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wk.kuan wrote:就看這幾天, 如果突...(恕刪) 講了跟沒講一樣,服了您orz.倒是上銀,自動化的下半年沒有樂觀的理由.股價人炒的,短期可能高可能低.而營收會一個月少過一個月,這是很確定的.
我終於瞭解為何有這種多人想去空上銀,有些因素是覺得pe太高或預期營收可能會不好,當然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是設定理由與想法,這裡提供一些意見。從7/1~9/2為止(為何取樣這段期間,主要原因為這段期間外資買超增幅速度是最快的,用來衡量短期操作比較切確,且八月份又是股災,更可以判斷外資的心態),若單純就外資買賣張數與成本分別為1萬張、346.7(加權平均股價去計算),若以7/29-9/3開始計算外資借券量與加權平均成本(這段期間開始增加借券從1554->6309張)分別為4725張、322元,單純從這兩個數據 我這裡就不解釋 就由大家自己去思考一下。還有一點 有時候用本益比來思考或營收等等問題時,反而更需要瞭解籌碼流向,就如再多的利空 籌碼在主力手上 也跌不重;再多的利多,籌碼若不在主力手中 也沒用,以工具機龍頭發那科本益比30多倍,如果你覺得上銀以今年獲利如果是15元或是明年各家估上銀明年獲利20多元,本益比分別為20、15多倍,你覺得是貴還是便宜?當然我這裡絕對不是完全一面看多上銀,而是目前籌碼很安定,散戶空單又不斷累積(這裡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計算一下)。(除非 國際股市 發生重大系統性風險,二次衰退真的來了或是再一次崩盤,否則空上銀真的是好時機嗎?)
weilin0507 wrote:我終於瞭解為何有這種...(恕刪) +1 籌碼,樹在高也不可能到天上, 除了線性滑軌之外, 財訊雙周刊報導公司也要踏入工業機器人,這各行業也不是那麼好搞的, 看看日本就知道~籌碼鎖單威力真是強大, 不過怎麼上去就是.....u know....
MTA58A wrote:講了跟沒講一樣,服了...(恕刪) 您仔細看看今天的線圖,今天收314, 兵臨城下壓力區321-330間, 上去就過了, 所以我才這麼說。我手上也剛好有5張, 正在等, 這兩天要是遇到反壓拉回,長黑或是上引線, 我就賣出, 上去了, 就繼續看3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