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通膨壓不下來,明明是歐美印鈔,確苦了中國大陸,這樣的結果會怎麼影響到未來大陸經濟走勢,
難道美國在這次經濟戰爭徹底打敗中國大陸嗎?高手怎解讀?
---------------------------------------------------------------------------------
因農曆年節期間的消費增溫,中國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攀升至4.5%,創下三個月新高,並超出市場預期,JF中國基金經理人黃淑敏表示,受春節消費旺季,元月份中國CPI無法延續連5降的趨勢,但股市並未有太大反應,上證指數早盤仍收小紅,甚至中國官方在CPI公布前,仍宣布上調成品油零售價格,政府動作顯示1月CPI有季節因素的失真之嫌,且中國的通膨壓力正持續緩和,並重燃貨幣政策放鬆的預期。
不過,黃淑敏提醒,元月份中國人行並未如外界預期,二度下調存款準備率,顯示中國當前並未有全面寬鬆的條件,包括食品價格上揚壓力、勞工薪資成本高漲。但中國政府仍透過局部政策來放寬市場流動性,如中國人行在周二發布銀行業須滿足首次購房家庭的貸款需求,這是官方首次公開呼籲支持終端房地產市場,也顯示中國政府目前對房地產市場態度趨緩。黃淑敏認為,中國政府可能實施更多微調政策以防止房地產市場崩盤。
就股市而言,近期中國政府作多股市心態也日益明顯,黃淑敏指出,包括去年10 月中央匯金即增持四大銀行(工商、建設、中國、農業)股票,12月證監會也加速批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的家數,而總理溫家寶更發表提振股市的信心喊話。黃淑敏分析,隨貨幣政策在今年上半年可望適度放鬆,預期將對第二季與下半年市場流動性與經濟產生正面效益,將是無庸置疑。
再從價值面來看,目前MSCI中國指數目前位置仍明顯低於去年上半年價位,接近2009年第三季末,而股價淨值比約1.8倍,也明顯低於過去幾年水準,仍是逢低佈局機會,黃淑敏進一步指出,若投資者著眼於今年政策將適度放鬆,漸進帶動市場流動性改善,以及經濟增長率週期性回升,股市將有反彈回升空間,則不應忽視股票高度折價下的分批買進機會,看好在政策作多、資金動能無虞及銀行放款回溫下,今年第一季預料仍有行情可期。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