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開證所稅後,,,此種方法計算持股成本就不難了,,,

我反對開徵因為稅收會減少,,一灘死水本益比會下修,資本市場功能盡失,,

--------------------------------------------------,
持股成本難算,是反對開徵者理由之一,,,我想到一個方式就教各位,,,,

有些人說我持有十年我都無法舉證,,就算你用101年12月31收盤也不公平,,,

那也不難,,,凡102年開盤後買入的股票才有課稅問題,,,以前持有的不納入,,,以先進先出法計算,,,例如我原有中鋼十張,,102年開徵後又買十張,,,如果我賣十張就先進先出免稅,,等你後面這十張賣出再說,,,

如此,,後面十張成本為何清清楚楚,,,除權息也可算出剩下成本,,,融資成本是否能算入扣除可另行規定無妨,,,計算贏虧數劇都清楚無爭議,,,,

那今年十二月31前買入,,,以後賣都免稅,,你說股市要到幾點???當然,,明年一月開市後買氣全無會大跌,,至少年底前可炒一次,,,

如果如賴士葆所提版本過關,,,證交稅降為千分二,,400萬改300,,,一年以上所賺一半算,證交稅不可抵,,,,災情也不會太慘,,

上半年五月底前是不會過,,下半年誰也說不準,,,目前看起來不太容易過,,,,我還是反對,,,理由最前面說過了,,,
2012-05-03 21:0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方法 持股成本
小虎先生
以前的不算是最好的 不然有的券商被合併了 要找正本也不容易
10多年的股票 簿子在 查一下 就知道價錢
算不算是 正式 證券簿有寫時間 沒有價格 必須再核對交割銀行 才知買進價位
只是雜 粉不理去理會股價
王聖人不是說 買股票 要心中無股價
請問
10張 配300股 除權 要怎麽算價錢
10張用原購買價 配到3張用除權價嗎
全數賣出 可提列虧損嗎
例 除權前買10張50元 參與除權300股 除權價 38.5元
拿到股票賣出 假設是 38.5元
是不是可提列虧損 (10x50+3*38.5)- 13*38.5=11.5 總共賠了11萬5千元

再請問 政院版 說個人戶 400萬 (沒用"全戶" 跟財長不同)
那一家4口 不就有1600萬免稅額了

隱約看得出 要過關 恐要降 證交稅
對短線有利阿
但國家能不能 同步增加稅收 恐要試驗
我有一些狀況給你作參考, 你可以模擬試跑一下看可不可行.

1. 我曾持有華碩, 假設當時有十張, 股價60元,
後來分割成: 華碩200元1.5張與和碩40元7.5張.
2. 甲公司合併乙公司, 每3股甲換1股乙. 以甲為存續公司.
3. 我委託下單一筆買進20張, 總共分4筆成交,
價位分別為10.0(2張), 10.05(5張), 10.1 (6張), 10.2(7張).
4. 公司減資, 1張變0.3張再退1千元.
5. 我有0.3張陳年(買5年了)的零股, 我買進0.7張(分3筆成交, 價位都不同.)
湊成一張後再等高價賣掉.
6. 公司現金增資, 每張可以30元認購0.2張.
7. 甲公司每年除權除息, 我從10張(25元進4張, 28元進8張, 26元賣2張)3年後變12.4張,
中間也有跑短線買進賣出. 假設這類的股票我有30種, 每年總共進出有2000筆.
有部分有融資融券.
8. 持有的股票公司,經營不善下市了. 我的成本是50元. 下市後沒透過集中市場以0.5元賣掉.
9. 持有未上市股票, 待上市後再賣出.

以上各狀況也有可能合併發生.

可達瓜瓜 wrote:
小虎先生我有10多年...(恕刪)


這當然有一定會計準則去算,,,

十張配成十三張,,應是成本平均算法,,不是新股用除權價算,,,除息也應如此,,,畢竟課證所稅法人也有,,應有一套算法,,,,

只是百姓很痲煩就是了,,,,但不會無法認定,,,,

目前以戶計算所認為是不對,,應以人計算,,大法官696號已解釋不贅


剛剛電視上看到王金平出來說不課是民意,,,我想這件事615應該是踢到鐵板了,,,
如果王院長能擋住證所稅這個擾民政策
加上電價上漲減緩速率
下屆總統很有希望
至於幫建商的"好"會拆先生 大概出局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