辛苦或者幸運賺到的錢來立於不敗之地!!

有兩種人需要不理財理財法,一種就是中樂透彩暴富的人,一種就是只懂一種生財之道的人!! 這兩種人的共通之處就是 --- 有錢,但是完全不懂投資!! 對於完全不懂投資之道的人,他的最佳投資策略,絕對是不理財理財法,也就是完全不要去想怎麼理財,只要把錢存到銀行去,然後去吃銀行的利息這樣就夠了!! 好,如果你是沒錢的人呢?! 那你當然可以去嚐試各種投資管道,反正你也沒錢,賠光就算了,只要記住千萬不能賠成負數就永遠可以輕易再起!! 但是就算是這樣,你也需要懂得不理財理財法的道理,免得有天你真的富了,卻莫名其妙虧光!!



不理財理財法其實是銀行的首選

請大家想看看銀行的投資組合裡絕對不能少的是啥呢?! 當然是國債嘛!! 國債絕對是銀行投資組合裡的必備,那銀行買國債是怎樣的概念呢?! 那就等於是銀行找了一間不會倒的大銀行,把錢定存之後,請她按時發利息這樣的概念!! 請問你,這銀行把錢放到國庫去給國庫運用自己不能用,只是傻傻的收利息,這,是不是不理財理財法呢?! 這當然是嘛!! 為什麼銀行也這麼愛用不理財理財法? 因為這些錢雖然收益不高,"但是完全不會賠掉!!" 這個就是重點了!! 正是這些錢負擔起讓銀行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責大任!!

了解了吧?! 不理財理財法才是銀行心中的首選,這就像打架的首選是折凳一樣的道理!

但是現在市面上的投資理財法,有誰會去教你這個被銀行當成首選的理財法? 根本沒有!! 這就像健康食品原本是粗食,應該很便宜,但是卻被健康食品的通路商炒作得很貴一樣的道理,這就算了,就怕花大錢買到的卻根本就是假的健康食品,真正便宜又好用的,因為廠商不可能拿到好處,根本沒人要賣你,也沒人要讓你知道,就像拿來製造麵包的酵母一樣,超便宜又超健康,但是因為沒有暴利,所以根本沒人要去推它,當然知道怎麼吃它的就更少了!! 這完全是一樣的道理,請問你,大家都去買公債,只把錢放銀行,那些投資專家賺啥?? 誰給他們薪水?? (關於酵母請看,在下的"癌症是美食家的宿命" http://tw.myblog.yahoo.com/maxlai1972/article?mid=29&prev=31&l=f&fid=8 ,這篇文章)



真正的專家你花錢也請不到

是的,重點立刻就來了!! 那些投資專家到底賺啥呢?! 有沒有想過?? 每本理財書都教你,年利率 30% 啥有的沒的,複利計算,沒幾年就一億了!! 好,股市這種東西,一年的操作期要來個 30% 的利潤,簡不簡單? 幾支漲停板就超過了吧?! 好,如果這些股市專家真的夠專家,是不是應該要能坐到順風船,穩穩的讓自己的股票買在低點賣在高點? 是不是應該要能避開風險保本? 所以,一年賺一倍的利潤都只能嫌少的咧!!!

好,重點在那裡? 重點在於,擁有這樣投資報酬率的專家,他為什麼要替你投資?? 他自己去借錢來投資不是很好嗎? 以"最保守"的一年賺一倍來計算,他借一千萬就能賺一千萬,第二年開始他就可以不用借錢來投資了!! 但是因為他的報酬率比去銀行借錢還要高得多,所以,基本上他只把利息給繳了,繼續把這些錢再投入股市,第二年底又是一倍的利潤,總資產立刻達到三千多萬接近四千萬,第三年年底扣掉利息錢,全部的金額再翻倍,總資產絕對有七千多萬,第四年年底就破億了,第五年也不屑借那一千萬了,直接把一千萬連利息一起繳了! 請問你,他還需要替你投資作啥??

這才是重點!! 了吧?! 這些專家都是騙人的專家,真的這麼會賺,他自己去借錢來賺就好了,還須要去領薪水喔?? 至少,真正的專家,他完全不需要幫別人投資領別人的薪水!! 這就是重點啦!! 記住這一點才能不被騙,才能不莫名其妙損失金錢!!

好,立刻進行實例講解,女星羅碧玲曾經在電視上吐過苦水,她說她的投資前前後後加起來虧損了快一億! 其中包括了信託基金也讓她虧了不少,而且,還是知名證券公司的信託基金喔!! 反正各式各樣的投資管道,她去投資的最後下場就是虧本! 所以,她前前後後就虧了快一億!!

