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要用「後視鏡」開車嗎?

長天期線圖請到 http://www.wretch.cc/blog/tw0050/21639597 觀看。

1971 年時,臺股大約是在 116 點左右。如果在當時有個以指數高低點作上下限的長期投資人,他大概會選擇 200 點左右買進,在 1000 點左右賣出,這個策略可以安全地渡過 15 年,到了 1987 年時,他一定會拋光所有持股,然後再也追不上臺股

或許他會悔恨一輩子,也或許他會在 8000 點時全買回來,然後修正上下限為 9000 ~ 6000 。但不管如何修正,他總是以為後視鏡中的事物比真實還接近,一直依賴後視鏡中的景像作判斷,結果卻忘了『認真向前看』。

這個現象我常拿來反對那些說:『 6000 點以下勇敢買進, 9000 點以上鐵心賣出』的人。過去我都是用港股在 90 年代的點位為例,但今天好不容易發現臺股線圖,以後我就改用這個故事了。

我想一個正常人開車除了專心看前面外,偶爾才需要去看看後視鏡吧,期待你別成為一個只用後視鏡開車的投資人。

而我呢? 我是一個請司機開車的被動投資人

PS 本文同步發表至 hoamon's sandbox
2012-04-16 15:40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後視鏡

hoamon wrote:
圖檔引自: http...(恕刪)


我喜歡跟著前面開
樓主說的意思應該很多人明白,但是用「後照鏡」這樣比喻感覺上好像還欠些什麼。
反正就是:「過去的經驗,不能保證未來會發生,但就機率預測上來說,發生機率會比較高。」

hoamon wrote:
圖檔引自: http...(恕刪)


學開車要向前看

雞蛋爺爺有說過
究竟
問題在於開車時往前開可以看的到路,可在股市上往前看卻是模糊的道路。
人生就像玩大富翁遊戲,越晚加入遊戲就越沒有機會翻身,只能永遠踩在別人的土地上且付出自己微薄的金錢。
其實大多數人都還是看後照鏡開車, 不管是基本面, 技術面, 還是王子面, 真正能看到前方的路開車的人, 只有2種人

1. 內線交易者
2. 像科斯托蘭尼這類對政策敏感度相當高的,比如他看到蘇聯窘困的經濟想到要去蒐購沙皇時期債券 ...

大多人看前面的路其實都是霧茫茫的一片, 所以我只敢跟著開快車的開, 我想他敢開快, 應該是看得比較清楚吧!
hoamon wrote:
1971 年時,臺股大約是在 116 點左右。...(恕刪)

很多檔股票都下市了啦,請問您抱的是下市的哪幾檔?~~
悠然~~

hoamon wrote:
圖檔引自: http...(恕刪)


問題股市這台車的檔風玻璃是遮起來的

你只能加減看後照鏡(所有的面)跟小化粧鏡(自己)
剛看了歷史上曾經產業地位跟現在個人電腦組裝廠一樣的紡織業.好像少了好多檔1402至1409.1410就少了7檔之多
asd777 wrote:
剛看了歷史上曾經產業...(恕刪)

所以會貼出那種看得到1971年的圖的網友,應該是沒有長期持有過股票吧~~
悠然~~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