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B找不到任何可以按讚的有效組織,總覺得還是要為證所稅說些話~
最近新聞媒體、中實戶、網路不斷放話~
證所稅會導致大戶出走,台灣是淺碟市場,經不起這樣的折磨,以後台灣企業籌資會更困難~
連文茜姊、勝文哥也開砲了,少數只聽到某房屋王董,竟然站在贊成方。
但那是唯一的版本嗎?或許有下一章節呢?
大戶走了,股市下跌了,獲利空間出來了,大戶想想又會來了,或許變成假外資,但終究還是回來了。
大戶走了,股市下跌了,外資進場了,股市又起來了。
股市不會無止盡下跌~至少歷史上不曾發生...終究有回來的一天。
以前看過不少西方國家的紀錄片,右派強大勢力的拉扯,讓M型化逐漸惡化,資本主義走到哪,沒人知,人類還在演化中。。。
但第一次親眼看著這股勢力,在台灣展現了極強大的勢力,身為正在消失的中產階級只能完全認輸了。
可怕的是新聞媒體完全一邊倒,今天晚上,看到T台也似乎也要陣亡了。
各台在過程中,不仔細比較世界各國證交稅、證所稅、稅率相關數據,不去談證所稅可運用範圍,狂打中實戶出走。
嘗試問了,不玩股票的計程車司機,也說出完美的東X台、非X台說法,
很難理解,一個不玩股票的人,明明可享有證所稅的成果,卻也強力贊成該說法?
這利益結構有多扎實?
新聞媒體,其中不乏受惠喝花酒、寫報導的受益方,亦不乏,相助炒股,一起獲利的共同體。
政治人物,金主贊助,協會團體選票威脅。
投信、大股東、中實戶、相互合作,拉抬鎖股炒作。
當台灣的大部分股票必須靠著中實戶的拉抬才可以存活,為何不問?是否該改善體質?或有退場機制,讓市場更健全?
很多人都說劉部長很爛
在職場上,終究沒看到完美的人格特質,亦沒看到完美的政治人物,但劉部長身負母親歷史的包袱,似乎一度讓人以為馬真的要改變台灣了,採用1個各方條件下,被外界搓湯圓、利益誘惑可能性都相對較低的人,勇敢的踏出這一步,註定要被各界全力攻擊的一步。但,終究還是輸了。
很多人都說要先課房地產
股票與房地產,哪個動都會傷,但股票條件設立較快,房地產需要相對較長時間收集資料,建立規則,為何不能先課條件設立較快的證所稅,再課房地產?
很多人都說不是現在
難道要高點嗎?越高點,下跌空間越大,還記得財政部剛公布時,外資還沒撤,股市還有短幅上漲,直到行政院擱置,市場有了時間緩衝,開始有了變化。(現在想想,或許院長你也早就投降了)
很多人說先處理弊案吧
弊案結構複雜,是台灣長期性問題吧,最難的,不過人而已,說得簡單,但走了這個,補了那個就不貪?這結構複雜程度,要一時清乾淨,真的嗎?沒有國家成功過吧?我們投出的立委不也心向著財團&中實戶,社會氛圍不先建立英雄主義,拉高個人榮譽價值大於金錢價值,哪來那麼清官?
問題真的很多,要解決,哪個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看著韓國一步步成長,台灣一直在原地踏步,心真的急了~
消失的中產階級笑不出來了....
================================================
本文於5/30早晨PO出,因文中不符管理員規則,告知如下,
刪除私人訊息
檢舉私人訊息
發文者您好, 您的文章違反以下討論區規則:
4. 發表及回應文章,請不要文不對題,故意離題及語意不明,選字要正確並且請使用標點符號。
該文會先予以移除, 請您發文前再多留意規則, Mobile01站務群感謝您的合作。
檢視原討論串: 消失的中產階級認輸一鞠躬~
注意: 本訊息為系統自動通知, 請勿回覆。
=====================================================================
造成部分人員回文一併被刪除,十感抱歉,相關回覆文網址如下:
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32&t=2766338
本文亦已修訂,若有仍不符合管理規則處,還請告知,並請體諒,非長時間位於Mobile01站上,請給予至少1~3天修訂期,謝謝。
615>>劉部長
連陳X茜、連X文也開砲了,少數只聽到東X房屋王XX,竟然站在贊成方>>
連文茜姊、勝文哥也開砲了,少數只聽到某房屋王董,竟然站在贊成方
首先中產階級到底有沒有消失,如果有,到底原因是什麼,要說清楚,了解事情的本質,才能好好討論,別胡攪瞎扯。
現在由兩點來切入消失的中產階級這個問題。
1---由股市來切入:即然是中產階級,多少都有一點投資,不管直接投資股票,或者是買基金間接投資股市。股市多頭市漲,中產階級不會消失,還多多少少增加一些消費力。股市空頭跌,中產階級也不會消失,只是消費力道減弱。
課了徵所稅,對中產階級有用嗎?一年預估才100億,才証交稅的1/10而已,多了100億也不是去救助中產階級,而是用於社會更弱勢的人,與中產階級關系甚小。
那麼為什麼中產階級為什麼感覺消失了一些了呢??那是因為相對性。到底是什麼東西有這麼大的影響力。
2---由房市來切入:中產階級有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後,將會考慮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實質資產配置,那就是房產的擁有。相信這也是大多數台灣年輕,步入中年人所面臨的情況。但是他失望了,他發現房市的上漲比他薪資的上漲快的太多(請注意相對性)。他買不起房子了,工作在台北,卻沒辦法買在台北,就算拼死拼活買了個房子,也是好像一輩子還不完的房貸。有人會說台北貴,不會買高雄嗎?換個工作地點,工作機會相對少,人脈重新建立,也是一大難題。
為了買房,長時間努力工作,結婚年紀也延後了,小孩也不能生多。房子這個實質資產讓他感覺他是窮光蛋,不是中產階級。
消失的中產階級-------誰是罪魁禍首,誰是該被好好檢討的重中之重,是房市還是股市???不言可喻。
游資-------趕到虛擬資產的股市,會有泡沫性繁榮的危險,這還好,因為沒人需要抱股票睡覺,股票也不是人類生活的必需品,趕到耐久資產的房市,中產階級消失(相對性),趕到民生消費的原物料,成品,那受害的是更多的普羅大眾。
凡事沒有絕對,只有---相對----利弊權衡的選擇,政府當初放任資金衝向房市,現在就嚐到苦果,全球資金湧向原物料,大家早就感同身受。股市這個蓄水池還是相對好的。
?
課房產稅房市會崩盤,
那中華民國乾脆取消所有的稅負,
中華民國以三民主義立國,
卻沒做到「發達國家資本,節制私人資本」,
從李登輝時期開始,持續讓大老闆的私人資本坐大,
反過頭來要脅政府及人民,
你們要是課我的稅,我就帶著錢出走,是要讓中華民國的經濟崩盤嗎?
真的是商人無祖國,
國家無稅可抽,垮了都與有錢人無關,
前陣子NCC還要中華電信讓出最後一哩,
這國家是有毛病嗎?
國家資產可以這樣拱手送人嗎?
當年李登輝對付某家大廠要將資金拿到中國建廠,
就準備使出不惜讓其股票下市的招數,以斷其金脈,
最後逼使那家大廠留在臺灣建廠,
有錢人別的都不怕,就怕金脈曝光、金脈被斷,
現在的政府居然任有錢人予取予求,
真是不可思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