知道了吧?! 聰明的人會去開投資公司幫人家投資,笨蛋才會將自己的錢拿去給人家投資!! 因為這些投資專家真正的薪水根本都是你付的,而不是他自己賺的,他真這麼會賺,他還要你來請? 他還要領薪水? 他早自己借錢投資去了!! 所以,你能請到的投資專家,絕對都是騙人的!! 真正的專家,你是請也請不到的!



股票市場就是零和遊戲

這就算了,股票市場根本就是零和遊戲,假設股市總共有十個人進來玩,每個人都投資100元進入股市,那麼股市就只有 1000 元在裡面,不管怎麼玩,只會少不會多,因為政府要克稅咩! 所以重點又來了!!

在股市賺錢的人,永遠賺的都是在股市賠錢的人的錢!

你賺多少,就有人賠多少給你!! 這是股市公開的秘密!! 那你會說,可是這些公司會配股配息給股東呀!! 對不起,股市的總市值不能改變,所以只要這家賺錢的公司按照股份分給股東多少,立刻就要把股票的市值給扣回來,所以,股東手裡的總資產還是不變,並沒有多賺那怕一毛錢,哈哈哈哈哈!! BD



真正重要的是錢,而不是股票

也可以說,股市跟賭場是一樣的,大家手上拿好籌碼,開始猜測到底其他人會去買那一支股票,然後聰明的人就會放出各種消息吸引大家來買,或者用所謂的線型來說服大家那支股票應該要漲,所以讓大家來買,但是去買的人都不是聰明的人,真正聰明的人是把股票以高價賣給你的人!! 因為他們很清楚,這些股票根本不是錢,只有錢才是錢的道理!! 股票到底有多少所謂的"市值"根本不重要,想辦法讓別人以真金白銀來換自己手上這張廢紙才是重點!! 只要沒有人肯買自己手裡的這張紙,那麼不管這張紙以前在股市的市值有多高,都是虛假的! 這是硬道理!! 真正重要的還是錢,而不是股票,看不透這一點的人都是股市菜鳥!

所以到處打聽消息的人往往被消息所騙;分析線型的人往往被線型所騙,因為這個線很有可能是股市作手畫給你的餌,但是你看不透,嘿嘿..,是的,這些全部都不過是賭徒的手法罷了!! 所以,所謂的股市專家,說穿了就是人坑人的專家,你真的能相信他嗎?? 懂了吧?! 羅碧玲把自己辛苦賺的錢,拿給這些人坑人的專家,還指望不被坑掉,這,怎麼可能呢??



股市就是賭場

我們可以說股市根本就是賭場,你進了賭場,你就要承擔風險!! 投入越大,風險越多!! 也就是說,台灣的所謂經濟政策根本就是騙人的,看到啥四大基金進場護盤等等的消息,就知道台灣有難了!! 因為股市這東西有人賺錢就有人賠錢,那你四大基金不去搞創投那一套,你進賭場是想把錢賠給別人還是想要台灣老百姓把錢賠給你?! 真是開玩笑了! 政府更是不能鼓勵股市,你鼓勵全民去一個超大賭場是要幹啥?! 這能當經濟政策嗎?! 真是開大玩笑了!!

不只是股市,還有樂透彩,直接就是賭博!! 經濟不好,真正搞民生的經濟政策沒有,反而搞起明的暗的賭博來了,這樣台灣經濟能夠不越來越慘嗎?! 賭博,就是把輸家的錢拿來賠給贏家,賭場抽頭,如此罷了!! 這些全部不是生產事業,也全都不是鼓勵生產的手段,竟然還能當成經濟政策經濟成果拿出來宣傳咧,馬的,拿這種不事生產的政策出來當經濟策略,鼓勵全民去賭博虛耗時間精力,可知這些政府高官整個全部都是無能之輩!! 這些無能之輩竟然享受高官厚祿,還要受到萬民的崇拜,唯一的方法就是愚民政策,難怪民進黨國民黨怎樣也不能把教育搞好,人民越蠢就越好操控咩!! 真的把教育搞好了,人民個個精的跟鬼一樣,誰來讓他們耍著玩?! 所以了,看到我的文章就是你的福氣!! 嘿嘿......

"台灣虛耗"人人都會說,但是原因道理卻說不出來,整天只會說兩大黨搞政治內鬥把台灣的經濟鬥掉,其實根本不是這個原因,而是因為這些政府官員拿不出鼓勵生產的對策,而且,不鼓勵生產就算了,還引導人民將大量精力導入賭博之道裡虛耗掉,這才是台灣經濟衰弱的真正原因!! 再說一次,你看到我的文章,是你的福氣!! 嘿嘿...



