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資型保單 | 還本型人身保險 | 現在的保險 | |
媒介 | 路邊擺攤理財專員 | 做保險業務的同學 | 自己 |
出社會後第一份買投資型保單,不外就是為了追求所謂的投資報酬率這東西,想利用這工具快速累積人生第一桶金,在跟理專閒聊後發現這種產品內有含保險功能且也能利用小錢定期定額小額投資,就這樣傻傻買了近兩年,到解約的時候不顧帳面上報酬率多少,忍痛解約拿回(估計賠兩成)

為什麼要解約,主要原因是受到在做保險業務同學的洗腦影響!

他說這東西根本一點用處也沒有,看了我的保單狀況後便說服我去買他們家的產品,特別強調還本種東西,說繳的保費二十年後通通還給你,等於是不用錢的保險產品,但是終身都有保障。且大力鼓吹這句話「為了自己也為了家人需要替自己買保障」。

就這樣跟著同學買,從投資型保單轉換到還本型人身保險這東西


但是,不死心的我這幾年開始自己研究保險這東西,所以開始上書局找一些保險相關產品的書籍來看。
就這樣,我看了一些書籍後,建立起正確的觀念,發現保險業的黑暗一面!

前後花不多的時間跟同學聊聊,中間的過程就不贅述。
想當然同學怎麼可能把到嘴的一塊肉吐掉,死命的勸我不要解約,說這樣不划算啦什麼的...

最後,我鼓起勇氣跟他說:我要解約,你若還是要勸我不要解約的話,那我們連朋友都不用當了!

就醬子,我因為保險這東西損失了一位朋友。
===============================================================================
現在的保險,是靠自己看書規劃的,基本上保險給我的概念就是花小錢買大保障,這樣才是真正的保險,可以有效預防風險的發生。
以年收入的十分之一買年收入十倍以上的保障,這句話大家都不陌生吧!
小弟目前保險規劃內容如下:
保障 | 保費 | 類別 | 備註 | |
意外險 | 五百萬 | 三千一百塊有找 | 定期 | 依照職業類別不同保費的差異也不同 |
壽險 | 三百萬 | 五千四百塊 | 定期 | 隨年紀越大保費越高 |
醫療險 | 零 | 零 | 定期 | 不買 |
重大疾病險 | 零 | 零 | 定期 | 三十歲後規劃加入 |
癌症險 | 零 | 零 | 定期 | 三十歲後規劃加入 |
大家看,光是意外跟壽險我的保障就有八百萬,年繳保費一萬塊有找(小弟年收入約五十萬)
保險保障遠超過我的年收入十倍,便宜的保費,高額的保障,才是真正可以買得安心的保險
現在我把原本要花保險的花費改投資買定存股(2002 2412),每年小買,慢慢種樹,等開花結果

也許有人會砲轟,你買的都是定期消耗險,不保證續保,也有年齡的限制!
但是我要說的是不管是買定期還是終身,有哪家保險公司可以保證理賠後會再續保???

當理賠出險後,沒有一家保險公司會再給你續保,OK?←這是重點

所以別再強調所謂的終身保障,誰知道二、三十年後保險公司還在不在


至於大家很愛買的醫療險,為什麼我不買,因為我有全民健康保險呀~~



有些人會強調會買醫療險就是要補足健保的不足!但其實也沒必要,全民健康保險含的項目真的很多,也難怪是個大黑洞...



注意喔,是住院才有理賠喔!!!

誰知道理賠出險後保險公司會不會再給你續保或是再續保的條件限制門檻超高!(刁難???)~

至於說定期險的缺點大家都知道,但是終身保障產品的商品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念起來好像粗話

再次強調,花小錢買高額保險才是正確保險觀念~~

==============================================================================
以上所言,為個人立場
再次強調本人非保險業務員、不是來打廣告的

要砲轟請小力點...

要大力讚美請別客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