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廠腦小身大恐龍樣
聽起來有點悲哀,但卻是血淋淋啊~~~開了一大堆的工廠,加班趕量,但現在卻可能拖垮整個企業~~~~
科技業冰河時代來了 惠普降下第一場雪
台廠腦小身大恐龍樣 恐成市場優先滅絕物種
2011/08/25-趙凱期
台系IC設計業者先在2010年下半被全球風靡智慧型手機(Smartphone)及平板電腦(Tablet PC)產品變相拋棄,導致2011年營收及獲利均出現明顯衰退走勢,緊接著在2011年下半年,又受到傳統旺季效應明顯不旺的衝擊,業績不振數字更甚預期之下,加上惠普(HP)近期又傳出有意分拆並出售旗下個人電腦(PC)部門,整個歐、美市場需求難起,及PC產業產值變相萎縮的大環境,讓台灣IC設計產業似乎已開始進入冰河時期,所有物種在未來都有滅絕的可能性,除非能找到有效的避寒方法及足夠的糧食因應。
觀察全球半導體產業發展過程中,從整合元件廠(IDM)大廠興起,再到後來的晶圓代工、封測及IC設計3分天下的新食物鏈,以及下游品牌業者競相追逐大者恆大的經濟規模優勢,再到後來品牌、代工、行銷分開的趨勢,全球科技產業的演化進程其實跟恐龍時期差不多,先由小變大,再來為求能在科技食物鏈中生存下去,所以大要更大,以避免肉食型恐龍的狩獵,後續則進化為水陸兩棲、或鳥類等其他變種,來符合當下時空環境的生存條件。
只是,在冰河時期來臨後,恐龍龐大的身軀及巨大的食量,無法於突如其來變化的時空環境下,找到合適的生存條件後,只得被迫滅絕,或是轉為其他物種繼續生存下去。台系IC設計業者,甚至是台灣科技產業目前的處境看來,似乎也正面臨與當年恐龍一樣的考驗,但卻看不到這些公司經營階層提出什麼創新方法,甚至是連如何活下去的想法都沒有,只是眼睜睜看著公司營收、毛利率及獲利表現1季不如1季,等待市場及時間的自然淘汰。
以2011年台系IC設計產業產值恐陷入衰退格局,及90%以上的IC設計業者全年獲利將較2010年衰退,甚至30%以上公司的獲利衰退數字恐高達50%以上後,從各種角度來看,台系IC設計公司其實已早一步進入冰河時期。在找不到智慧型手機、平板產品來充飢,主力晶片又過度依賴歐、美市場及PC產業下,恐龍型IC設計公司在無技可施,又或無藥可醫下,似乎只能坐在一旁,靜靜等待審判日那一天的到來。
而從惠普決定分拆PC部門的那一刻開始,台系IC設計業者,甚至是整個台灣科技產業,其實都有冰河時期第一場大雪已至的感覺,尤其在外商眼光向來較遠,產品及市場開發計畫少則要看2年,多則必須看到5年的內規下,一旦有人決定不玩,在產業界當中一定是件大事情,甚至過幾年回頭一看,還將成為左右未來產業興衰與市場榮枯的一個重要分水嶺,箇中內情,頗值得台灣科技業者仍有志之士玩味。
回顧2011年前3季台灣科技產業的表現,已看到從DRAM、TFT、LED、太陽能,一直到IC設計產業一路玩到掛的情形,這類型物種在外在環境劇烈變化的時刻,怎麼看,都會是被優先淘汰的生命體。但面對這樣的危機,大家似乎都看在眼裡,卻藏在心裡,不說在嘴裡,更不動在手裡,寧可做個頭小身大尾巴長的恐龍,活在侏羅紀世代中,反正從自己眼睛看出去,大家都長得一樣,卻不知在冰河時代中,自己將是第1個倒下的物種。
台灣IC設計的老闆絕大多數是founder.年紀普遍散布在50~60間.牠们機乎都賺飽了,少有創新求變的想法.何必呢?拿到手的財富去聠什麼呢? 錢已經夠了,何必出錢讓後輩去聠呢? 又不是我兒子!輸了還要自己買單!
當老闆心中沒有願景,只願為$$奮鬥,一旦$$有了,大環境不佳,要不是手中還有很多公司股票,一時間不好脫手,大概絕大部份的老闆都想早點收手吧.
交棒給年輕人? 試問台面上的IC設技公司有培養拔擢接棒的繼承人嗎??
50~60的領導人,operation做到極致,這是後輩難以超越.但未來公司還是要這樣run嗎? 如果現在及就已經不太行了,未來如何??
我不看好台灣IC設技的未來, 不是技術能力的問題. 而是台面上的掌權者,面對未來拿不出可說服人的願景與策略,沒有戰略,只有短期的戰術-cost down.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