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正陷入陰陽魔界,被困在繼續擴張與可能捲土重來的衰退中。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首席經濟學家 Joachim Fels 認為兩個方向都非常有可能。
此種疑惑逼迫全球央行重拾寬鬆老路。美國聯準會已於上周宣布實施第 3 度量化寬鬆 (QE),歐洲央行也準備好重開購債的銀彈。這些行動應該足以把 S&P 500指數推上2007年以來高點,就看是否也能扶起頗感無力的經濟。
《博彭社》報導,富達投資 (Fidelity Worldwide Investment) 總監 Trevor Greetham 說,市場能造就繁榮經濟,因此股市上漲通常伴隨著好景氣;但近期的數據比較疲弱,造成相持不下的緊繃。
這股緊繃氣氛也反映在股市分析師的投資策略上。在一些人呼籲經濟未明不應投資股票之時,另一些人則說為了支撐經濟而推出的寬鬆政策正是買股的最好理由。摩根士丹預期 S&P 500 指數年底會跌至 1167 點,瑞士信貸則預期會上漲至 1500;美股 18 日收盤,S&P 500 指數收到 1459.32 點。
瑞信認為,如果各國央行相信 QE 能發揮效用而且利大於弊的話,就會繼續採用此政策,因此建議投資人買進。摩根士丹利、花旗、太平洋投資管理等銀行則警告,即使有央行銀彈支持,目前經濟的放緩意味著成長隨時可能消失,轉為衰退。在歐債危機持續惡化、美國逼近財政懸崖、新興市場放緩下,下跌的股市將使經濟更加脆弱。
雖然不確定在基準利率都已低到不能再低,貨幣政策還能發揮多少作用,但面對經濟緊縮,各國央行不得不做出回應。聯準會表示將延長持有長天期抵押證券,並將維持低利率至 2015 年中;歐洲央行則同意對願意接受約束的問題國家啟動無上限購債。中國總理溫家寶也說,身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有空間運作貨幣與財政政策。
Fels 預期,歐元區、中、英、日等國央行會進一步採行寬鬆的貨幣政策,藉以支撐資產價值、預防通縮、避免主權債的違約,並維持經濟成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