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本益比的計算公式為:上市櫃總市值除以當年度GDP(國內生產毛額)預估值。這個指標又稱之為「巴菲特指標」。因為,股神巴菲特曾指出,美國股市的總體本益比跌至七○%以下時,是一個最好的逢低買進點。長期投資者在這個數字下投資美股,大賺的機會很高。
利用總體本益比衡量股市是否到達撿便宜貨機會,各國國情不同。美國是七○%以下,台灣則是八五%以下。根據基金達人王仲麟的統計,台股總體本益比(上市櫃總市值除以今年預估GDP)跌至八五%以下時,歷史經驗顯示,加權指數總是伴隨最低點出現。相對地,如果總體本益比觸及一六○%以上,則往往是台股過熱見頂的時候,最好逢高調節持股。
此外,台灣的GDP年增率如果由負轉正,絕對底部也通常跟著出現。大華投顧董事長杜金龍指出,「台灣股市發展三十年來,只有三段時間季GDP年增率為負值,分別為一九七五年、二○○○年及○八年,而股市在這三段期間都出現了絕對底部。
今年四月底,台股總體本益比衝到一六二%,加權指數對應價位為九○四九點,目前七六○○點價位,總體本益比為一三七%。王仲麟建議:「台股的絕對底部還未到,不單從總體本益比觀點,以及景氣對策信號或領先指標觀之,台股離絕對底部還有一大段距離,資金有限的投資人稍安勿躁!」
上市櫃總市值除以當年度GDP(國內生產毛額)
我查主計處的100年Q2GDP是116*1000000000*28(10億美元單位)=3,248,000,000,000
但我找不到上市櫃總市值的正確數字,只有用搜尋找到新聞給的數值大約為22,300,000,000,000
但是一算下來
22,300,000,000,000/3,248,000,000,000=686.58%....

請問是哪裡出錯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