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股民將被政府一條牛剝四層皮!
長期下來這四層皮的總稅率可能會超過30%.
估算如下:
全體上市股東長期(10年)平均每年約獲利9600億的毛利 (若扣掉給券商的手續費則只剩
約9000億) 其中現金股利約8000億, 股市市值成長每年約0.8% (約1600億)
若有效股民數為4百萬, 則平均每位上市公司股東獲利約二十幾萬. 當然,郭台銘
貢獻的數字很大,但恐怕有不小比率的股民貢獻的數字是負的.
以下為四層皮各自的估算稅率.
1. 證交稅: 每年約1000億 稅率 = 1000/9600 = 10.4% (或1000/9000=11.1%)
2. 股利併入綜所稅: 估計每年約1,2千億 稅率粗略估計約15%附近.
3. 健保補充費: 約2%.
4. 證券交易所得稅: 未知. 若財政部估計10年可撈得5000億,即平均每年500億,
則稅率約5.2% (或5.6%)
所以明年開始總稅率為: 10.4% + 15% + 2% + 5.2% = 32.6%
11.1% + 15% +2% + 5.6% = 33.7% (這是手續費也算成本的話)
好個公平正義!! 股民平均賺的是基本薪資(每月一萬八千元)的收入,現在被課的是
處長級的稅率. 然後財政部呼應外行學者的要求,將要課股民們副總級的稅率.
到底對誰公平? 有何正義!
股市投資人拿資本出來幫助企業發展經濟, 從而增加營業稅收,創造就業機會,
對國家貢獻甚鉅.得到的回饋,不該是誤解,虧待與殺雞取卵!
反而, 房地產投資人大部分賺的是總經理級的收入繳的卻是工讀生級的稅率.
房價合理時,房地產是經濟火車頭.
但房價高漲至不合理時, 房地產卻是國內經濟的吸血鬼.
不但排擠其他消費壓抑經濟, 也粉碎年輕人白手起家的夢想.
馬政府是不是該對房地產: 1.實價課增值稅, 2.空地(屋)稅, 3.非自用住宅持有稅.
提出改革時程計畫了?
真是不懂? 不管是從公平正義或增加稅收來看, 財政部都應該先對房地產業下手才對,
怎麼會股民先遭殃?
請問署長:
1. 以10年期來看, 平均每年24萬的股票投資獲利. 平均稅率該是多少算公平?
2. 目前全國的平均每年薪資與平均稅率是多少. (我估計是十幾%,但確實數據並不知道.
3. 現在的房地產實際所得稅負比股票所得稅負公平嗎? 為什麼股市稅改優先於房地產稅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