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tinger wrote:一堆跑到對岸打工這要逼他們根留大陸嗎? 理論上已經根留大陸了喔只是台灣自己還在喊而已看看許多企業家二代在大陸生活受教育 現在也到接班年紀但這些二代會對台灣有感情? 會回台投資 哪邊市場大?再者朋友 工作 生活圈都不在這 會對這有感情?或許再過一代 那只是祖先的故鄉這才是台灣值得擔憂之處
raygodsong wrote:理論上已經根留大陸了...(恕刪) 台灣是民主國家, 開放市場, 只要是開放市場就有可能會向對企業有利的方向移動, 除非靠集權控制這些企業.否則誰執政都一樣.要做的是想辦法差異化, 很難, 但是沒辦法.有一些還是台灣有差異優勢, 例如: 醫療.
john0002 wrote:請問如何認定是空屋?沒裝潢?沒用電?沒人住?(恕刪) 很簡單,一個處所沒有戶藉登記就算空屋,未成年人不算,所以夫妻加上未成年子女最多可以有兩間自用住宅,其餘的要嘛出租,要嘛出售,房客登記戶藉就可掌握稅收,不出租也不自用,當然算空屋。用空屋稅逼有錢人把房屋釋出,不管是出售或是出租,總比空著養蚊子好。想想看,如果郭台銘把他所有的資產換成現金,買了上千間的房屋,囤著等增值,這樣的資源浪費,難道不該課空屋稅嗎?但是目前市場所卻有成千上百的有錢人,手握超過家裡人口數的房子,卻任其空置,政府的施政就是要讓資源做最合理化的配置,而徵稅就有這樣的功效。
小弟沒有多餘的房子, 但不喜歡這種仇富的心態有錢有房子是否就該死?非自用住宅的稅率, 已經比自用住宅高五倍了本身所適用的稅率就是比較高若是投機、炒作房價的投資客, 當然應該課徵高額的所得稅但若只是多了間房屋, 沒在買賣, 是否應該課更多稅?那買了幾台車沒有天天開, 是否要課空車稅?錢太多放銀行沒在流通, 是否也要課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