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在大學研究所的碩士先問Kevin Kelly說,在台灣工作時間最長,但工資最低,且十幾年沒有調薪,他問這一代年輕人應怎麼辦?在國外做些勞力工作薪水卻是台灣中產階級 物價水準雖高但公司福利卻好 兩餐搞不好都吃公司搞定看來要勇於離鄉背景了
creamerbaby wrote:一位在大學研究所的碩...(恕刪) 小弟外派食,住,行;公司搞定,加上每個月還有零用金可領,基本上若是省著花用,薪水幾乎用不到(另一個同事更厲害,薪水用不到,零用金還可存一部份!!)
1.自己跑到國外洗盤子。2.已經在台灣找到工作,然後台灣公司派你到國外上班。這兩種是天差地遠的,不要混在一起講。第一種來講,因為國外是薪資高+物價高。「如果願意省吃儉用」到國外洗盤子也是可以存一點錢。但是老外也不是笨蛋,人家都會有年齡限制,大部分國家是30歲。時間一到就得回台灣。所以就是省吃儉用拼命存錢,回台灣之後,身上有點錢,回台再來看要怎麼運用。一切的前提都是願意省吃儉用。如果做不到就一切免談。就像我看過一堆外勞,薪水才一萬八,結果居然拿iPhone,那種人就不要幻想了,怎麼做都是窮鬼。
樓主分享的文章,是謝金河寫的其中有一段:「這次開徵資本利得稅,若先對土地交易,打擊面小,操作單純,成功率會高;沒想到第一棒就掃向股市,我有點意外。」其實我還蠻常在看謝金河的文章,對於他的想法如此單純,我也覺得很意外!政府表面喊著打房,課房屋交易利得稅,是打壓房價最快的方法,而且民眾都會叫好!這麼簡單,又這麼好,政府為什麼不做?為什麼?為什麼?如果看看大官們申報的財產,你就會知道了!很多大官都是有很多筆不動產的,615也不例外,怎麼可能對自己動刀!如果真的是打著公平正義的旗幟,應該要以身作則,自己先跳出來提高不動產的課稅那麼大家都會叫好,後來再開徵證所稅,大家也就心服口服了!對於謝金河想法之單純,我覺得很意外!沒等到傳說中的19根,我也覺得很意外!至於 台灣人真的出去外面作台勞也賺的比在本島快?其實 有能力比較重要 在台灣 民間企業能領高薪的也很多如果 台灣的公司都不願付你高薪 國外的公司會願意?難道他們是做慈善事業的嗎?還有 適度的儲蓄+理財 也可以加速累積財富的速度還有 適時的投資自己 提昇自己的競爭力如果在台灣混不下去,國外大概也會混不下去但如果是因為台灣的池水太淺,空間不夠讓你揮灑自如的話,就勇敢的走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