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價登錄更新2.5萬筆資料,
北市中山中正、萬華有如貞子再現,房價掉進井裡。
其次是泛東區含內湖,以通化夜市、和平東西路、復興北路
、大直美麗華、康寧中學、南港近松山火車站等,掉%較高。
房價持平者,多為竹北、台中市文心路.
這次更新,豪宅的交易數量及價格,值得大家留意。
(更新)
取自實價登錄粉絲團
由於有些網友是後來才加入的, 並不知道整個來龍去脈,
故將我們的訴求概述如下,
也請內政部不要鬼打牆, 一直拿離線重製的法條來誤導外界.
當然,
這只是我們的訴求, 內政部不一定要接受,
再來,
我們並不期待政府會在一夕之間改變, 但是至少不要退步!
我們的訴求是:『開放網站批次下載功能』
說明: 一次打包所有資料 (或是分成 22 個縣市的打包資料, 而不是每次一百筆的查詢, 容易有遺漏), 而且提供每天 (或每週) 的打包檔案,
這樣內政部有勘誤資料的時候,
民間也可以用最快速度更新資料,
亦可彰顯政府資料的權威性.
這一個月來,
我們不斷和內政部溝通,
也和他們當面開會,
建議他們提供這種便民的方法給 "所有開發者與民眾" (不是只有給我們),
甚至是資料庫的 SQL dump 也可以,
只要內政部把資料打包成壓縮檔.
這個方案的好處是:
1. 這樣就沒有人要寫機器人了,
因為下載打包檔又快又方便,
資料還不會錯.
有了這個, 誰還要寫機器人?
2. 佔用頻寬小,
以第一波實價登錄資料一萬七千筆為例,
原始資料大小約 6.6MB,
壓縮完之後大約是 649KB ---『比一張手機拍的照片還小』.
而且, 這比使用者登入内政部系統,
做『一個查詢』還要省頻寬.
因為光內政部實價登錄的 "首頁" 就需要 359KB 了.
3. 我們在粉絲團所提的五個問題, 就可以解決了:
a. 每個月的兩千塊: 這個部份内政部依法可以不收, 就算要收, 照內政部的規定, 也收不到兩千塊.
b. 扼殺創意的問題: 因為免費 (或夠便宜), 這樣開發者就會更願意做實驗性質的應用程式
c. 申請麻煩: 網路上直接下載, 免申請, 開發者輕鬆,內政部也不用處理申請單
d. 離線交付: 線上下載, 沒有這個問題.
e. 時效性差: 由於打包檔是系統 cron job 定期做的, 所以內政部有更正資料, 民間就可以馬上更新 (事實上內政部也有講, 他們每天都有 push 新資料, 因為有很多登錄錯誤需要更正).
也就是說, 這是一個 "多贏" 的解決方法 (政府-開發者-民眾).
我們這一個月來,
就是不斷地與內政部溝通這個方案,
無奈內政部還是選了一個 "多輸" 的方案.
至於有網友提到 "使用者付費" 的問題,
事實上實價登錄收集資料的成本已於 "登錄" 的時候就已經收費了,
所以在查詢的時候是免費的 (依不動產成交案件實際資訊申報登錄及查詢收費辦法 第 15 條).
如前面所述, 網站批次下載的流量很小, 比使用者查詢還小,
如果使用者查詢都不用錢了, 那麼網站批次下載為什麼需要收費呢?
原始資料大小約 6.6MB,
壓縮完之後大約是 649KB ---『比一張手機拍的照片還小』.
一點點的資料搞得好複雜,
還要發包架網站、增頻寬,
怕資料太透明又要搞文字資料圖檔化。
國家不是很缺錢嗎?
一萬筆資料賣100元,
一堆人搶著買,
根本不用花錢架啥網站。
恭喜內政部成功開倒車, 朝 open data 的 "反" 方向, 加速駛去!
內政部實價登錄網站為了不讓外界抓資料,
在今日將實價登錄最重要的三個資訊:
"交易總價", "交易單價" 及 "建物區段門牌" 共三項內容,
從原來的文字改用圖檔顯示.
目的就是不讓外界抓到這些 "使用納稅人繳的稅" 統計出來的資料,
因為內政部認為他們做的實價登錄網站介面非常好用,
民眾與房仲都愛不釋手,
實在不需要開放資料給外界的開發者.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