不理財,財才能理你

好了,下一個重點立刻又來了!! 羅碧玲投資虧損接近一億耶!! 一億是怎樣的概念呢?! 好,一個月花五萬塊,一年不過 60 萬,100年不過 6000 萬,一億如果拿去定存,現在的利率大約是2%,一年可以拿到 200 萬,而且,都是利息,所以可以全部花掉! 一年 200 萬一個月可以花 16 萬,到年底還有 8 萬可以拿去過年! 了解吧?! 只要有一億在身,基本上完全不需要理財!! 光以坐吃山空的手法,只要你每個月都花在定額以內,花一百年到你死了都花不完,你還理啥財?? 但是這一億怎麼可能坐吃山空? 好歹得找個地方放錢吧?! 你把錢拿去銀行存,難道不收點利息嗎?? 基本上只要銀行肯給利息,那怕只是1%,那麼,光吃利息就完全夠了,根本不可能動到本金,根本永遠花不完!!

因為羅碧玲老想要理財,所以到處投資,結果把錢虧光!! 如果她都不投資只是"傻傻的"把錢存起來,請問她是不是早早能夠退休了呢?! 什麼事情都不作,一個月五萬給你花難道日子不好過嗎? 要知道最低工資可是連兩萬都不到喔! 那換成 16 萬呢?! 根本就可以每個月出國了!! 其實理財沒錯,投資也沒錯,那麼羅碧玲錯在那裡? 她錯在她把錢投資到她不懂的行業裡,落入了投資騙錢的圈套中! 所以說,這個不理財理財法,就是暴富之人或者只懂一種謀生之道的人的首選!!



只要有三千萬就可以讓你的人生立於不敗之地

就算你沒有一億,只要有 60萬x50年=3000萬,那你就有使用不理財理財法的資格! 你的人生後半輩子就有了基本保障!! 因為每個月花五萬,完全以坐吃山空的手法來花,還能撐個 50 年哩!! 3000萬拿去定存,2%利率計算,每年剛好有 60 萬利息,可以說以利息來講就可以完全支付一個月五萬的花費,完全不會動到本金!! 所以,只要銀行肯付擔高於 2% 的利息,可以說 3000 萬可以讓你永遠不愁吃穿!!

就怕你一時暴富,到處投資,結果全部虧掉,最後連三千萬都沒留下來,那你的所有財富真的都是過眼雲煙了!! 看看台灣上報紙上有多少名人富豪,得意的時候完全不把三千萬看在眼裡,失意的時候連三千萬都沒留下,最後只好潦倒而終了!! 如果這些人知道利害,肯在得意的時候保留個三千萬乃至一億當家底,最後絕對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因為這些錢是你的本命錢,所以,只能將錢存在夠穩夠大的銀行裡,只要聽到這銀行不穩,有人在擠兌,你就要第一時間跟著去擠跟著去兌,不管政府怎樣信心喊話,那是他家的事,要知道這些政客可是有說話的自由的,但是你聽了之後要是倒楣了,他可沒有承擔你損失的責任!!



傻傻存錢其實不傻

所以,能夠看透這些假的投資專家的游說利誘,打消自己想要拿錢滾錢的慾望,克制自己的消費慾望,不作過度消費,能人所不能,有這樣的資格才能"傻傻的"存錢,你說你真的傻嗎?! 在下完全不這麼認為!! 認為你傻的人才叫傻哩!!

或許有人會說,可是錢會變薄,通貨會膨脹,不投資高報酬率商品怎麼可以? 但是高報酬就有高風險,我們要的是"立於不敗之地!!",所以,我們的要求是零風險!! 那通貨膨脹怎麼辦?? 不怕不怕,我們來看台灣現在的國民生產毛額多少,然後再來看美國的國民生產毛額多少,然後再問看看,到底這五萬一個月,接近兩千美金這樣薪水的人在美國是不是還能過得去?? 答案是肯定的!! 當然可以嘛!! 台灣經濟再怎麼發展,可以跟老美看齊已經很了不起了!! 所以,只要確定五萬台幣在美國也是夠用的,就不需要擔心正常的通貨膨脹的問題!! 而,如果是不正常的通貨膨脹,你擔心也是沒有用!! 再說了,你是閒閒沒事幹一個月花五萬耶!! 你要是花錢花膩了,還可以從你這些"每月應花用配額"裡節省下來投資!! 嘿嘿..,由於這些錢都是"每月應花用配額"裡省下來的,所以就算全部虧掉,也沒關係,只要有賺到經驗就是值得! 嘿嘿..



純粹喜歡擺款的人是自卑的

好,那麼應該要怎麼樣消費呢?! 很簡單,就是要把低調當成自己的座右銘,而且要能精打細算,還要記得完全不可以使用信用消費就是了!! 喜歡一擲千金的人,最愛享受的其實是花錢當大爺的爽快! 很多東西根本買了不會去用它,只是純粹搜集,如此罷了!! 但是搜集能說得出門道而且又能得到大家推崇的人,缺錢的時候不過把自己的蒐藏品脫手也就是了,其實並不會有缺錢的問題,就怕胡亂花錢,純粹就是為了擺款這樣的人,這種人明擺的是有心理缺陷,他很自卑,所以才會為了別人的奉承而著迷!



