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股 本周掀掛牌潮 HOT~
生技重量級公司紛掛牌,率先於25日登場的F-龍燈(4141)挾高獲利和籌碼優勢,可望帶動生醫股的比價行情。龍燈董事長羅昌庚表示,未來每年將維持100-130個新增藥證,且增加藥證的深度及廣度,來延續高成長動能。 將自下周陸續登場生技新掛牌股,包括25日第一上市的F-龍燈 (4141)、30日轉上櫃的東生華 (8432)、27日第一上櫃的F-金可(8406)和5月3日上市的國光生技(4142)。
龍燈主要產品為作物保護劑以及植物營養劑,為台灣首檔農業生技股。目前資本額為10.6億元,上市後資本額預計增至12.097億元。該公司2009~2011年營收分別為39.51億元、48.97億元及65.1億元,年增率依序為23%、23%及33%,去年稅後淨利5.61億元,每股稅後盈餘5.29元。 羅昌庚表示,藥證是該公司的根本,有藥證才能推出商品銷售,是營收成長來源,而隨著各地法規門檻的不同,毛利率也有差異。以歐盟來說,平均取得藥證的時間約為5-6年,成本則為500-700萬美元,美國、巴西平均則耗時2-3年,成本約100萬美元;中國進入門檻最低,單一藥證成本約25萬人民幣,因此毛利率相對最低。
羅昌庚表示,全球作物保護劑市場值約440億美元,因食物安全及藥證取得門檻拉高,近幾年專利藥占比預估將由2009年的30%降至2014年的20%。 在全球主要競爭對手部分,龍頭為先正達,市占率則為19%,其他依次為拜耳19%、巴斯夫12%、陶氏9%、孟山都8%、杜邦5%、MAI馬克沁5%及Nufarm5%,龍燈全球市占率約0.5%,排名第9。
龍燈目前在全球60國共取得700張藥證(潛在價值高達2億美金),且每年維持100-130張新增藥證的速度,擴大產品線。未來龍燈除了每年維持新增藥證外,也將增加既有藥證新適用作物或蟲類,擴大單張藥證的含金量。 羅昌庚來自醫藥世家,他父親是奇美醫院、博登連鎖藥局的創辦人之一,其家族的瑞士藥廠為台灣十大藥廠之一並已有50餘年的歷史,另外幾個原料藥貿易關係企業也有60多年的歷史,至今仍為全台的幾百家藥廠提供台灣所需總量四分之一的製藥原料及專業協助新藥開發服務。
不過因為銷售國太多,銷售報價多以各國幣值為主,因此在財報上會依照各國匯率轉換成美元,再轉換成台幣計帳,因此帳面未實現匯兌損失或匯兌損失回沖的金額有相當大的變動。不過各國交易金額都留在當地,其實並沒有龐大的匯兌損失實現,以去年獲利再創新高來算,其實還有高達五百萬美元的未實現匯兌損失(已扣除),否則該公司的EPS不會只有5.29元。
此外,透過改良植物品種(非基因改造)的RTDS,將於2013年將於北美上市,除可挹注穩定的三成成長空間之外,亦是另一個成長的大動能。無怪董事長羅昌庚說,投資F-龍燈的投資者,十年後女兒的嫁妝就有了。
看起來似乎會是明日之星
今天25日以每股新台幣85元掛牌上市,早盤最高來到95元,漲幅達11.76%,展開蜜月行情,盤中漲幅則維持在5.8%左右。持續有大量多單進場,高達6千多張,知道的人應該還不多?是你買的嗎?
民以食為天,生技業未來產業?
該趁早搭上車嗎?
講評:請01專家評分近期新股~
petrojelly wrote:
做農藥跟肥料的 ? ...(恕刪)
的確有缺糧~~
http://www.wretch.cc/blog/twcharity/21888007
只是台灣政府東搞搞西亂亂,就是不重視糧食問題!!
只是4141,諧音不太好聽
這個股票代號不能選嗎?? 這是這是特地選的~~~~~





mem wrote:
的確有缺糧~~htt...(恕刪)
台灣政府不重視糧食問題,或台灣政府的無能,或台灣市場,其實跟他營收關係就不大...
看到生物科技產業介紹,目前龍燈已有十個核心營運地區遍及五大洲,加上全球性的品牌策略,在六十多個糧農國家建立了自有品牌的通路,去年該公司銷售區域中,拉丁美洲占比例達41%、中國35%、歐洲9%、北美8%及中東+非洲6。(台灣能佔幾%?)
龍燈環球利用大陸在原料及合資包材的優勢,獨享南北半球業務互補,並克服了植物保護行業因季節性帶來開工不足的問題,且全年無休經營模式,讓龍燈業績維持平均年成長3成的佳績,毛利率維持在四成上下。
他在國際似乎很有名,不過我這呆玩草包就不懂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