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兩個有趣的數字大家來參研一下:
1 根據美林全球財富管理報告,台灣富裕人士(意指個人擁有100萬美元淨資產,即可以隨時動用於投資的資金;該筆資金的計算不包括個人主要居所的不動產、收藏品、消費性產品與耐久材)約有九點四一萬人。
2 根據瑞信研究院公布,台灣共有34萬3千人資產超過100萬美(此財富定義是「金融資產」與「非金融資產」(主要為房地產)的價值,且扣除掉家庭債務)。
一個數字九萬餘人,另一數字三十四萬餘人。二十五萬人左右大約是因自宅達陣百萬富翁門檻。各位對此有何看法?就小弟所知一般人自宅價值佔財務組合蠻高的比例是沒錯。
個人另一疑問在只有九萬人有三千萬可支配財富。我很好奇的是怎麼可能全台灣只有九萬多人?光在北市有兩間房子(扣除一間自己住)再隨便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錢就不只此數了吧?還是我活在我的泡泡裡…
untouchable wrote:
個人另一疑問在只有九萬人有三千萬可支配財富。我很好奇的是怎麼可能全台灣只有九萬多人?光在北市有兩間房子(扣除一間自己住)再隨便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錢就不只此數了吧?還是我活在我的泡泡裡…...(恕刪)

怎麼會這樣?
專注力,專注力,專注力,...
................................................................
以台北市的房子來推算人民財富,是自愚愚人..我不是說版主..
有房子會不會有貸款,就算投資出租來付貸款,債務還是存在..這是一般常識,
再說房子有大有小,有貴有便宜,有市場變動價格...
仲介的行話是不是有一句,成交才是行情?
untouchable wrote:
個人另一疑問在只有九萬人有三千萬可支配財富。我很好奇的是怎麼可能全台灣只有九萬多人?光在北市有兩間房子(扣除一間自己住)再隨便加上一些零零碎碎的錢就不只此數了吧?還是我活在我的泡泡裡…...(恕刪)
1.
他有提到 自住房不算
如果有錢人 1家 4口
等於 有4間房子 自住房不算
第5間 才開始算
2.他是用每個人 不是 每個家庭
同上例 1家 4口 全家共有 11600萬 也不合格
等於每個戶頭只有 2900萬 也不合格
你想想 擁有4間房 還有 1億1千600萬 也不合格
那合格的 9萬多人 多不多
可達瓜瓜 wrote:
為了節稅 通常是1戶...(恕刪)
富人在做產權移轉時,會有一定程度的各面向考量,
移轉到成年的親屬手中會有一定的風險,
除非有完整的家庭主控權,
其中會涉及到親屬間的競合關係,不是一個節稅淺層的原因可帶過,
移轉到未成年的親屬手中,也涉及贈與,和子女的可能驕縱習性養成,
富人不會不顧及..簡潔一句話:沒那麼容易,
.................................................................
相對的,假設馬英丸和周青青手中的現金存款各超過3000萬,
這樣為一戶(家庭)時,台灣的富人數不變,
富人家庭數又不一樣了(這是昨天的話題,這裡是題外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