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今天的新聞..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20121/KFI0786A7SQIN.shtml?c=
希臘債權減計好像搞定了, 借一萬還五千..
似乎目前歐洲沒有比希臘慘的了..
看來沒機會再放空了!
希臘還沒結束.有很多原因我中文打太慢可能要花很多時間解釋
簡單來講
1.政府投資的沒有損,只有私人基金和銀行損
2.債券跟普通股票不一樣, 就算80%的銀行或是基金"可能"接受, 剩下的20%你還是需要跟他們談判
3. 有私人基金買債券就是等他們倒掉,因為這會挑起CDS
4. 就算希臘用法律通過"force"那剩下的20%,這極有可能挑起CDS. 因為這不是"自願減債"
5. CDS被挑起來會怎樣...你知道誰當初發出那些CDS嗎? 銀行....這變的跟08的AIG一樣.
就算希臘完全解決了,剩下的西班牙,義大利,法國, Portugal 呢?
你把整個國家的fiscal earning因為要減少債卷而都減少了...你那來的錢還債?
再來....ECB的LTRO也不是永遠的,當在這過了之後...銀行怎麼辦?現在義大立和西班牙的債券yield已經慢慢上來了...這只是在買時間而已
德國,這個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對ECB一直在印鈔票的行為會怎麼樣????
德國,因為歷史,絕對不可能讓ECB一直在印鈔票
BT.AUDI wrote:
天天歐債....結果...(恕刪)
當電視台播著新聞時,把思考放到新聞台內部辦公室,誰提議播什麼,製作什麼主題,稿怎麼擬,想講成白的還是黑的,想說好還是壞,想引導群眾往那走?外面的有心人士主動找電視台「合作」…我每次看新聞都會想這些東西。牠想讓我以為有歐債很嚴重,就一直拿歐豬五國不好的數據播,這個數據是真的假根本不重要。從不思考的人以為真是那樣了,連電視台自己搞不好播久了也相信了!所以,為什麼有的人很在意公正客觀的新聞來源,但現在這個世界還有這種東西嗎?
基本上普通新聞頻道都差不多,早上唸一唸各家報紙,中午找幾個有收視性的事件去補拍畫面(這是報紙做不到的),晚間持續一樣的工作,若沒畫面可拍了,就一直重播。其他時間,就找幾個人來談話。
財經台依樣畫葫蘆,只是專注在報紙的財經版、財經周刊…。
質感好一點的節目,製作單位比較用功,外語能力比較強,會去看國外的報紙、雜誌、頻道,感覺比較有世界觀,聽起來好像比較不一樣,但主持人自己可能也只是一個看國外假新聞的觀眾。
現在的世界,什麼都很重要,什麼都不重要;什麼都有價值,什麼都沒價值;什麼都很嚴重,什麼都不嚴重。不知道大家能否體這句話。總統大選很重要,總統大選不重要;iphone4s很有價值,iphone4s沒有價值;金融風暴很嚴重,金融風暴不嚴重。瞬間即熱,也瞬間即冷!
最後,我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歐債新聞。就像攤販貼著即將倒閉,跳樓大拍賣,現在還有人會相信這種技倆嗎?但新聞一樣的步數,眾人卻信之鑿鑿,怪哉!
有個周播節目,主持人引經據典,一看就知道做了很多功課,盲點是,只看到她想的點,就一直朝那個方向講,表象講的很聳動,內在反思呢?說的語重心長,但實際作為呢?典型的空口說白話,越是口才好的人越是淪入這種情境而不自知。不過,整體來說,比一堆節目好太多了,它會真的去採訪,尤其是國外鏡頭不少,而不是只是請幾個名嘴坐在攝影棚空談。
如果有看New York Times、Wall Street Journal、Financial Times、Businessweek、Time、Economist、CNN、BBC,你可能會覺得,看某些節目是在複習或者說畫重點。講了那麼多,自己要加判斷、要思考,別放的太空,一不小心就被牽著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