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為蘋果公司的零負債驚嘆

美國政府因不停借錢而陷入所謂“美債危機”不同,蘋果公司卻幾近“零負債”。一位會計師看完蘋果的財務報表後在微博上驚呼:“蘋果完全顛覆了我之前的財務常識。它除經營中發生的應付帳款、應計費用外一分錢債務都沒有,而且近幾年都沒有增發過股票進行融資(現金增資或發行可轉換債)!它僅憑自己產生的現金流就做到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第2大的公司。”
“零負債”的財報便是蘋果過去多年來謹慎花錢的寫照。蘋果在花錢上的原則可以簡單概括為:守好自己的邊界,不要輕易去做自己不擅長的事。
在COO蒂姆·庫克的幫助下,蘋果大膽關閉了旗下所有的工廠,將所有製造外包,徹底變成一家輕公司——這讓蘋果能夠有效抵禦經濟週期的影響,而且現金流開始越來越充裕。
喬布斯大膽砍掉那些缺乏競爭力的項目,將公司有限的精力集中在幾款核心產品上,這讓蘋果產品重新獲得令人稱讚的用戶口碑。
蘋果之所以能夠打破微軟和英特爾把持多年的“Wintel”聯盟,與它的精準花錢之道關係密切——當其他IT公司用現金大肆收購進入其他領域時,蘋果花了10億美元研發出了A4晶片,並獨自開發出了日後橫掃世界的iOS作業系統,並且在觸摸屏等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
即使從純粹的供應鏈角度來看,蘋果精簡的產品線也十分有利。舉例而言,iPhone和iPad、Macbook中許多零部件都可以公用,蘋果在管理供應鏈時要省力很多,並能夠獲得更優惠的採購價格。
另外,耐人尋味的是,賬戶上如此闊綽的蘋果一直對並購保持著相對謹慎的態度。相比起其他矽谷大佬,蘋果似乎對並購一直提不起太多興趣來。
蘋果從未收購過大型公司。蘋果最大的一筆並購是在1997年以4.04億美元收購的NeXT。近期的收購是晶片公司P.A.Semi(2.78億美元)和手機廣告公司Quattro Wireless(2.75億美元)。
在這方面一個最新的反面教材是思科,由於前幾年保持著平均一個月併購一家企業的速度,思科最近陷入消化不良,不得不大幅裁員。

當一個公司的領導者面對著自己賬目上幾百億美元現金時,保持清醒的頭腦有多麼重要。
那些高負債成長的公司,甭哭么高負債成長是公司有企圖心成長的象徵。「公司愛借錢擴充事業,早晚會像吹泡泡一樣破掉,這種老闆品德不好,少碰為妙。」
2011-09-12 22:04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蘋果公司 驚嘆

trinhli wrote:
那些高負債成長的公司,甭哭么高負債成長是公司有企圖心成長的象徵。「公司愛借錢擴充事業,早晚會像吹泡泡一樣破掉,這種老闆品德不好,少碰為妙。」


能不負債就讓企業營運持續成長, 是在好不過了. 但如果說愛借錢就不是好企業, 那版主可不可以告訴大家, 企業讓股票上市交易的目的是什麼?


frank4831 wrote:
企業讓股票上市交易的目的是什麼...(恕刪)

集資
炒股
融資
假帳
出脫
掏空
------------------------>只做到這
壞帳
重挫
水餃股
下市
------------->散戶接手這些


中間還穿插放空



這就是
企業讓股票上市交易的目的...
股票上市則是籌措資金最快速與最便宜的一種方法,而不是上市之後公司一直使用財務幹桿原理操作業積,操作財務,則早晚一定會出事,因為財務幹桿操作不當,到最後失去控制才倒閉而宣布重整,之後就下市了!
原則上蘋果只負責設計
其他製造成本都轉價給鴻海 三星
十幾年前蘋果可是快倒的
債滿身丫
現在的蘋果己經沒賈伯斯
他能在獨領風騷多久?
還能繼續不負債嗎?

trinhli wrote:
美國政府因不停借錢而...(恕刪)

可惜小人國沒有股票...
人間五十年、下天の内をくらぶれば、夢幻のごとくなり一度生を得て成せぬ者はあるべき か
超高的獲利率,這幾年現金賺太多了,舉債都不用, 最大資本支出是建新總部

苦工cook都丟給亞洲工廠,借一堆錢賺一點錢.

郭董apple之友

Mess with the best, die like the rest, fuckers.
不舉債的公司不只蘋果, 只是它目前太出名了, 所以是目前報導的焦點.

其實現在很多人車上都有裝的Garmin GPS, 這間公司也是不靠舉債,
作到全球GPS第一. 現在不但沒有負債, 手上還有約25億美元現金.

Garmin第二季財報
當他的市場並不需要擴大投資規模才能增加營業額的話,當然沒有必要借錢經營
很多賺錢的軟體或設計公司都不需要借債經營
製造業才是借錢經營的大宗
要你的薪水漲就不要買它的東西...

trinhli wrote:
美國政府因不停借錢而...(恕刪)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