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一般人第一個印象就是赫赫有名的創辦人:王永慶。
在王永慶長達50年的帶領之下,讓台塑集團不斷成長至世界性規模,
更在產業中居於全球領導地位,讓王永慶搏得台灣經營之神的美譽。
今天以長期投資的觀點,試著分析台塑(1301)在長期投資上的表現
1. 觀察所在的產業和競爭優勢
如果我們要長期投資台塑,
要怎樣判斷石化塑膠產業和台塑是值得投資的呢?
個人對於產業會考慮兩個面向:
a. 產業需求是否簡單而持久?
b. 在產業內是否有強而持久的競爭力?
a. 產業需求是否簡單而持久?
石化塑膠是日常生活中極為廣泛的重要原料 -
食:寶特瓶、保鮮膜、鋁箔包、塑膠套…
衣:毛衣毛毯、彈性衣料、雨衣、風衣…
住:地磚、合成油漆、家具材料…
行:汽車零件和燈罩、輪胎、運動鞋材料…
育:黑白版、資料夾…
樂:填充玩具、各種球類…
食衣住行育樂都可以看到石化塑膠產品。因此石化塑膠需求普遍,
而在塑化原料目前沒有更好替代品下,個人認為石化塑膠產業的需求廣泛而持久。
b. 在產業內是否有強而持久的競爭力?
台塑為國內最大塑膠及纖維原料供應商,也是世界上最大PVC粉、VCM生產廠之一,
產品不僅多樣化,且市佔率都相當高。以下為台塑(1301)的國內產品市佔率:

塑化是資本需求非常龐大的產業,對於新進入者是巨大的障礙,
台塑在政治歷史各種因緣下,得以取得資金和土地資源順利發展,
使得其在國內有寡佔優勢。在六輕完成後具由垂直整合能力,
上游的石油煉製可以產生成本較低原料供給台塑,還能額外提供給其他石化業者。
更加鞏固了台塑在國內難以匹敵的規模優勢。

但石化塑膠產業最上游原料:原油價格對景氣敏感,
供給又掌握在國際原油出產國手上,台塑對於原油價格無法控制,
使得產能和產品價格只能隨著景氣循環而波動,
因此台塑是標準的景氣循環產業,雖然經歷多次景氣循環仍經營良好,
但其合理的買進價往往只有等景氣低迷時才能浮現。
2. 獲利是否長期優秀且穩定一致
分析公司長期獲利表現,最好的指標莫過於ROE (股東權益報酬率,或稱淨值報酬率)。
ROE = 近4季淨利總和 / 淨值
既然ROE是更好的獲利衡量標準,那ROE多少才算是好呢?
個人這樣定義:
獲利長期優秀且穩定一致 = 8年來ROE > 15% 且穩定一致。
觀察台塑(1301)的ROE10年走勢:

很明顯的台塑獲利隨景氣循環波動,但長期平均後在15%之上,
也顯示台塑有能力撐過多次景氣循環。
3. 長期體質是否穩健
對於長期資體質是否穩健,
個人特別關心固定資產和長期投資這兩個項目,
對於企業而言此兩項資產過高,都有潛在性的風險。
那我們該如何衡量此兩項對於企業的體質影響呢?
有兩個面向可以幫助我們觀察:
盈餘再投資率是否過高?
這是洪瑞泰先生提出的指標,盈餘再投資率是衡量:
企業賺到的錢去,拿去再投資固定資產和長期投資比率。
如果企業不需要花大錢或借錢投資設備,
就能穩穩的獲利,這正是我們夢寐以求的企業。
因此ROE越高,盈餘再投資率越低越好,
是我們追求的長期穩健獲利企業特徵。
觀察台塑(1301)的盈餘再投資率八年走勢:

