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融券放空市場一直都是散戶的獲利方法之一,當股價趨勢向上就利用融資槓桿買進讓獲利倍數,趨勢向下依舊可以融券放空,保持獲利,但是要漲跌掌握精確來去自如卻是不容易。
另外有一種保證獲利的就是利用可轉換公司債來套住獲利,因為可轉換公司債顧名思義可以讓公司債轉換為股票,當差價出現了,就可以在市場放空套利,然後執行轉換的股票再現券還給證券公司,這樣確實可以保證獲利,就算差價不多,但是市場確實有一票人靠著這樣的獲利模式穩定獲利著。
若是發行券商可以配合公司派發行那就更可怕了,因為轉換張數與價格是要依照市場一段時間的平均值來設定的,例如可轉債發行25億元,價格是100元,也就是發行金額固定,這時候把發行可轉債的總張數除以市場價格就會得到轉換後的股數,發行25億元的可轉債就會有兩萬五千張可執行轉換,但是轉換價格是要依照市場價格,假設20元好了,那就要把100元除以20再乘以2,5000,這時候轉換後的股權會由2,5000*5=12,5000張,真的很補,公司派可以這個方式把股權奪回,萬一有市場派想要搶占經營權,台灣的市場,一年都會有幾次的演出,我就不多描述,所以當把價格壓低後,可轉換的張數會越多。
你可以發現基金經理人都是很年輕的,想知道為什麼嗎?因為都很早就退休了,近來有不肖的基金經理人利用職務之便亂搞政府基金便是一例,政府要不要管呢?其實一直都有在發生,只不過是有基金經理人太急了,太歲頭上動土,想要幹一票就退休,哪知就這樣子爆發了,細水長流就不容易被發現,鯨吞是容易出事的。
說了這麼多,那麼現在市場有正在進行的可以觀察練習的嗎?有的,正在演出的元太(8069),且聽我細細說來。上個月元太說要發行25億元的債券,然後價格就一直落底破底,簡直就是殺紅眼,應該有散戶被抬出場吧!若是你是用融資買進,那真是淒慘了,我能瞭解哪種斷頭被抬出場的感受,其中有多個外資順勢調降元太目標價,甚至有調到18元的,現在也已經來到,但是有個券商還是持續賣出元太,只有一個券商,那就是瑞銀證券,這是一齣精采好戲,所以才來與你分享,看看戲無妨吧!10/11開始被大幅賣出到現在已經累計49,919(外資部分),若是三大法人加計那有54,425張,總共32個交易日,元太股價從33元被摜壓到低於淨值21元,其中賣出大部分都是瑞銀證券單一券商貢獻的,估計約有近四萬張,何以瑞銀敢這樣子賣超,難道不怕公司派眼紅聯合市場派大戶軋空嗎?四萬張的借券放空要在市場中回補應該不容易吧!除非有可轉債可以轉換後直接還券,這很難說拉,我也說不準,就是猜測囉!劇本就演到這了,也只能看圖說故事,會不會有軋空行情,或者瑞銀繼續借券賣出,演出多空對決,反正就是很精彩的戲,大戶坑殺散戶,一定要接著看下去。
假設瑞銀持續殺低價格,那麼可轉換股數越多,那麼把借券還了,若是多出來的股數應該都可以算基金經理人的獲利吧!這樣子幹一票真是高手,難怪基金經理人都可以早早就退休了,只要不被爆料嘿嘿。
更多關於元太的討論,請看這邊。
smartfusion wrote:
國內的融券放空市場一...(恕刪)
如果能提前掌握公司派可轉債訂價
的確可以進行無風險套利
這篇有刺激到腦袋
好文要推一下
你說外面的陽光依然~~http://blog.roodo.com/onlymusic/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