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油電雙漲,薪資卻不漲反降,這個現象,不僅是台灣受薪階級的痛,甚至成了鄰國新加坡一個負面教材。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在4月4日,引述新加坡大學東亞研究所的調查結果,要新加坡政府以台灣為警惕,否則將重演人才停滯、薪資不漲反降的「台灣故事」。
台灣油電雙漲,薪資卻不漲反降,這個現象,不僅是台灣受薪階級的痛,甚至成了鄰國新加坡一個負面教材。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在4月4日,引述新加坡大學東亞研究所的調查結果,要新加坡政府以台灣為警惕,否則將重演人才停滯、薪資不漲反降的「台灣故事」。
2012-05-03 18:04 發佈
dfqgg wrote:
台灣油電雙漲,薪資卻不漲反降,這個現象,不僅是台灣受薪階級的痛,甚至成了鄰國新加坡一個負面教材。新加坡副總理尚達曼在4月4日,引述新加坡大學東亞研究所的調查結果,要新加坡政府以台灣為警惕,否則將重演人才停滯、薪資不漲反降的「台灣故事」。
臺灣的故事,是一個典型的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的實證: 早期連結美日歐,帶動國民所得提昇,隨著近期緊密連結中國,雖然GDP號稱繼續成長,力道已明顯逐漸減弱,而一般大眾實質薪水卻不增反減.
要素價格均等的作用並不只薩繆遜(1970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這個定理,孟岱爾(1999年諾貝爾獎得主)也曾證明,即使產品不能貿易,勞工也不能跨國工作,只要資本能完全自由到對方投資,也會有把雙方工資拉平的作用。所以讓大量台商更自由到中國投資,也有拉低我國工資的作用。近十多年我國工資上升較慢而失業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資本大量去中國投資,產業和技術大量移去中國所造成。市場機能其實就是「拉平各種價格的力量」,愈自由密切的往來,這種力量就愈大。
將來"臺灣的故事"一定會成為大學經濟學與國際貿易理論教科書的一個經典範例.
dfqgg wrote:
台灣油電雙漲,薪資卻...(恕刪)
我書讀得不多 沒念過什麼理論
不過前兩天跟胎哥他娘在討論現在的台灣社會為什麼公務員會是大家的期望的一個指標
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一般勞務階級的薪資跟十幾年前來比沒有成長
但是公務員的薪資卻是有在衣物價指數做調整
十幾年的差距下來 造就了公務員薪資是大家所嚮往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