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娘叫我買房,當時麗水松園頂樓那戶建商開價一坪 45 萬,總坪數 100 坪。九樓一共兩戶,每坪只要 30 萬元,兩戶總坪數為 145 坪。買一戶頭款只要區區 600 萬,買兩戶 1,200 萬。是我這些年 "虧" 在事業上的三分之一強。八年後,聽說那頂樓有大老闆開價一坪 145 萬,住戶還不願意賣。若是成交了,現金入袋剛好賺台幣一億。比做任何事業都輕鬆,都穩當,只要不亂搞,賺的錢下半輩子吃穿無虞。
生意頭腦告訴我,我錯過了一件 "棒極了" 的投資。但我卻永遠記得當時心裡堅定的相信,投資人和事業,報酬將會比投資在房產上大許多許多!
我還無法證明當年的堅持是正確的,因為我還是常常在虧錢,因為當年一起玩的朋友們個個都在房地產的投資中,獲得巨大的報酬。我也無法抱怨誰,或是抱怨環境,因為決定要將所有資源,投入在新事業中我自己的決定。
但是我還是想為那些一樣奮不顧身,全心投入在創業中的同儕們抱怨抱怨。當我們的銀行,都孬種的只願把房地產,當成是唯一有價的抵壓品,對於那些好的點子,或是值得扶持的產業,卻棄之如蔽屣時,誰還要去搞創新,搞創業? 誰還在乎提供就業機會? 誰還會去管企業應不應該擔負點社會責任? 身上有點錢,腦袋清楚的任何人,都應該要搭上那炒房列車,才是為自己,為家人最好的打算。
大家都說美帝是萬惡的資本主義根源,入侵各個國家干預他國內政的大惡人,可是美國卻有最多,最賺錢創新公司。你跟我現在用的臉書,就是美國公司。世界上最聰明的腦袋們,也還是一樣一股腦的想要去拿本老鷹護照 (美國護照上印著一隻老鷹)。為什麼?
其他原因我就先不扯。加州的房產稅就 1.7%. 這什麼意思? 你買一間 1,000 萬台幣的房子,加州政府 "每一年" 要跟你收 17 萬台幣的房產稅。十年就 170 萬。如果是在德州,那有可能高達 30 ~ 40 萬台幣。不爽付? 可以! 等著警察來查封房子拍賣掉! 不想付? 也可以,而且還合法,只要你再多拿 17 萬來投資在事業上,或是付員工薪水足額到 34 萬,這筆稅免付!
在台灣,1,000 萬的房子政府每年收你多少稅? 區區 5,000 塊! 不想付這 5 張藍色小朋友? 抱歉,沒有配套獎勵辦法。搞得好像在台灣,不炒房是件對不起家人,對不起祖宗的事情。
在這種環境,怎麽可能刺激房地產以外的產業? 一般上班族的薪水怎麼可能翻倍? 社會怎麼可能進步? 產業怎會升級? 擺在眼前的教材就是英業達葉國一,PC 不專心搞了,寧願把錢拿去炒房。結果本業當然輸競爭對手輸很大!
怎麼辦?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立刻按實價課稅,馬上中傷的就是手中持有房產還在背貸款的大家,爽也不會爽到 22K 的基層上班族。誰要有聰明、可行、沒有後座力的辦法可以解決這項台灣困境,我願捐 500 萬台幣給他選立委!
吉大寶
看看美國次貸風暴就知道
現在政府再不拿出點辦法,有可能會在台灣發生!!!!!
有錢人炒房,沒啥錢的人也跟這去買房!!!
當國內產業都不專注本業,很可能就會被淘汰~~企業倒了-->很多還在付房貸的員工失了業--->付不出貸款----> 房子被法拍!!
加上有經濟壓力--->很多家庭不敢生小孩--->台灣人口老化--->人口紅利逐年減少--->年輕人要養的老年人不成比例!!!
遲早會爆的!!!!

就是漲價歸公啊, 實行買賣實價登記制,以後不管是再買賣只要有增值的部分扣除賣方所繳交的其持有時期房屋
稅的總額,剩下的就全部繳給政府啊
剩下要做的就是配套的資金流向察明,透過交割公司來辦理產權轉移跟付款避免以多報少來規避增值
至於對付哄抬房價的建商,施以課征高額的資本利得稅跟養地稅
剩下唯一的問題是, 大家願不願意再來一次土地改革
cg6789 wrote:
怎麼辦?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立刻按實價課稅,馬上中傷的就是手中持有房產還在背貸款的大家,爽也不會爽到 22K 的基層上班族。誰要有聰明、可行、沒有後座力的辦法可以解決這項台灣困境,我願捐 500 萬台幣給他選立委!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