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電子報
台股的暴漲暴跌,一般人很容易歸咎於散戶,因此推論出股市若要止跌,必須融資斷頭賣壓出籠,徹底清洗籌碼,才能展開像樣的反彈。這種拿散戶當代罪羔羊,所謂「散戶陷阱」的說法,在分析師圈內已是不辯自明的真理,幾乎沒有人敢質疑。
其實,如果對照台股高低點,可說外資都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像本波股災,台股與其說是被美債調降評等打下來,其實是被外資用近2千億元的超級大賣盤摜殺下來的,跟散戶有何關聯?
這波清出的融資斷頭金額約3百億元,跟外資大賣超相比,只是小巫見大巫。而且這些斷頭融資是被迫出場,是外資殺盤的冤魂,分析師把受害者當成加害者,實在太缺乏判斷力了。更何況如何認定融資都是散戶?
還有些人一再強調,跌深股若是融資不減,就沒有人願意幫忙抬轎,因此不可能反彈。這也是很奇怪的說法。買賣股票不管是用現金或融資,全部上市的股數都一樣,換言之,不會因為某檔股票有10萬張融資,就多出10萬張籌碼。為何有融資就是潛在賣壓沉重?難道用現金買的股票都不賣出?
更荒謬的是用張數來算融資賣壓。
那些跌到歷史低點的面板股價只有10幾塊、DRAM股只有6、7塊,是那些千金股的百分之一,
因此即使有10萬張的融資,也約等於千金股的1千張而已。
這些人眼中只有張數沒有股價,卻敢冠上大師稱號 (感覺上在罵瀉金河 這陣子鬼叫~~)
,未免太可笑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