根本沒有自信心這種東西

所謂的自卑就是沒有自信心,但是有自信的人絕對不會去想到自信心這個問題,所以會想到自信心這個問題的人,都是沒有自信的人!! 治療自卑沒有自信最好的方法是去培養這個人的成就感跟實力,而培養成就感跟實力的方式呢,就是去完成一些有困難的事情,學一些有困難的技術!! 挑戰越困難的事情,就越能激起人的成就感,相對的需要運用的技術也會越高級,也就越能培養這個人的實力!! 越強的實力也就越能讓人有自信!! 也就是說,其實,問你有沒有自信就等於問你有沒有完成某件事的把握!! 那你的把握怎麼來的呢? 當然是從對於問題的了解,對於困難的掌握度,對於自己所擁有的技巧來的嘛!! 所以,自信其實就等於你的實力,你實力越強就越有自信!!

一般不懂的這個道理的假心理學家,一看到人家沒有自信,就會去鼓勵人們擁有莫名其妙的自信心,這種"只是盲目的相信自己很好,但是卻根本沒有相對應實力的自信",會讓人發虛,打從心底更加的懷疑自己,但是又因為一個勁的相信自己很好,所以,就會變成自大愛吹牛! 這種鼓勵人們要盲目的相信自己很好的作法,不止沒有解決問題,基本上是亂上加亂製造更多問題!!

但是,這個因為自信心不足而去找這個假心理學家的人,會在得到這種虛假的自信心之後,以為自己已經有自信了,而認為這個假心理學家的"治療"是有效的,而快樂的付錢!! 其實,這個假心理學家不過是教你自我摧眠的方法罷了,讓你以為你的問題並不存在,其實,你的問題還在,而且還越來越大!!

最近這種假心理學家的理論不知道為啥大行其道,導致很多小孩子被父母培養成有莫名其妙自信心的草包,這種虛假自信心的理論也被人本吸收,成為人本的培育小孩的重要觀念之一,誤了不少人家的子弟,整個就是爛到不行!



當一個沒有能力但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才是一個菜鳥應有的態度

沒有自信沒有能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自知之明,不能正確的評估自己的能力地位!! 只要能夠正確的評估自己的能力地位,就可以採取正確的手段讓自己不斷的變強,老鳥都是菜鳥變成的,菜鳥怎麼變老鳥呢?! 當然是經過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熟悉各種狀況,才能成為獨當一面的老鳥的嘛!!

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為什麼還會有這麼多的人沒有自信? 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人不能脫離虛假的自信心? 所以我們知道,誠實的面對自己的缺點,其實是有難度的!! 但是這個難度說穿了也不過是自己給的! 說的白一點,就算明天去對大家宣布自己是全世界最爛的人,其他人又能把你怎樣呢?? 但是,只要不能誠實的面對自己的缺點,那永遠都不可能成為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 而且,在不當的培養自己虛假的自信心之後,又會讓自己更難誠實的面對自己的缺點,最後導致惡性循環,所以,我們要嚴厲的譴責這些假心理學家!!

是的,當一個沒有能力但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才是一個菜鳥應有的態度,也才是一個所謂沒有"自信心"的人應有的處世態度,所謂自信心這種東西根本就是虛假的,要記住它的真正意義指的是"你的實力"!! "沒有自信"意謂你感到自己的實力不夠,你要作的是加緊利用時間把自己的實力提升上來,而不是去催眠自己說自己很好,然後把寶貴光陰浪費掉!!

有自知之明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你才能不卑不亢,能夠正確的看待問題,而且,不會引發自己過度的慾望! 如果你的慾望太強太大,很明顯是因為你不當的放縱自己的慾望引起的,以刺激的方式來滿足慾望,就會造成需要越來越強的刺激才能滿足你越來越強的慾望這樣的後果! 到最後慾望會強到根本沒有正常的刺激可以滿足自己,如果這時還不醒悟,就只有被慾望毀滅了!!



低調

"低調,不使用信用消費,精打細算",這三個環節環環相扣,最後成就了不理財理財法!! 因為你低調嘛!! 所以,你要不引人注目,所以不能買名牌,不能到處去跟人家比行頭,比派頭,人家問你有沒有錢,你當然要說沒有!! 是的,就是要這樣,這樣你就不會花錢買很多昂貴的物品,你不會為了跟人家比,然後去買一堆自己根本用不上的東西,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到處喊窮就不會有人跟你借錢!! 嘿嘿..



不使用信用消費

不使用信用消費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有多少花多少,絕對不超支,壽險意外險醫療險通通都要有,所以意外破財的可能性也降到最低,刷卡消費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A好處,而且,帳單一到就要立刻結清,絕對不負擔循環利息!! 不使用信用消費,意思就是我們追求穩定而持續的火力輸出,如果要買很貴的東西,很簡單,將每月可比花費的配額不要花光,慢慢存錢,直到未花費的配額高到足以支付為止!!



