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畢德歐夫剛進公司,才剛開始學習入門美股當沖,
當一個初學者的時候,曾經問過經理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們這個行業全球有這麼多國家的人在從事,
偏偏在台灣沒什麼聽說。」
連中國大陸各家美商都開了上百家的分公司遍及各省份,
但是台灣就是很低調?
當時經理Jimmy說:
「因為中國大陸的人比較敢衝,敢嚐試新事物,
金融業薪水好的主要在銀行,銀行都是國有化,
那算是公務員,既然知道銀行都是國有化,
那你多少都要花點關係才能進去。」
所以說想要一個月賺到上萬人民幣的工作其實不多,
大多數勞工只是「有工作」,但是「領不多」。
而北美三大當沖公司也看準了這點進軍中國...
於是這個行業就這樣蓬勃發展了起來,
但是在台灣過去的工作機會其實不少,
雖然這幾年聽說是辛苦了點,
但是七八年前也著實沒這麼差,
剛好是科技業起飛的年代,大家股票分紅都還不錯。
許多雜誌暢談「科技新貴」這個名詞,
只是現在變成了「科技新跪」,大放無薪假。
在當年科技新貴一年股票分紅下來不得了,
作個三年五年就存到千萬的人,雜誌可說是常常在報導。
台灣的散戶有三個罩門:
1.新的市場連嚐試都不去嚐試,永遠窩在台股裡
2.總是認為自己在行的是台股,卻偏偏總是虧錢
3.喜歡膨脹贏家賺的錢,認為自己賺的不夠多
新的市場大多是因為語言的關係才放棄嚐試,
例如英文不好,所以認為美股或是美股期貨就是陌生,
例如日文不好,所以認為日股陌生。(連媒體資訊都少)
聽到市場上有贏家賺的錢比自己多,
自己就放棄原本雖然賺但是賺不多的方法。
畢德歐夫要告訴幣圖誌的讀者,
千萬不要這樣想,
因為如果當你們這樣想的同時,
看來你們根本沒搞懂「交易員的本質」,
交易員的本質是什麼?
交易員的工作本質:
「利用數字跳動的順序、關聯性,去找尋出可以低買高賣的機會。」
不管是先Short再Long,或是先Long再Short,
都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你只要看的懂「阿拉伯數字」就夠了,
或許你會說那資訊的蒐集呢?
對,如果你懂的話,那確實是有那麼一點點加分,
但是別忘記,濾除雜訊也是很麻煩的事情,
因為你不知道這一則新聞到底是因為
「行情造就新聞,亦或是新聞造就行情。」
更何況交易員常常輸贏都是轉眼之間,
一秒之內的輸贏,更別談說慢慢去蒐集資訊這回事。
畢德歐夫有幸看到全球最強美股當沖的交易員幾次。
他的姓名這邊不便透露,因為不能洩漏公司與姓名。
他是個黑人,紐約證交所與那斯達克前十大風雲人物之一,
交易圈大家都知道他是美股當沖的「大咖」,
他的交易量一天下來約等於台股成交量40%左右。
他今年35歲上下,一個月幫公司賺了25萬~30萬美金上下。
或許有台灣的讀者會問,
30萬美金不就是900萬新台幣「而已」嗎?
對!
這樣就可以讓紐約證交所還有那斯達克的交易圈聞名?
怎麼可能?
台灣的股民不是一堆都是上億資金在對幹的嗎?
每個月輸贏都幾百萬幾千萬,
那豈不是人人都可以去華爾街耀武揚威?
是的!這是台灣股民的自我催眠...
在真實的當沖交易員圈子當中,
你一個月能夠賺30萬美金,你已經是超強的等級。
這個黑人已經連續10年沒有虧損的紀錄,
創下「超過120個月沒有月虧損的紀錄」。
穩定與獲利。
這就是他的價值所在,也是美股當沖交易員的價值所在。
因為你是個成熟的交易員,「你很難有月虧損這件事情」
畢德歐夫寫這段文字下來,
他現在還在加拿大某個大城市交易。
各位讀者,畢德歐夫這篇文章的用意,
是想要戳破台灣一般股民的迷失,
畢德歐夫一直強調,如果你現在已經是個台股賺錢的交易者,
請千萬不要放棄,好好穩定作下去你就會贏。
也不需要來跟畢德歐夫學習美股當沖交易。
如果你是因為語言的關係不敢碰觸新的市場or新的商品,
請醒悟,交易員跟語言的關係佔不到 10%。
如果你總是以為市場贏家就是當沖一個月下來要賺幾百萬新台幣,
或是你身邊就有「宣稱自己是這種人」,
一定要請他去華爾街,會有一堆公司搶著請他操盤,
因為全球最厲害的美股當沖交易員,
那位黑人連高盛都挖不動。
他一個月「也才 25~30萬美金」,
那我想台灣這邊的股神們,應該可以去高盛沒問題。
就算沒有高盛,去個摩根史丹利總可以吧!
如果你沒有一個月下來賺幾百萬新台幣,
去不成華爾街作股票,那你至少可以去華西街吃吃蛇肉。
不是散戶都可以靠台股投資這行吃飯過活的,
也沒有很多散戶可以靠股票就買房買地等退休。
能力與努力只是讓你對抗命運,
弄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而你的名字叫散戶...
追蹤幣圖誌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