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研究所剛畢業在科技公司上班
未來打算每個月花5000塊來買零股
以下是我目前的投資組合@@
希望有朝一日能各位前輩一樣厲害了!!!


[Update]
又淺水了三年... 浮出來一下
這三年的洗禮學了很多 開始每季都會看財報
買股票前先算出合理的價位 可以投入得資金也比當初多很多了
也不用天天看盤 真的還滿輕鬆的XD
我當初的定存股測試標的 中保 現在還是頭好壯壯

[Update] 2014/8/6 最近整理了投資的心得
首先最近一直想說將自己的一些投資經歷和想法分享給要進入投資這塊的朋友們, 小弟今年27歲大學時期加入投資股市的行列, 有些人可能會問到底需要多少錢在來投資才好, 這裡可以跟大家說當初我投入股市的資金現金"八千塊"連我自己都印象深刻...也好在只有這八千塊讓我體驗到買低賣高的樂趣, 我認為先投入總資產比例不高的錢在投資的領域上, 先學習讓自己不虧錢等到特性讓你駕輕就熟後在慢慢往上調整體資金比例, 會比你在還沒研究透徹前就一股腦兒得將所有資金全部投入造成巨大虧損得好.
再來是基金、股票和儲蓄險這三樣理財工具裡我為什麼選擇股市,首先基金分為主動式基金和被動式基金, 主動式基金目標就是超越大盤, 透過基金經理人用基金的錢在股市買賣股票從中獲利, 但以前人的經驗來說主動式基金若連續投資10年, 最後投資績效可以打敗大盤的幾乎可以說沒有, 這也可以解釋有些主動式基金只會貼出某季績效超越大盤作為文宣,而不寫打從這檔基金成立以來的整體平均績效是多少, 多半是慘不忍睹只能當不能說的秘密了. 被動式基金的概念是不認為基金的績效可以超越大盤, 所以不能超越大盤就想辦法複製大盤. ETF就是被動式基金一種, 透過程式的方式計算出各股持有的比例, 如果不想研究得太深入想就此打住的朋友我會建議是買ETF, 主要是ETF用程式操作, 所以沒有基金經理人使得管理費用低廉, 台灣50是以台股為大盤的ETF, 當大盤指數低於八千點時每月定期購買,如果大盤指數越低就提高購買金額能讓整體買進的平均價格可以降低, 到大盤過八千五上下按比例分批賣出.
儲蓄險可分為複利型跟單利型, 不曉得各位有沒有經驗去銀行要開戶或將活存轉定存時, 行員或理專大多會對你說我們有定存險而且利率會比定存來得高唷, 這時如果你選擇儲蓄險要特別注意, 因為儲蓄險最低年限是六年, 中途解約的話是要付違約金的, 所以沒賺到那微薄的利息錢還要損失一部分的本金, 再來是複利型儲蓄險利率與定存股相比下來真的不高, 買到好的定存股股利可以達到每年5%以上的報酬率, 而且年年配息.
好了前面說了一堆可以來開始談談為什麼股市會是我最好的選擇, 前面提到的第一年我買低賣高玩得很爽, 這一年下來在沒有增加本金情況下, 原本得那八千塊成長到一萬九千多讓我覺得股市好好賺, 回到家立刻跟老爸說把我的儲蓄全部匯到我戶頭, 拿到錢後馬上加碼投資, 每天看盤一直想著我買的股票趕快漲, 可惜好景不常加碼後因為資金多了相對的賠得也快, 所以第二年後來投資的錢賠了一萬多, 等於是把我第一年賺得全部都賠了回去,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我研究所畢業... 進入職場後利用中午空閒時間上論壇看看投資理財的知識, 讓我遇到了定存股的買法, 首先挑出各產業界的龍頭, 因此我選擇了中保當作我的實驗對象, 五年的平均股利為3.1元左右, 如果能在股價50塊時買進有6.25%繁殖率, 每年爽爽的領三塊現金股利不是很好而且不用每天看盤, 那時想要定期不定額的方式購買定存股, 於是我在54塊時候買進300股, 後來被抓去成功嶺受訓期間看到新聞在報導歐債危機股市下跌, 這時很慶幸我想的不是完了我買的股票會不會下跌, 而是最好給我跌多點我要加碼讓我的投資報酬率提高, 可惜在大盤嚴重下跌時中保反而股價漲到57塊... 後來股價就回不去了, 害我一直沒辦法加碼. 這幾年實驗下來定存股是個好的投資方式, 找到好的標的利用5年平均股利換算出合理的價格買進, 讓他每年發放現金股利給你, 還可以在每年申報所得稅時退稅抵稅功能多多. 還有一個很爛的理由讓我選擇了定存股的買法就是80/20法則, 我認為用 20% 的時間有80% 獲利, 而每天進進出出卻是拿著80% 的時間去爭取那少少的 20% 獲利. 所以我只要每季去看財務報表看看投資的公司是否營運正常, 有就繼續持有, 若營運出現異狀再賣出這樣就好. 這些大概就是我這幾年的心得了, 或許你會問這樣沒有分散風險, 但是我想讓你去想個問題假設同樣的價錢下, 商人提供了你兩樣商品一樣是你明確的知道他的規格及使用規範依照指示下操作不會有危險, 另一樣商品則是有五種東西的組合, 但使用方法及使用規範沒有說明, 讓你自行操作但可能存在著危險. 是你會選擇哪個呢? 要是我會選擇第一樣, 就好像定存股我已經知道投資的方式, 依照自己的方式買進不會虧損到資金, 那我為什麼要分散一部分的資金在外匯、基金、債卷上, 除非以上的投資商品你都知道操作方式且不會虧損到資金, 不然我建議先在一項投資工具上專精道不會虧損到資金再來做多元化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