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大大問做股票10年是如何的狀況,
小弟接觸股市(現股,期貨,選擇權)約莫4年,說說自己的故事分享參考
4年前從大學畢業,靠著一百萬進入市場(這一百萬怎麼來的又是另一段故事,跟投資無關就不提了),前三個月只玩股票(現股),有賺漲停有賠跌停,零總加起來大概是小賠(賠的多於賺的),再過三個月開始做融資融卷,零總加起來開始變成"中賠"(虧損越來越多),半年後100萬只剩下70萬,(這中間過程老實說沒學到什麼,只知道大多是意氣用事)
半年後出清持股,進入了期貨市場,前三個月應該說是大賺大賠,賺得多賠的也多,當然零總算起來賠的還是大部分,每天幾乎都玩當沖(大小台指期,電子期金融期都玩,來回不多 大概20口至50口不定)(這三個月期間已開始鑽研技術分析的技巧閱讀各類書籍找遍各類論壇,可以說不眠不休有點入魔階段,連作夢都在想著大盤指數),後來開始發現,當沖"手續費"是很大的一個成本,賺來的幾乎都是被手續費給吃掉(當沖打帶跑,賺個10~50就跑),這三個月當沖就上千口,手續費成本大約佔了20萬左右。
這時候開始修正技巧玩波段操作,降低入場次數,減少手續費成本,拉高獲利點數(拉到50-100甚至更高)逐漸的獲利越來越高,開始有了資金,也是在此時又接觸了"選擇權市場"。
至於期貨與選擇權中間的波折也有,但小弟比較幸運的抓到了其中的技巧,大概10次進場9次贏損益打平,開始享受到賺錢的樂趣甜投,又這麼樣的過了三個月(大概就是畢業約莫一年),準備要從軍入伍,這時候現金資產大概已經到150萬左右。當兵的這一年,因為在軍中沒辦法即時操作,因此把資金大部分都再度重操舊業投入股票市場(買的標的物大概都是權值股),一年後退伍大概配股配息加總大約獲利在25%左右,資產到約到180萬。
退伍接下來的一年,小弟沒有工作靠著操盤過日子,前半年平均月收大概從20萬之間線性成長越來越多,也買了人生第一台車(全額現金購入)開始越做越大,以為自己就要發財了,投入的資金也越來越多(開始大量資金投入選擇權高倍率操作每個月幾乎是翻倍成長),後半年資產最高金額大約是500萬左右(這時候從踏入市場是第三年),也是在這時遇上了老婆結了婚生了小孩,以為要開始幸福快樂了。
人家說少年得志大不幸,我是認同的,因為賺得多,押的金額越來越多幾乎快到梭哈,印象很深刻,也是在一年前的8月,可能也是命運吧,那時候貪念已經完全壟罩在心頭,拚他的一夕致富,大概買了500萬的CALL梭哈(也還好堅持只做買方不做賣方),當晚歐美暴跌,隔天開盤恐慌性指數跌停板,再過一天繼續跌停,2天就跌超過1000點,500萬的CALL變廢紙,全數歸零,人生也是從此開始大逆轉,還好沒心臟病,不然可能會當場死亡不誇張,不過還好買方只有歸零,做賣方可能就要欠個一屁股永不翻身。
接下來大概有一個月,行屍走肉,有體沒魂,自我了斷的念頭不斷地在腦海上演,但是想到還有老婆還有女兒,再怎麼樣也要撐下去,後來為了生活開始四處找工作,不過只做一個月就不做了(原因很多不外乎薪水不滿意之類的),靠著出清股票大約50萬的現金(還好後來電腦下單的憑證遺失,遲遲沒有去補辦所以才留得住),開始思考自己的教訓,不是技術不到位(前面說過了10次下單平均9次都是正確的),而是"貪"念,9次的正確只要錯1次就化為烏有,這才是重點。
而後的一年,用僅存的50萬拿出10萬當成本自己開店做生意(科技數位行銷類的等等,不在本篇範圍就不提了),有個固定的收入為前提(不算多但是過得去),40萬再度做起期貨(當然這中間過程有去思考缺失如何讓成功率更高獲利更高),部分投入股票市場,操作手法就不提了直接說結果,這一年來現金加股票大約100萬附近,股票投資獲利一年來大概在15%左右,一年來單筆期貨獲利大約在1200點,我知道這成績應該很差強人意,跟很多人比起來或是跟以前的我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
最後結論:我想要把經驗講完一大篇落落長,光結論也好幾條,大概也沒幾個會認真看下去,我也不會把對帳單PO上來(我認為為了證明實力沒那種必要),是真是假對我也沒影響,直接把我對市場的看法說出來。
1:要靠市場(股票,期貨,選擇權)致富絕對是可能的,但是窮光蛋的機會會高得多。
2:單純只是要穩定的獲利賺生活費是相當簡單而且輕而易舉的,只要不"貪"。(就我個人而言,一年來平均月收3-5萬,未曾虧損)
