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也M型化了嗎?


最近感覺會賺錢的公司越會賺

不太賺錢還是不太會賺

EX:台積電 VS 聯電

是產業型態改變?還是經營者沒能力改變公司營運?

或許以上都是變因

自問自答 XD

歡迎大家討論一下
2011-09-14 12:3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企業

lance777 wrote:
最近感覺會賺錢的公司...(恕刪)


賺錢才能有更多的資金進行新技術研發
賠錢時只想著縮減支出, 那有資金進行新技術的研發
所以大者恆大
產業只有前幾名能賺大錢, 後面的不是喝點湯就是退出市場。

lance777 wrote:
最近感覺會賺錢的公司...(恕刪)


感覺連各國(經濟體)也在M化.

也感覺美國跟日本愈來愈像, 企業們競爭力還是一等一, 可是國內經濟還是很差.
分析一下金融業的經營模式或許可以參考,目前金融業都是搶市佔的,完全不去管所謂的毛利或淨利結果公司愈併愈大,營業額愈來愈高,但是很弔詭的事情就是反映在公司獲利上面,卻是愈來愈差的,就算某幾季來個大爆發,但是後面風險發生時就給你來個連幾季虧損,風險整個失控.
至於科技業也有類似的情形,殺價先搶單,毛利率坐一"忘"二,等到景氣反轉訂單一抽...gg
但是金融業也好科技業也好,公司營運再爛都不影響經營者買帝寶放古董.
所以摟~偶們呆灣郎不應該呆呆的當勞工阿!!!有膽識有能力的應該都跳出來當老闆~~把公司都上市櫃到海外去賺大錢呀!!!當老闆風險高?公司去借款利息才幾%?發公司債更低!!!加上稅金,賺個幾千萬繳不知道有沒有10%,個人年所得兩百萬都要繳40%起跳!!!左邊是錯的
對不起~沒有好查,這邊補上
(一)綜合所得淨額在370,000元以下所得稅級距課徵6%。
(二)超過370,000元至990,000元課徵22,200元,超過370,000元以上部分之13%。
(三)超過990,000元至1,980,000元者課徵102,800元,超過990,000元以上部分之21%。
(四)超過1,980,000元至3,720,000元者課徵310,700元,加超過1,980,000元以上部分之30%。
(五)超過3,720,000元者課徵832,700元,加超過3,720,000元以上部分之40%者,依照所得稅級距稅率表課徵832,700元,超過3,720,000元以上部分之40% 。

linnexotik wrote:
感覺連各國(經濟體)...(恕刪)


小弟感覺是企業資金(外資)都去投機金融商品 能源 黃金及地產
海嘯過後,企業賺取到的錢沒能回饋到員工,所以消費減少,景氣就不好
資本主義到最後或許該要有社會主義的一些變通吧
倒數....

a1723 wrote:

分析一下金融業的經營模式或許可以參考,目前金融業都是搶市佔的,完全不去管所謂的毛利或淨利結果公司愈併愈大,營業額愈來愈高,但是很弔詭的事情就是反映在公司獲利上面,卻是愈來愈差的,就算某幾季來個大爆發,但是後面風險發生時就給你來個連幾季虧損,風險整個失控.
至於科技業也有類似的情形,殺價先搶單,毛利率坐一"忘"二,等到景氣反轉訂單一抽...gg
但是金融業也好科技業也好,公司營運再爛都不影響經營者買帝寶放古董.
所以摟~偶們呆灣郎不應該呆呆的當勞工阿!!!有膽識有能力的應該都跳出來當老闆~~把公司都上市櫃到海外去賺大錢呀!!!當老闆風險高?公司去借款利息才幾%?發公司債更低!!!加上稅金,賺個幾千萬繳不知道有沒有10%,個人年所得兩百萬都要繳40%起跳(恕刪)


經營企業或許不是我嘴砲的那麼簡單,賺多的經營者是不是要多分擔一下社會責任

我想說的是經營者多少要有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責任

看到大大個人年所得兩百萬都要繳40%起跳 小弟真是佩服





倒數....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