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讀後心得)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

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賺千萬 安德魯.哈藍著

這本書主要是講利用指數型投資,並且搭配股債配合...

達到風險分散。

最特別的是作者一年會調配一次配置,只要股票指數型基金漲多了..

那麼就增加債券指數型基金,調到達到平衡。平衡原則是以100減去你的年齡

代表你投資股票指數型基金比重是多少,剩餘則是債券指數型基金部位。

透過指數型基金低廉的費用,加上一年調配一次,減少頻繁操作減少

不必要的手續費,來增加你的報酬。

作者認為主動型基金內含費率過高,加上過往績效卻不能一持維持

因此96%主動型基金『長期』是無法打敗指數的。


讀後心得

主動型基金先天上的缺點是費用過高這是無法避免,至於作者一直強調主動型基金

『長期』會輸指數型基金,基金本身有先天上持股限制,也就是說它不可能手上0持股

都是現金,如果空頭時能這樣做,主動型基金就不會慘輸指數型基金。但相對的在多頭時

主動型基金要贏指數型基金那就容易多了。

我個人的想法是可以利用主動型基金,這種易超漲和超跌特性是『有機會』打敗指數型基金

只要你能夠在超跌時大量買進時,漲回原本的起跌點時你的獲利報酬必定是驚人的


指數型基金100下跌到80
主動型基金100下跌到70

如果同時你都能買到最低點,然後也漲回起漲點時..
那麼主動型基金因為你在超跌時加碼,你實際的績效是比主動型基金好...

當然有人會說..不可能買到低點...
那也對.....
那可以換一個方法,當主動型基金落後指數型基金-5%~-10%加碼..
這樣買一樣漲回起漲點時,那還是主動型基金績效比較好...
但比較好的原因,來自於個人操作彌補主動型基金,原本會超跌的劣勢轉為優勢...

當然要這樣做也是費時費力,但是否要這樣做這就看個人。

如果你是懶人,照作者的做法也是不錯的,至少空頭時你至少不會害怕,能夠吃的好睡的好

不過很可惜的是在台灣買不到什麼指數型商品,ETF股票是不少,但指數型基金就少的可憐..

更不用說是債券型指數型基金。當然有人會說開海外券商或是用複委託方式購買國外商品

這當然有是一種方法,但這樣費用是不便宜的在加上若投資美國股利還要先扣30%..

這樣也沒比較好。

如果是國內金融機構有引進國際型的股票基金或是債券型基金那真的會造福很多人,雖然ETF

費用比較低沒錯,但是ETF操作都需手動,但有投資基金的人都知道,基金可以設定定期定額

甚至還可設定報酬跌多少自動加碼多少,講白只要設定好一次你就可以不用管它。

就算你不幸戶頭沒錢扣也不會有事,買股票可就不能這樣,你要是到了交割日還沒扣款那就慘了。

你要加碼多少或減碼多少每次交易都需要再操作才可以,這時在是很不方便。

看完以上介紹若你是懶人或是不知道要怎樣投資的人,參考作者的指數型投資法也是一種不錯

的選擇。
2013-04-13 20:30 發佈
最近有一檔指數型公債基金開始募集了,不知道Z大有沒有注意到這檔-元大寶來亞太政府公債指數基金,看資料熱門度已經破表,感覺大家都一窩蜂,不禁想到人多的地方不要去這句話!
http://stock.vc

accepter wrote:
最近有一檔指數型公債...(恕刪)

我不太碰國內基金...我現在國內基金也只有元大寶來台灣加權指數型基金...

至於那檔公債基金要研究一下它的內容成份.....

但剛看了一下...沒講到成份比重....

那就看以後有沒有公怖,後續可以留意...

accepter wrote:
最近有一檔指數型公債...(恕刪)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不是這樣用的啦XD。
--------
股債比例用年齡下去減的前提是:要有一份穩定的薪水。
如上市公司、軍公教、穩定不會倒的企業...,這樣長期投資才有機會股債平衡。

如果是流動性很高的工作、甚至是創業主,本身再去投資風險性高的商品,
其實會很難持久的。
--------
作者標題下的好:「用死薪水」賺千萬XDDD。
zmch wrote:
我現在國內基金也只有元大寶來台灣加權指數型基金.....(恕刪)

這隻,跟 加權報酬指數 貼得很緊(如圖)。算相當不錯的啦。(對指數基金而言,與大盤貼得緊才是上品。大幅超越或落後大盤都是差。)


accepter wrote:
最近有一檔指數型公債...(恕刪)



啊~來不及了,Z大...我已經參一腳了,
本想說國外一隻國內一隻,平衡一下...

下星期一就要扣款了...

ayz847 wrote:
這隻,跟 加權報酬指...(恕刪)

會買這檔就是因為它是指數型基金...
話說..我以前還買過巴西和印尼指數型基金..
但印尼有賺到錢,巴西賠錢..兩檔加起來..大概是不賺不賠..
後來這兩檔不買是因為匯差問題,雖然是台幣計價看起來沒匯差問題..
但對比指數大幅落後..這是因為匯差所造成的..
還原匯差是和指數貼近...
所以你要買國外指數型商品最好是用外幣計價....

這本書也在我的架上
前些日子看了幾個章節就大致上抓到重點

他的精髓仍然在於逢低加碼
假設股債比70:30,股票下跌時,股債比變成股票低於70%,債高於30%,這時候作的動作是加碼買股或是賣債換股以盡量維持股票回到70%的比例,而不是砍掉持股。當股票上漲時,要做的動作是買進債券,或是賣股換債,以保持70:30的平衡,所以股票高點可以出脫股票,股票低點加碼買進。

當然股票就要慎選標的,要確定公司不會倒,景氣差雖然會跌,景氣好一定會漲回來,指數型基金就很符合這樣的特質。而且交易費用絕對要低,這是自己可以掌握的。

操作心法很簡單,實際操作也不難,難是難在一般投資人難以克服心魔。

每個月薪水要多少錢?
要多久才能賺到一千萬?
一千萬含本金?

Roy9106 wrote:
這本書也在我的架上前...(恕刪)

但它買的是指數型商品就不必太過擔心..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