精打細算

精打細算就更重要了,買東西的快感來自於"挑選"的過程跟擁有的喜悅!! 一擲千金的人很少享受到挑選的快樂,整個來講立刻就將購物的樂趣減少了一半,花大錢但是感受到的快樂竟然只有別人的一半,簡直就是遜畢了!! 如果你也是一擲千金的人,學會精打細算的花法可以立刻讓你購物的樂趣加倍!!

所以,每次購物都要想看看同樣的金額是不是可以有另外的花法,例如說 A 的價錢是 10 元,但是 B 的效果差不多,但只要 6 元,剩下的四元還可以買別的東西,所以,你也可以花 10 元買到 B+C 共兩樣,或者,你可以買 B 來省下 4 元! 也或者,雖然效果差不多,但是 A 的耐用度跟品質遠高於這個 B,所以,買了 A 其實每次使用的時候可以享受到更高的品質,而且,壽命還是 B 的兩三倍,這樣一來 A 其實才是最划算的!! 畢竟買了 B 雖然省錢,但是每次使用的時候,愉快的程度還是會有差異的,而且,要是三兩下就壞掉,那更是白花錢了!!

所以,從這條法則也可以看出,"只有在品質一樣的時候,低價產品才是真的低價,當品質不能相比的時候,低價產品其實並不低價!!",這點要牢記在心!! 所以,必需要知道到底這個比較便宜的產品,所折損的品質是不是在自己能接受的範圍之內,如果不是的話,那就萬萬不能購買!! 而且,為了知道到底怎樣才算品質好,就要到處搜集資料,讓自己變成半個專家,每個差異產品的優缺點都要能說出個道理來,讓自己買的東西絕對是最優產品之一,這樣就更能有成就感了!!

貨比三家,自然也是必要的,反正會使用不理財理財法的人,可以說每天的生活閒著也是閒著,怎麼可以不多逛逛多看看幾家店呢?! 就當作是散步看風景了!! 阿不然那麼多的空閒時間要作啥呢? 難道跟我一樣每天掛在網路上嗎? 這真是太不健康了!! 太要不得了!! Oh, my God!!

bye-bye Max_Lai

我的部落格 --- http://tw.myblog.yahoo.com/maxlai1972/
2007-05-20 2:2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理財法 鄭宏儀
這真的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

有些寫的真的很道理,但是我想舉出幾個自己覺得稍微不一樣的看法.

[不理財理財法其實是銀行的首選]

其實不是她們不去做更高報酬的投資,而是根據法規,他們一定要留有一定的現金和可立即變換的資金.
那除了現金外,最容易變換的當然是國債囉. 
我想以銀行的角度來說他們應該還是會想要投資國債以外的資金. 
不然為什麼銀行會去高薪聘請分析師來幫他們研究呢?


[只要有三千萬就可以讓你的人生立於不敗之地]

我覺得人的慾望是會隨著自己的消費能力而增長的,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想想看,如果你現在食衣住行都不缺,也沒有特別的慾望,一個月5萬的確是夠活.

但是如果你有老婆,小孩,父母老了,你一個月5萬會夠嗎?

[傻傻存錢其實不傻]

我是不太了解最近幾年台灣的通貨膨脹率是多少. 
但是以國外來說,0到3%都是屬於合理的範圍.
假設以你說的2%利息來說,蝕本好像會比較嚴重一點.

再來假設5萬塊的確可以過一個月,但是生活品質會不會下降呢?
現在可能還好,但假設10年後,事情可能會變的很不一樣了對吧.

[不使用信用消費]

這一點我非常認同,但是也有例外.
我並不覺得普通人能夠不用信用消費買車和買房(以普通人為例).

有規劃的貸款是可以接受的,尤其如果貸款是拿來投資的利息也可以抵稅.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如有冒犯在這邊先說一聲對不起. 


有人堅持股市不是零和遊戲,好,為了點醒這些人,立刻引用一則新聞進行實例講解,請看下面那則"蘋果電腦6分鐘損失台幣9百億元"的新聞,請問你,如果是真金白銀,有可能作到六分鐘損失9百億嗎?! 把這些真金白銀拿來燒掉,都不止花你六分鐘!! 什麼東西才能夠六分鐘損失百億?! 當然只有虛假的數字遊戲嘛!!

所謂的市值是什麼呢?! 那就是用"現在的成交價"乘上"該公司所有的股票數"得到的一個超級虛幻的數字,如此罷了!! 要知道"所有的市值都是不可能實現的利益"這個鐵則!!