3:技術分析是值得相信的,所有的技術線型皆是由"過去發生的真實狀況"所描繪出,因此皆是事實,重要的是"用過去的事實預測未來的假設",搭配操作的技巧與手法,獲勝機率提高到相當程度。
4:會做期貨來做股票,相對的會相當容易。(當然倍率小賺得少)
4:做期貨1年(尤其做當沖)的經驗勝過你做股票10年,學到的得到的更多(做十年進出股市的次數跟期貨比起來根本是不值得一提)。
5:股票我只做前30大權值股(只做現股買進,不融資融卷),抓主流(金融電子傳產運輸通路等等),跟著大盤做。
6:對我而言,選擇權是不公開的市場(資訊不夠透明,價格要多少是多少),要我再做?我是不可能再踏入選擇權這塊了。
7:發財夢是可能的,但是不適用每個人(至少我就不適用,我已看開),但是穩定的獲利是人人皆可達成的目標。
8:最後,我不敢說是贏家,畢竟我也只是回到4年前的狀況而已,我認為,市場也沒有永遠的贏家,如何跟著市場長遠走下去才是更重要的。
其他還有太多太多想打的,小弟今年26,看著身邊年輕朋友懷抱著夢想想進入市場躍躍欲試(跟22歲的我一樣抱著發財夢),看著年長的親戚家人輸的輸,活下來的也苟延殘喘,有很多感慨,4年來經過的風雨也不算少,有太多過來人的經驗,明白人吃人的世界,有人賺錢就是有人賠錢的道理,言此慢走。
我常說一句話告訴朋友,給您參考看看:
"當意外也在預料之中的時候,就沒有所謂的規避風險",操作的當下就已預期到當"意外"發生時該如何處置時,就沒有停損這件事,因為過程不重要,知道結果會是正確的就好。
以我個人期貨而言,我只抓結算方向(多或空),方向抓出來,中間過程只有持續加碼補進而沒有停損殺出。
加碼補進這又牽涉到利用操作手法來彌補技術分析瑕疵的缺陷,大概又要發一篇文了。
stevenchenabc wrote:
所言甚是想再請教的是...(恕刪)
歷史資料回測是最基本的驗證(如果連過去都不準確了,那如何預測未來?),一套正確的方法必須是"一貫性"的,不管在歷史上的哪個時間點切入都要是正確的,(所謂正確的方法包含技術分析的本質以及操作手法上的變化),包含所謂的特例,例如最常見的高檔失真低檔失真等等(這邊的範圍又牽扯遠了)。
用過去的時間來驗證,用未來發生的來累積驗證,用錢來驗證都有,也是必經過的過程,初期停損當然是有的,也是學習的一個過程。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下單的時候就要能知道這一筆單結算時不會虧損(那中間的浮動損益就可以無視),如果沒這樣的把握,我就會選擇不下單觀望,寧願"錯過"也不要"做錯"。(我進場的次數相當少,波段操作為主當沖為輔)。
是的,賺多賺少的差別而已。以我的觀點而言,減少出手次數是關鍵。
當然,重要的是"抓對方向",給個方向參考:將眼光拉長到1個月~2個月(期貨是每個月結算),判斷這樣的行情,如果覺得盤勢不明朗們把握就放棄,技術分析所要的"分析條件"隨著時間的拉長會越來越明朗,不要猜"頭"(開始長或開始跌),要猜"尾"(漲了或是跌了)。
絕大多數的投資人都是在猜起漲點或是起跌點而做多做空,被套牢機會自然就大。大多數的進場後,都會反向,反向後,自己也知道方向出來了,卻沒有錢再進場了(因為前面已經被套了)
只會印鈔票 wrote:
看到有大大問做股票1...(恕刪)
唉...心有戚戚焉
我跟樓主一樣以100萬進入股市, 去年18歲高三下學期 也是以現股為主操作 首次買股便碰到地雷(還梭哈) 勝華 2384
買在5X元 , 全數以42.0停損出場, 這是我這輩子做過做好的停損...勝華現在好像剩15摳?
隨後不識大型股波段高低, 又梭哈聯電(好像買在高點 14多), 一下子又賠了(沒耐心常抱出場)
最低資金一度剩72萬, 隨後踏入權證市場(牛熊證為主, 因本人未滿20歲不能融資卷 所以這是唯一能放空
的投資工具, 在今年農曆過年掌握了那麼趨勢 賺回了13萬, 隨後兩進兩出又賺了7萬多, 不過在前陣子多
空雙巴又賠回了7萬, 喪失投資信心(資金又回到10X萬, 真他媽半年做白工), 故從此從01投資版消失, 跑去玩單車 後來又買了重機~
就在明年寒假, 本人將開始踏入期貨市場(寒假才滿20歲), 懇請板大在期貨操作方面是否有一些經驗可以傳授(好讓我少犯一點錯~
P.S. I'll be back , 沒錯我就是這篇2012 開春更新 如何運用總統大選 賺進一台Aston Martin 新增0102 盤後的版主, 預計明年開立期貨戶, 再戰夢想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