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龍頭廠晶電為例,
1. 2004年營業收入29億,2011年營業收入177億;2004年獲利6億,2011年獲利4.8億,生意越做越大,錢越賺越少?(還不論2012.上半年虧損6億)
2. 2004~2011年現金增資共180億,發行公司債120億,償還公司債5億,總共跟股東伸手要295億
3. 2004~2011年共償還銀行長短債2億
4. 2004~2011年共發放現金股利85億
總和來說,過去9年花費了股東208億,但獲利卻不長進,還要呼籲政府支持,現更要在做一輪私募2.5億股(約當現有股東再稀釋25%),到底要玩弄股東到什麼時候?
只能說那些很敢買的投資人,勇哉!!
晶電:缺LED照明組裝大廠 台廠失搶市場先機
(2012/10/02 11:38:25)
精實新聞 2012-10-02 11:38:24 記者 楊舒晴 報導
隨著LED TV滲透率逐漸達到顛峰,LED TV市場需求量將從持平到逐年下降,因此LED背光的未來發展將呈現跌勢狀態,而市場發展主力將由LED照明接棒,但LED龍頭廠晶電(2448)董事長李秉傑卻表示,不同於台灣面板產業擁有完整供應鏈,台灣照明產業僅有前半端供應鏈,雖然台灣LED晶粒及封裝廠擁有專業技術及穩定產量,但缺乏大型照明組裝廠,無法直接與終端市場連結,失去搶佔LED照明市場先機。
李秉傑說,早於數年前就曾經建議政府應該輔導設立月產能約150萬顆的照明組裝廠,若再搭配上台灣發展已臻成熟的LED晶粒及封裝廠,台灣就能以完整供應鏈走在LED照明產業前端,預先搶占照明市場,可惜,這幾年來始終沒有見到較具規模的組裝廠,台灣LED產業也失去發展市場先機。
李秉傑表示,隨著中國大陸照明組裝廠逐步發展成熟,不少業者甚至可望達到月產能約300萬顆規模,因此國際品牌照明廠大多都直接向大陸組裝廠下單,再藉由組裝廠向台灣LED晶粒及封裝廠拉貨,這樣一來,LED台廠反過來要看大陸組裝廠臉色,台廠也因此失去主導優勢。
對於台灣如何突破該項情況,李秉傑認為,若台灣現在才要設立大型照明組裝廠已經來不及了,若台灣大型企業(如台塑(1301)集團、台達電(2308)等)透過合併陸廠可能會有點機會,如創辦人找不到合適接班人時,台廠就可趁此接手,不過,其他陸廠對於合併同業的態度十分積極,台廠動作必須要夠快才能取回市場優勢。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