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報時間.
台灣股市最強,為全球領先指標,這種新聞有興趣的人看看就好.
***********************************************************************************
德國財長:全球經濟恐面臨7年不景氣
2011/08/29 11:40 鉅亨網 編譯張正芊 綜合外電
德國財政部長 Wolfgang Schaeuble 周日 (28 日) 預告,由於各國必需實行財政緊縮計畫,使得全球經濟恐面臨「7 年不景氣 (seven lean years)」。而數名美國頂尖經濟學家,甚至質疑財政緊縮措施的正面效果。
Schaeuble 於德國一場集結 17 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研討會上發表演說,表示財政緊縮措施,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見到成果;「而在此之前,全球經濟可能會有 7 年不景氣」。不過他強調,這是以短痛換取長遠利益。
這場頂尖經濟學家會議,討論 2008 年金融危機的成因及教訓。Schaeuble 於會議最後一天移師瑞士 St. Gallen 大學舉行的議程中,還發言指出,歐洲國家為了確保長期成長,需要在經濟政策上更緊密合作;而為了達成這點,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及希臘必需立即整頓財政,並進行結構性財政改革。
Schaeuble 補充,德國準備好在一些措施上作為先行者,包括對金融交易課稅及採取股市放空禁令等;即便這些措施還需取得更廣泛認同。
然而,這場會議的結論之一,卻是財政緊縮措施並非讓全球經濟回復成長的正確方法。
其中 2001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 (Joseph Stiglitz) 便指出,歷史上為了重振經濟,全球多次採取過財政緊縮措施方法:意指 1929 年美國「大蕭條」,以及阿根廷及東亞遭遇過的金融危機。而幾乎每個例子,都讓經濟由走下坡轉為衰退,再由衰退轉為蕭條。他搞不懂,為何歐洲國家還自願走這條路。
2007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Eric Maskin 也同樣認為,財政緊縮只會讓問題惡化。
unimmi wrote:
拜托!台灣的經建會主...(恕刪)
不好意思,再讀報一下,這大概是劉主委的策略. 大概也認為歐美不會好,亞洲自保.
****************************************************************
劉憶如:掌握「3個關鍵」 建構台灣黃金十年
鉅亨網記者王以慧 台北 2011-08-29 12:40
經建會主委劉憶如昨(28)日率領台灣重量級人士包括政府及企業界共230人訪日,劉憶如表示,台灣正面臨建構未來黃金十年的關鍵時刻,現在及未來經濟情勢展望面臨「3個關鍵」,當前全球正處於「關鍵時刻」,而台灣必須進行各方面的「關鍵轉型」因應全球經濟劇烈變動,經濟面轉型來自於完成「關鍵佈局」,尋找最佳策略合作夥伴是關鍵布局最好的方法,這也是此次尋求日本策略合作的主要因素。
劉憶如認為,面對未來歐美經濟復甦尚需時間的情況,台灣不能再像過去一樣過度依賴出口,需積極改善台灣投資環境,認為應將台灣打造為發展內需產業的國家。她指出,目前台灣已具備4大優勢,包括與中國簽訂ECFA及全球佈局的經驗、產業不僅有豐富基礎並且多元、台灣具備公司治理、法律及會計制度的完備,以及提早與國際架構接軌,目前台灣要完成「關鍵佈局」的當務之急就在於,尋求最佳策略合作夥伴共同創造新契機。
劉憶如也表示,經建會相當積極推動台灣進行「關鍵轉型」及「關鍵佈局」,立基於這三個關鍵,政策方向是加強自身原有的優勢,再加上找到對的策略合作夥伴,才能成功開創國家及區域整合的新局面。
由於亞洲經濟復甦較歐美快速且強勁,在中國及印度的帶動下,新興經濟體已成為世界經濟成長重心。在此次美歐債風暴下,亞洲必須認知到,大中華區要以加強亞洲的內需來帶動經濟成長,而非一味依賴歐美出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