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所謂的通貨膨脹-過多的產品,沒人買這波貨幣可能不會進商品市場,有可能流入經濟不明的股市但願美國經濟不售歐洲影響 ,同樣大陸資金流入正常的內需產業歐洲整體應該會持穩 ,目前應該釋罪差飛利浦曲線- 高經濟成長/高通膨新經濟 - 高經濟成長/低通膨
jamesrc wrote:沒有所謂的通貨膨脹-...(恕刪) 沒錯沒用且過多的產品沒人要買 (比如3C等東西)但是要用要吃的全部都漲價...................所以才會有傳產小吃等年終超過電子業的情形兩個比較起來CPI經過美化後反而下降(現在的CPI根本是為了給官員看不是給大眾看, 改過基準的調查能信嗎?自己去看看現在CPI的計算基準, 那根本是給何不食肉糜的官員看的....)真是荒唐的經濟數字也更證明背後的情勢不是三言兩語能夠解釋完誰敢說民生用品沒有漲?如果你吃的用的洗的都沒有漲那請告訴我妳去哪裡買的我跟你批貨來賣!所以才有人說這是通膨跟通縮並行的時代!只是澎的是真正所需用品而且縮的是可有可無的電子沒錯大家進入了停滯性通膨的時代加上世界各國的政客跟央行推波助瀾不膨脹也難
jamesrc wrote:這也是為甚麼要持續印...(恕刪) 鈔票是不能吃的, 政府應該鼓勵農民耕種補貼讓物價維持穩定才是然後改掉產銷制度拔掉中間的那一群炒作的人..................攸關民生大計的食物炒作成那樣?如果沒有炒作為何傳產一堆可以賺翻了?照理說成本上漲得那樣快速, 餐廳應該入不敷出才是, 還可以賺翻了?????????(有關係的餐廳直接跟大盤進貨成本少了不知道多少, 農民賺最少然後最辛苦, 餐廳用現貨價格+人工價格+定價 賣給一般大眾, 豈不賺翻了? )要命!
陳曉英 wrote:鈔票是不能吃的, 政...(恕刪) 餐廳不是賣糧食,是賣服務.國內糧食生產成本過高,現在的物價還是靠進口糧食來維持的.改善產銷是個不錯的方向,不過別把事情看簡單了.現行產銷結構或許很沒效率,不過很多人靠它吃飯.
這星期剛好回台, 看到那“柿非台灣本來就以精緻農業為主, 重視的是高品質與高附加價值唱摔,有何意義。黃昏市場賣的水產,不也是甩賣嗎?沒賣完的,不也是經常送人.同樣的水果也是會爛,也是會很多次級品. 何必拿出來吵.網路這麼發達,2元的概念, 你讓那些在生產期,用手一個個袋子保護的水果怎麼賣!!!會有好行情嗎?小弟是苗栗人, 感受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