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如何讓台灣科技業恢復動能,而不損股東紅利並讓股東獲利的方法。

讓台灣科技業恢復動能,而不損股東紅利並讓股東獲利的方法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是要化

不可能為可能是那些投資大咖的要求卻,老扯一堆法令會計,現在只能動到"稅"的身上,在政

府對企業實行做"稅"的減免時(退稅、減稅、出口優惠、、、等)要求那些錢要專款專用,那些

錢需購買公司股票用來做員工分紅,如此股價會漲股東之福,並明文禁止董監事及管理職(總經

理、管理經理、無參予研發之人員)不能拿取
,這樣政府給企業退稅錢才能專款用在研發人員上,

不要老是用"稅"的減免來增加投資大咖跟董監的薪資,研發都沒人要做台灣退步成這樣,這樣雙

贏政策下可以增加台灣研發實力,且投資大咖也會獲利,研發人員也不會因台幣換人民幣就投共

了,時在是皆大歡喜。
2012-10-16 9:35 發佈
你只是要錢嘛,並且將成本強迫轉嫁給股東,如此而以嘛

要錢最快的方法就是自己出來扛風險開公司
隨著自己公司的成長,股價翻倍
你就是大富翁了

不想扛風險?
風險是研發創新一定伴隨的呀,也是研發人員的必要涵養呀
沒有扛風險的認知,又何來研發與創新呢?

不想扛風險的公司與研發人員,給再多錢也沒用的
個性的本質就不適合研發

突然想到發選擇權還有一層用意
就是。。企業與員工一起扛風險
產業升級
不要老是只做老美的低價代工單 到頭來一場空
基本上景氣好時該用資本主義
景氣差時該用共產主義
不要想靠民間公司
政府應該要自行出資
用國營事業來幫助小老百姓
民生用品價錢就有依歸
廠商無法亂漲價,除非你比國家做的好太多
電子相關產業
一堆不都靠工研院移轉的技術
何不乾脆政府收起來自己做
省的讓這些廠商既不研發
又領補助
怪哉

張崎 wrote:
如何讓台灣科技業恢復動能,而不損股東紅利並讓股東獲利的方法(恕刪)


這個問題讓我想到老闆在問的:如何找到好的人才又不會讓我多花錢的辦法
申不害害不深 wrote:
用國營事業來幫助小老百姓
民生用品價錢就有依歸...(恕刪)

實驗證明 無效阿
民營的 訂價跟國營一樣價格
以後都不用 創新 就能享受利潤

政府也說明 國營事業不能虧損 一定要漲價來補
可達瓜瓜 wrote:
實驗證明 無效阿


扣除人謀不贓的部分
我說的國營民生用品
是像多年前的軍公教福利站
我記得小時候都是托關係跟人家一起去
裡面的東西都比外面便宜好多
要是政府一罐奶粉賣300
看看民間廠商想賣多貴
看看還敢不敢降關稅還漲價

另外 不能虧損 能不能損益兩平呢
漲價 是目前政府搶錢以彌補虧損的方式
不過民生用品 政府目前是擺爛的喔
只要它敢
保證是一星期內有感
申不害害不深 wrote:
是像多年前的軍公教福利站..(恕刪)


其實這是 不公平的競爭
民間的 需要開發票 繳5%營業稅 賺錢 還要25%營業所得稅
這些稅收是給國家的
現在國防部設立的 福利站 沒發票
售價也沒比 有發票的全聯便宜

道是 當時 民間想成立 量販店
卻被政府 處處干擾 粉難成立

其實商人有利潤就會鑽
為了創造利潤 會有管理改善 物流改善......
只要商人多 設立簡便 商品會到合理價位

可是政府願意 讓 商人容易簡便設立嗎

油品市場是粉明顯的 聯合價錢
卻透過 慢1小時公佈
公平會 就可接受 沒聯合漲價的說法
01.政府不要在扯後腿。
02.企業不要在毛2毛1的。
03.代工是賺不到啥CoCo的,在這不景氣的時候,有誰會去買可有可無的侈奢品。
04.政府要找出可以長治久安的產業政策。不要在那挖民指民膏了!
05.政府內部也要振新除弊。
06.安內壤外。

可達瓜瓜 wrote:
其實這是 不公平的競爭


我知道很多事是不公平的
而且我也不是要政府開量販店
而是要從原物料下手
如果政府沒辦法平抑物價
沒有一個控制民間的方式
到時候 老百姓就只能任廠商予取予求
政府可以有政府的品牌
賣的是一定品質的產品
就像量販店也有量販店的品牌一樣
保障的是 人民最基本的生活
如果我有錢 也可以買我覺得比較好比較貴的產品
有時保障民生 是必要之惡阿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