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可扣抵稅額的計算?究竟是先乘再加?先除再減?還是你有正解???

大家好,我是新手
對於可扣抵稅額的計算很不瞭解
光是搜尋就會找到不同的計算方法
但我相信真相只有一個


假設持有100股
今年發現金股利1元
可扣抵稅率26%
個人所得稅率6%
那麼到底會退稅多少呢?!

大部分看到的計算方法是這樣
方法一.
100股*1元*0.26=26元(預扣款)
100股*1元*0.06=6元(應繳稅額)
26元-6元=20元(退稅)
這個方法把100元當成淨收入所以直接100*0.06得出6元應繳稅額
這個方法感覺很簡單,簡單到讓我起疑心,懷疑沒這麼單純



方法二.
100股*1元*0.26=26元(預扣款)
100股*1元(1+0.26)*0.06=7.56元(應繳稅額)
26元-7.56元=18.44元(退稅)
這個方法把26元預扣款與100元視為淨收入126元,乘上個人稅率得出7.56元應繳稅額
這個方法比較常看到,甚至有直接打好公式 "100*0.26-100*1.26*0.06"
但是這個方法怪怪的
若我今天個人稅率也是0.26
帶入公式:100*0.26-100*1.26*0.26=-6.76(補稅6.76元)
我不是已經預扣26元了嗎?怎麼我還要補稅6.76元?
因為這預扣的26元又再一次算了0.26的稅率:26*0.26=6.76元
這個方法感覺很奇怪,奇怪到讓我起疑心,懷疑沒這麼奇怪



可我自己的思考是這樣
方法三.
100元/(1-0.26)=135.135元(總收入)
135.135元*0.26=35.135元(預扣款)
總收入-預扣款=100股*1元=100元(我領到)

135.135元*0.06=8.1081元(應繳稅額)
35.135元-8.1081元=27.0269元(退稅)
這個方法感覺很複雜,複雜到讓我起疑心,懷疑沒這麼複雜



雖然我自己算方法三,但我偏向支持方法一,
畢竟這是個一切從簡的社會,
為了符合大眾需求,相信專家們會決議出方法一,
然後把複雜的稅率問題交給學者計算,
方法一極精簡表示法:100股*1元*0.2稅率差=20元


到底實際上是退20元、退18.44元還是退27元呢?!
還是有另外的數字?!
有沒有人能提供正確解答呢?!

2012-01-31 1:43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稅額 計算
就是方法二,扣抵稅率是指扣抵稅額/配發股利。
ryanpopo wrote:
就是方法二,扣抵稅率...(恕刪)

可扣抵率 26% 真實的稅率應是 20.6% (26%/(1+26%)=20.6%)
意思是指
配息 100元 先幫你繳到國庫 26元
實際上總所得 是126元 不是100元

所以 稅率26% 是需補稅約 5.4% (26%-20.6%=5.4%)

現在政府已修正2個重大法案
1.所得稅率 從去年 已從 6% 降為 5% , 13% 降為 12% , 21% 降為 20%
2.營所稅從25%降到17% 以後已沒那麽高可扣抵額了 降了約8%

86年以前 算法粉容易
沒有2稅合一
繳到國庫的 26元 是要不回來的
配息算是 利息所得 (但適用27萬利息免稅)
所以 稅率6% 只繳6元 稅率26% 繳26元
粉好算 完全沒有退稅的問題
已有學者 請政府廢除2稅合一制度 補國庫漏洞

可達瓜瓜 wrote:
可扣抵率 26% 真...(恕刪)

現行的股利所課稅計算對所得稅率超過20%以上的人很不利...不能退稅還要補稅

只有所得超高的富豪投資客...利用法人投資才能節稅...散戶本來就是當魚肉的命
Generation Kill
他都已經幫你算好了,股息加到所得,已繳稅額可以從你應繳的所得稅扣掉,不用想太多
請問股票本身的價值需要課稅?

股息需要課稅嗎?


DK24 wrote:
請問股票本身的價值需要課稅?

股息需要課稅嗎?


賣出股票須課"交易稅"...股利須納入個人"綜合所得稅"
Generation Kill

podman wrote:
賣出股票須課"交易稅...(恕刪)


交易稅也算所得,代表交易稅也有可能會退稅?!

qwqwqqqw wrote:
交易稅也算所得,代表交易稅也有可能會退稅?!




證券交易所得稅目前停徵
所以如果你賣出股票
只課徵千分之三的證券交易稅
股票交易的所得不列入個人所得裡課稅

qwqwqqqw wrote:
大家好,我是新手
對...(恕刪)


每家股票股利及可扣抵稅率的資料現在出來了嗎?哪邊可以查詢到
請大大指教囉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