在六輕各期工程逐漸完工下完工,
再投資比率近來來低於80%且持續不斷下滑。
台塑近年來大量投資的資金需求大幅減少,
反觀ROE跨越多景氣循環平均後仍有15%以上水準,
因此台塑近年來也可算是花小錢賺大錢的穩健企業。
長期自由現金流是否充足?
自由現金流就是賺來的現金流入,扣掉拿去再投資現金流出後的剩餘現金。
這筆現金越充裕,企業靈活運用的空間越大。
不用花在固定資產和長期投資的剩餘自由現金,
可以用來擴大營銷活動,配股息,甚至買為庫藏股,
對企業而言都是提昇價值很好的利用。
觀察台塑(1301)的自由現金流10年走勢:

自由現金流10年來皆是正數且不斷上升,顯示六輕逐漸完工後,
台塑本身營運賺來的現金就能支應再投資成本,融資需求不高,
還有剩餘的自由現金可以靈活應用,這是穩健的象徵。
也代表台塑目前不用龐大的再投資就能持續獲利,
這和盈餘再投資率數據表現一致
4. 經營階層是否理性
對於經營階層觀察,只有一句話:
是否幫股東謀求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最大。
我們以下面幾個面向作為觀察。
觀察董監持股比例:
如果經營階層和股東的利害關係一致,
那經營階層自然會以追求自己利益一樣,替股東追求最大利益。
基於這樣的想法下,董監持有企業股份比例越高,
股東的利害關係越一致,我們對於經營階層的決策越能安心。
觀察台塑的董監持股比例22.93%,
我們可以確認經營階層和股東的利害關係一致。
觀察現金股利發配率
現金股利發配率衡量:公司賺一塊EPS發多少比例的現金給股東。
為什麼觀察經營階層要看現金股利發配率?
企業最後賺來的淨利,正是股東投資的成果,
這筆錢本來就是屬於股東。如果企業不能將這筆錢做最好的應用,
那應該將獲利發配給股東、而不是留在公司內作再投資。
如果公司能長期ROE能高於15%,
那錢留在公司的報酬率應該比股東自己投資要好,
那經營階層可以將獲利留在企業做更好的應用。
反之如果沒有發展的機會,經營階層還硬把錢來在公司作投資,
ROE反而越來越下滑或低於15%,
報酬率反而不如將錢還給股東自行利用,
那經營階層的決策就有很大的問題。
因此透過ROE + 現金股利發配率的交互觀察,
我們就可以瞭解經營階層在決定資本的運用時是否理性。
觀察台塑(1301)股利發派政策

8年來現金股利發配率平均在70%,配息率在05年後逐步升高,
這也反映六輕逐步完工後台塑再投資需求減少,因此將獲利成果回歸股東。
另外經營階層值得一提的是,
台塑集團過往是由強人王永慶主導,經營能力卓越。
但在2008年後辭世,經營棒子雖交由其子女共同接承,
家族內部經營權競爭時有所聞,
而這幾年六輕持續有大火工安問題發生。
台塑集團的長久競爭力,是否能不隨經營階層轉變而有所變動,
現在正是考驗時機。
5. 買進價是否便宜
台塑是標準的景氣循環公司,當景氣低點時往往才有最好的買點。
為了抵擋獲利隨景氣波動不穩定的影響,
除非預期報酬率來到相對高的價位時,
台塑才算是具有投資的價值。
台塑(1301)的股利折現評價走勢:

以股利折現公式計算,
低於64.6元長期才有15%以上的預期報酬。
目前台塑股價82.2來看,可以在耐心等待。
台塑(1301)股價淨值比走勢圖:

以股價淨值比區間來看,
當PB比來到1.8倍以下是絕佳的進場點。
最後整理一下台塑(1301)長期投資的觀點:
1. 塑化是需求普遍而長久的產業,台塑在國內中具有寡佔規模優勢。
2. 台塑獲利隨景氣波動,但長期平均來看有高於15%水準
3. 台塑近年來固定資產和長期投資減少,體質趨於穩健
4. 台塑經營階層管理算理性,但王永慶辭世後的轉換值得觀察
5. 目前股利折現來看64元以下預期報酬率有15%,PB低於1.8倍是不錯買點。
圖表來源:http://statementdog.com/stock-analysis.php
以上是個人對台塑的長期投資分析,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