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色的部分為整體上市櫃公司營收的成長率淺色的部分為加權股價指數1996年後跌破0軸的只有四次第一次是亞洲金融風暴第二次是網路泡沫第三次是金融海嘯第四次 就是現在台股的基本面好不好還有相對的股價位置及大選後一年的走勢我想不用我多說 自己看圖就知道還有做台股 請看台股的基本面做美股 請看美股的基本面做歐股 請看歐股的基本面做韓股 請看韓股的基本面不要拿好幾個不同國家的股市來和台股走勢比較說台股要比照某某國辦理每個國家基本面都不同這樣亂搞會賠死.....
windwaltz wrote:深色的部分為整體上市櫃公司營收的成長率 從這張圖觀察到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前三次成長率低於0的時候,指數同步落底且低於6000,在橫軸57~61之間(3955落底之後)曾有一小段兩者逆向走勢,其後指數正式反彈拉上,仍與成長率走勢同向。這次是惟一一次還在6000之上。所以若年後指數反彈,營收成長率仍下降,則指數呈逆向走勢,參考前例,其後指數仍將破底。如營收成長率同指數一起上漲,那這次真是第一次在6000以上築底成功。所以關鍵在於日後營收成長率的持續追蹤。不過如能統計上市公司營收成長率情形,是否更貼切問題?無論如何,感謝提供資料
股價未反映營收獲利的衰退才是最大的利空即使營收獲利開始復甦但股價因為沒有滿足跌幅絕對位置仍高也只能呈現來回盤整的牛皮走勢非跌即盤才是最大的問題至於八千點 九千點 萬點歷史上都必須建立在錯誤預期所營造出的泡泡中(一般而言都在大選年)(例如說 開放陸資買台股 ECFA 金融參股 觀光客等等)當基本面還在往下衰退的時候去想這個會不會想太多?
windwaltz wrote:深色的部分為整體上市...(恕刪) 我的觀察是指數會比營收成長率要快一點點反映如果出現反向發展,再過一段時間指數也會重新跟上營收成長率的腳步如果這樣的情況成立而未來的營收成長率還是往下,那指數往下掉的速度會快很多,以還給前面幾個月明明營收成長率往下掉,指數卻撐在上面的公道這是我的看法啦,不過前提是營收成長率還得往下,這樣才掉得快~
感謝大大分享好圖對於上市公司整體營收小弟有個小小疑問證交所每月公布的營收中壽險股因納入保費收入,營收相當虛胖國泰金年營收可達兆元之譜另非壽險類的金控,因控股公司之緣故其營收即等於獲利,因此有低估之嫌請教大大,統計上市公司營收時如何處理金融類股營收,以避免失真?或者是,大大認為,直接用證交所數字即可,不需額外處理?如蒙回答,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