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減速之際,亞洲的經濟恢復力掩蓋了一股令人不安的趨勢:該地區債務水平迅速高漲,公司和家庭背負了太多低息貸款。
匯豐銀行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范力民(Frederic Neumann)認為,亞洲現在處於債務大循環的開始,現在確實看到了出現債務泡沫的初期症狀,應對此密切關注。
家庭企業低息貸款太多
匯豐數據顯示,銀行貸款佔亞洲(日本除外)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在本世紀頭幾年降到了80%左右,過後便有所上升,過去兩年的增長步伐尤其明顯。這個比率是衡量貸款水平的一個標準,該貸款主要面向家庭和企業。
決策者謹慎控制信貸增長
亞洲之所以一直有能力抵禦曾令世界其它地區深陷其中的經濟和金融困境,主要在於發生危機時該地企業有著穩健的資產負債表。這也讓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等亞洲國家成為消費需求不斷增長的罕見綠洲。但在亞洲這樣一個傳統上家庭存款充足的地區,槓桿水平正不斷上升(很多地方上升地還很快),因為企業和消費者越來越習慣使用低息貸款。亞洲國家的利率目前處於歷史低點。雖然世界銀行(World Bank)等機構一直鼓勵亞洲國家更多地依賴內需,但也有經濟學家警告說,帶動亞洲地區繁榮的信貸增長可能會讓亞洲面臨另一場危機。匯豐銀行(HSBC)亞洲經濟研究聯席主管範力民(Frederic Neumann)說,我認為亞洲現在處於一個債務大循環的開始,我們現在確實看到了出現債務泡沫的初期症狀,我認為應對此密切關注。匯豐數據顯示,銀行貸款佔亞洲(日本除外)本地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在本世紀頭幾年降到了80%左右,但之後便有所上升,過去兩年的增長步伐尤其明顯。這個比率是衡量貸款水平的一個標準,該貸款主要面向家庭和企業。
投資就是要投資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公司或企業,數十年來,科技產業,成長獲利,投資籌資舉債。雖有成長但負債越來越高,債務水平迅速高漲,根本沒有抵禦的能力。
克魯曼沒有比較台灣與韓國,但我從他的說法有所得著。韓國的經濟增長高於台灣是依賴高物價,高匯率與高欠債所造成,而不是韓國有什麼科技優勢,這些借來的增長是需要還的:即是,韓國一年內面臨金融危機的風險會很明顯,因為國家總儲備不足以應付一年短債。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