是是是,有公司被私募基金整個吃下,但是這是因為這個私募基金認為自己花錢開一間公司的效益沒有直接收購來得高,所以才會如此,而且呢,這種情況只會發生在小公司身上,越是大型的公司就越符合上面那個鐵則,而且,只要有人在自由市場上大量出脫持股股價就會立刻下跌,可以說"股市市值"這東西真的是一個偉大的發明!! 一個騙子的偉大發明!!

市值這種東西只有在封閉市場上才有意義,除非有人有財力想把整間公司自己吃下才會有意義,只要是公開市場上的操作,你想把整間公司的股票全部倒掉還想要全部倒在最高點,那是不可能的!! 例如說 google 好了,誰有能力拿真金白銀以 google 的最高市值把 google 吃掉?? 當然沒有嘛!! 所以 google 如果要賣的話只能在公開市場來賣,好,如果現在把所有的 google 股票拿來倒,請問你, google 股價還漂亮的起來嗎? 當然不可能嘛!! 所以那個超高的市值有意義沒有??

不用說 google 了,很多公司併購另一家公司的時候根本就是股票互換的方式來完成的,意思就是說根本沒動用到真金白銀,為什麼?! 因為人家總裁很清楚只要把這些股票拿出來公開市場賣根本賣不到市值的這件事!!



網路流言殺傷力強~ 蘋果電腦6分鐘損失台幣9百億元
更新日期:2007/05/19 16:46 記者:記者李怡慧/編譯

短短6分鐘就市值蒸發約新台幣9百億,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是美國華爾街本週發生的戲劇性發展,蘋果電腦公司16日在短短的6分鐘,市值瞬間蒸發28億美金,股價也立刻掉了2%,而罪魁禍首只是一封造假的email傳言。

在全球期待下,蘋果電腦即將在6月推出智能手機iPhone,不過卻先演出一場華爾街驚魂記,而且罪魁禍首,只是一封惡作劇的造假email。

整個事件就發生在16日,美國時間上午10點,蘋果公司忽然出現一封email,明載iPhone將延到今年10月才推出,Leopard系統也將延到明年問世。

蘋果公司在上午11點47分,雖然緊急以email告知員工延後推出只是謠言,但11:49分,美國線上AOL所屬的科技網頁,已經登出了蘋果產品延期的假消息,而且只過了7分鐘,華爾街立刻掀起一陣恐慌。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報導,不但蘋果市價總值立刻下跌約新台幣900億,蘋果股價也掉了2%,上百億的市值蒸發,前後只花了6分鐘。

雖然蘋果股價當天回升到原來水準,發言人也再度澄清,所謂iPhone延期問世的消息只是惡作劇一場,不過內部email竟然演出一場市場驚魂記,也讓蘋果公司格外低調。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519/17/ekio.html

Max_Lai wrote:
網路流言殺傷力強~ 蘋果電腦6分鐘損失台幣9百億元



流言畢竟是流言, 既然被證明是假的, 那瞬間的跌幅損失只是歷史, 只要你沒有在當下殺出,
何來損失之談?


Steve Jobs如果在下一次的WWDC又搞個什麼驚為天人的產品, 股價不就再次翻紅?
windumat wrote:
[只要有三千萬就可以讓你的人生立於不敗之地]

我覺得人的慾望是會隨著自己的消費能力而增長的,這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想想看,如果你現在食衣住行都不缺,也沒有特別的慾望,一個月5萬的確是夠活.

但是如果你有老婆,小孩,父母老了,你一個月5萬會夠嗎?


這個只能說,兄台您的一問,問到了許多人心中的痛了!! 現在台灣也有許多人一點也不想要靠五萬塊過生活,但是事實是他們連五萬都沒有,唉...

而且,如果這人是靠本事存到3000萬的,想來他的工作還在繼續,這五萬是白拿的每個月紅利!!

或者他的年紀已經大了,小孩都出來工作了,基本上,這五萬一個月只要能夠照顧他跟他老婆兩個就夠了!! 最重要的是,他知道他的3000萬永遠都會一直發揮作用照顧他! 永遠都不用擔心他的後半輩子沒有著落!!

那如果說這個人是暴富得來的三千萬,那他更需要這個不理財理財法了!! 他只要照常過日子,自然就多得到每月五萬的助力!! 而且,這五萬的助力是"永遠都不會消失"的喔!! 對於一般人而言,這是多大的一股助力呀!! 想來可以很快的擺脫您提的"五萬一個月夠用嗎?" 這樣的問題!!

另外,請想看看到底五萬一個月等於一個怎樣的人的薪水? 我鄰居在一家公司手底下管十幾個人,也不過四萬多一個月,還不到五萬,那那些爬不到這樣位子的上班族,他們是要去切腹嗎?

