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篇:程式交易系列 ─《如何區別程式好壞》

----本文轉自《台北富時》---

------------------------------------------------


要如何辨別程式的好壞,可從以下幾個方向來判斷:


一.交易成本設定

  一個好的程式,需要哪些條件呢?首先,如果你是一個散戶,沒有期交所下單速度的散戶,高頻率下單的程式是絕對會陣亡的!我們用以下例子作說明:

  一口大台交易來回一趟手續費和期交稅約250元,我們假設只滑價150元,於是設定一筆交易成本是400元(2tick)。假設一天交易一筆,一年約250個交易日,就需要100,000元交易成本。以此類推,一天平均交易筆數每多一筆,交易成本就多一倍。

  各位,以上的滑價設定,幾乎是公司自營部(下單速度超快)才可能有的設定,實際上一筆交易成本設定600元以上才可能符合散戶的實際情況。所以交易頻率過高的程式,幾乎都缺乏投資價值;最起碼要設定一筆400元成本,才有機會在自營部活下去。

  程式交易和主觀交易不同,尤其是採用套裝軟體開發的程式(Multicharts、Tradestation等),通常是以K棒開盤價、收盤價作進出點位,無法像高頻交易的主觀交易者能夠在K棒中間進出,所以不適合研發太短線的高頻交易策略。筆者認為,越短線的策略不僅流動性風險越高,而且程式的壽命也很短,因為商品特性絕對是短線比長線容易改變,因此筆者不建議「非自營部」的程式交易者開發短線高頻的交易程式。

  目前筆者採用的程式,一口大台的交易成本設定為單邊460元(雙邊920元),大家只要詢問程式在這種設定下還活不活得下去,就可以很大程度辨識程式的價值了。


二.回測時間長短

  筆者認為,想透過回測績效來確認程式在未來能否繼續保持相同獲利,就必須至少在歷史時間上經得起考驗。以台指期這個商品來說,假如是波段留倉程式,可從2001年開始檢測;假如是當沖程式,可從2004年開始檢測。2004年以前交易量不足,當沖線圖走勢和現在差距很大,筆者認為沒有回測必要。

  筆者自己使用的程式都是回測七年以上通過審核的程式。我的審核標準之一就是每年都要獲利,尤其是波段留倉程式,年獲利都要有一定水準以上。假如有年度虧損,就表示這支程式在歷史某些趨勢下已經確定會出問題,更遑論未來是否會有更嚴重的問題出現!

  一些坊間程式有時只回測個一兩年,或者挑08、09年那種特殊年份來展示績效,看似大賺,但如果遇到05年的盤整可能就會陣亡。雖然有程式交易者主張不可能有程式適用於所有趨勢,但在筆者目前的程式開發情況來說,只有在一種狀況下才無法每年穩定獲利──就是商品價位區間整個大幅改變!筆者在開發外國期貨時,有些商品存在這種狀況,最突出的當屬NYMEX交易所的白銀商品,2010年白銀的價位低於30元,之後一年內商品價位區間變成2X~4X元;以台指期做比喻,就像我們原本一直在4,000~10,000點做箱型整理,某一天之後突然發生改變,線圖跳到10,000~20,000點去了,這時候商品的波動值和以往截然不同,過往年份的程式參數自然難以套用到未來上。

  程式每年獲利是一定可以做到的,券商的自營部門甚至不會等你一年。因此,如果是想靠這行吃飯的人,真的必須要精益求精才行。

三.邏輯過度最佳化矯正問題

  由於程式可以透過軟體跑歷史數據的回測,因此也可能發生一個問題:就是開發程式的人加入很多條件,企圖創造出一個優秀的回測績效,結果卻成了空中樓閣的美好假象。這個問題是確實存在,卻很難在下單前查證的。其實筆者旗下的程式在開發時就已經避免條件過多、過於複雜和不合理矯正的邏輯,至今尚未碰過這種問題。但程式交易界似乎很常發生「最佳化」問題,尤其「逆勢」邏輯更常出錯,美好的回測績效,在實際下單後才知道程式其實是個無用東西。

-----------------------------------------------


  為了檢測程式,最好的方法是開發完後的程式放個半年以上,檢測模擬績效。如果是難以檢測的投資人,可以朝以下幾個方向出發:


1.順勢or逆勢(逆勢出錯性較高)
2.交易成本設定夠不夠
3.觀察訊號點位是否合理(都進出在最佳點位往往有問題)



  當然有些人會以參數多寡來刻板斷定,但筆者目前手中最好的台指程式,卻是參數不少的一支(因為是原創邏輯,沒使用一般指標,參數在開發上就變得較多);當然一般說法是參數不要超過四個,筆者認為超過十個就太扯了,但只用參數多寡決定也可能會讓一些好的程式失去機會,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就讓程式放個半年檢測績效囉!

-----------------------------------------------------------------------------------------------------------------------------

  以上三種基本檢測方法,可以幫助開發程式的交易者自行檢定,一些想要投資程式交易的人也可以詢問這些問題,相信可以從過程中篩去一些不良程式。




--------------------------------------------------------

----本文轉自《台北富時》---
2012-02-17 9:51 發佈
分享一支台股回測app
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priceyang.stockbacktest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