唉..,我也很想很完美的回答這個問題,不過,兄台最好還是把這個問題拿去問馬英久還是陳水扁比較好!! 問我,真的,還太早了點,因為,我還沒開始選總統!! 哈哈哈哈哈哈哈!! BD

bye-bye Max_Lai
matika wrote:
流言畢竟是流言, 既然被證明是假的, 那瞬間的跌幅損失只是歷史, 只要你沒有在當下殺出,
何來損失之談?


您沒看到文章的重點,重點就在於它驗證了所謂股票市值的虛幻性!!

您不過是告訴大家 --- "雖然這是賭博,不過只要巧計得逞還是可以賺到錢",如此罷了!!

bye-bye Max_Lai

Max_Lai wrote:
"雖然這是賭博,不過只要巧計得逞還是可以賺到錢",如此罷了!!



是沒錯啦...但是能從中賺到錢的人不就是那些熟知內線消息人士嗎?(接到大單或失去大單)


另, 鄭先生是理財專家啊? 我以為他只有主持些有關政治的談話性節目.,..


你說的很對,我一開始的理解並不對.
那你提供的理財法或許在目前的環境裡面並沒有太多的用處.

原因如下.

先說一般人如果想存到3000萬.
假設說他一個月可以存5萬塊,他要存600個月,也就是50年.
以20歲進職場來說,讓他一開始就可以每個月存5萬,等到存到1000萬也要16年以上.
存到3000萬要到70歲.

普通人可能是60歲就會退休了.
所以有那3000萬的日子普通人可能不會有工作了.

這還不算通貨膨脹率. 

就我的記憶來說,10年前一碗陽春麵只要$10到$15元.
現在一碗麵要$30起跳. 再加上物價的漲價,相信未來一定還有升值的空間.
假設現在的5萬可以買1666碗麵. 十年後的今天可能以$45一碗來算只能買1111碗麵.
在十年..在十年..在十年後,也就是四十年後可能一碗要$90你卻只能買555碗麵.

當然用麵來算是不正確的,這只是舉例用. 
但是通貨膨脹是不可小看的,更別說現在能源漲的亂七八糟.

那現在來算一下,你每年多的60萬要付的税吧.
這方面我不是專家,所以我猜幾萬塊應該跑不掉吧.
哩哩拉拉算下來也是很可觀的. 
所以我猜想扣掉税應該是拿不到2%吧.

那假如現在是有能力的人,他會選擇放銀行還是拿去投資呢?
我相信應該是選擇投資. 投資並不是只有拿給專業人士幫你看管.
那當然投資賺的也是要付稅的,(注意我說的是投資,不是光買股票.)

買機器,設廠都算是一種投資. 
拿台灣有錢人郭先生來說好了,他一定會選擇擴廠,購買新機器,研發新產品.(如果條件允許的話)
他一定會希望在銀行裡的資金越少越好,當然週轉金一定要有.
為什麼呢?對他來說放在銀行賺那2%他不如拿來買機器,加產量.
應該隨便都會有2%以上的回報率,同樣的那些資金也可以拿來抵稅.


那現在來談暴富得來3000萬的. 
我覺得如果他是一個上班族,那真的用你說的不理財法可能會很不錯.
但是可以暴富得來3000萬的應該不多吧.
我想的到的就只有中樂透,還有賭博.
但兩樣剛好都是你所說的不要做的方法,所以發生機會可能不大.

如果暴富的人有自己的公司,或有其他的可投資方法,那可能就會像我上面所說的不太適用.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如有冒犯在這邊先說一聲對不起.
一點也沒有冒犯!!

其實您講的種種狀況剛好呼應了我文中的觀點!!

我說了,這篇文的適用對像是兩種人 --- 1.得橫財而暴富者! 2.只懂一種謀生之道的人!!

但是呢,不管怎樣,他們都要有辦法存到3000萬,才會適用這篇文章的理財法,當然,他們怎樣有三千萬那就不在本文的討論之列了!!

其他的人看到這篇文章,一來好玩,二來可以利用這篇文章裡的小小觀念來避開自己的損失,但是呢,可能財力不足,暫時用不上整套的理財法,但是千萬切記,把這篇文章存起來,因為呢! 誰知道自己會不會時來運轉,就這麼的擁有超過三千萬的身家呢?

而且呢,在這廣大的還沒有三千萬的人裡面,如若真的能掙到三千萬,那麼最有可能就是我文中適用的第二種人!! 也就是只懂一種謀生之道的人,這種人專精本業,所以在本業絕對是行家,掙起錢來嚇嚇叫的快呀!! 但是除了本業之外的其他行業完全一竅不通,這種人比第一種發橫財暴富的人還要需要我的這篇小文,因為,他的錢可都是血汗錢呀!!

但是呢,本業賺錢雖快,卻可能規模有限,不能擴大投資,這時他就會想轉進,但是如果他對其他行業完全一竅不通,那他最好的選擇絕對就是不理財理財法!! 他將他想投資在其他行業的錢全部傻傻的存起來之後,他真的要來投資他不懂的行業,那他再用不理財理財法發出的每月配額來投資,這個時候因為這些錢完全都是可以損失掉的,所以完全不需要擔心他轉進的行業他有多白癡!! 而他也完全立於不敗之地,因為他的老本怎樣都不可能虧掉!! 這種帶著不敗手套的投資法是不是更加的安穩更加的吸引人呢?

也或者呢,他專精的本業也就只有一時風光,不過只要他能存夠三千萬家底,那他按照這不理財理財法,也完全夠了!!

bye-bye Max_Lai
看完這篇文章...小弟是幾乎完全不敢苟同阿
(抱歉..小弟真的跟樓主的觀感不同)

如果人人都抱這想法..台灣的(甚至是全世界)經濟肯定垮了...
人人都只儲蓄...誰來消費??????
哪來的經濟成長??????
錢流通在外...有所謂的乘數效果

假設你買了衣服..
賣衣服的老闆才賺錢
才能請員工..員工才有薪水
這樣..老闆跟員工都有錢了
才能再去花錢...買東西..吃飯..去玩什麼的
如此的循環
錢才能繼續流通下去...
這錢才是活的

一但只存在銀行裡..這錢就死了
台灣對銀行業的管理又特別嚴
他們對於存戶的存款根本不能動用
只能賺取微薄的利差.....(存戶的存款..銀行再轉存的利息差異)

,股票市場根本就是零和遊戲,假設股市總共有十個人進來玩,每個人都投資100元進入股市,那麼股市就只有 1000 元在裡面,不管怎麼玩,只會少不會多


這前提...基本的假設就錯了

股票市場...本來就不是封閉的市場...根本的條件您就設定錯了
如果一家股票只漲不跌..請問..有誰賠錢???????
股價的成長本來就是靠更多的人來買..
有人願意用更高的價格來購買..且比想賣的人還多 他就會長阿
你看看鴻海的股東..有幾個人是賠錢的??

當一家股票長期趨勢都是漲的(此只股息股利還原)
只有最後買到高點的投資者...不賺錢
剩下每個股東都是賺錢的.....

反之..長期跌..
就只有最後的股東不賠錢
所有的股東都是賠的

你賺的錢絕對不是別人賠的錢(除非融資融卷對作...)
所以大盤如果大跌
我們會說股市蒸發多少億...
那是因為幾乎每個人都賠錢...所以用蒸發兩字...
蒸發的意思就是沒人可以從中獲利的...

3000萬存款放銀行就可以無憂無慮嘛??
每個月5萬就可以無憂無慮???
房子都沒有...
要不要繳房租??扣個兩萬五的房租吧
如果有老婆小孩..
一家三口的生活費..省吃儉用.2萬要吧
(包括..交通費..伙食費..水電費..電話費..)

小孩的教育費..一個一萬也要吧..
這樣你還剩多少???都還沒算娛樂費..治裝費
買台電腦可能都要兩年的分期吧
電視呢??音響呢???家裡的裝潢裝修呢???
一個月五萬可能注定全家都都要宅一輩子吧

這裡面大概只有精挑細選..小弟是贊成的


如果不使用信用消費...要買房子...車子
..恩...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得償所望...

應該是衡量自己的能力與需求
適當的使用信用消費..



台灣這幾年..已經因為銀行緊縮銀根...
導致整個台灣經濟蕭條了

這篇文章還鼓勵每個人只儲蓄不消費..會害死台灣的經濟的


不是不鼓勵儲蓄

(其實定期定額基金的瘋狂流行..也是種強迫儲蓄的行為..
而且還都買國外基金)...

而是適當的儲蓄...台灣的儲蓄率真的太高了啦
以台北市民2006年四月來說
平均每月儲蓄佔所得的三成一
這已經是亞洲主要城市的最高了.....

您這方法大概只適合那種中了彩卷的人吧(而且要中一億喔..光稅..就扣一半囉..)
剩下的人..如果你有能力存三千萬
在台灣的社會也算是有錢人了
既然你在這社會上賺取且存到了3000萬
此時您更有義務消費..來促進整個台灣社會的經濟(而不是一心只想保本)

或許多鼓勵那些月光族...多存點錢..比較好吧
而不是鼓勵有3000萬現金的人

請樓主思考..錢...一但進了銀行...就死了
如果人人(應該說每個有錢人)都奉此為理財準則..
台灣的產業會倒一半吧...
然後政府的稅收大減
..每年的財政赤字逐年放大...
(現在就有這種現象了)
政府發國債舉債度日..
恩>...扯遠了


總之
小弟的認知中..有錢人更多的消費..是對目前台灣整體有實質幫助的
所以..01的勸敗文才是王道阿..呵呵呵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