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國際信評機構的算數程度,郭董怒了

銀行借款600億變3000億 鴻海火大 惠譽道歉:算錯了
更新日期:2011/08/13 05:30 康文柔╱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康文柔╱台北報導】

國際信評惠譽11日發布報告,指出鴻海向銀行總借款超過3000億元。鴻海不甘遭指名為欠款大戶,昨日用重大訊息澄清,向銀行借款只有600餘億元,且無超過單一銀行淨值5%,對發布不實訊息的業者,將依法捍衛公司權益。信評機構惠譽趕緊道歉說:算錯了!

因茂德連貸案協商,及面板業虧損擴大,國內銀行對電子業的授信曝險,成為市場關注焦點。惠譽日前發布報告,內容指出鴻海向銀行借款高達3070億元,逼近銀行對單一客戶授信占淨值15%上限。

惠譽的報告矛頭原指向金融業,但鴻海不甘遭指名為欠款大戶,昨天怒發重大訊息澄清,強調鴻海短、中、長期的銀行借款,都是無擔保借款,近日向銀行借款總額為新台幣600餘億元,占單一銀行淨值不超過5%。

雙方數字差很大,鴻海強硬地表示,將依法捍衛公司權益。惠譽昨透過媒體體公開道歉,說明「算錯了」。不該把海內外所有鴻海集團公司的借款,全部囊括算作向國內銀行的貸款。

市場法人說,以鴻海的實力,其實不需向銀行借款,可直接發行公司債籌資。其實,今年鴻海已發過三次無擔保公司債,共籌集120億元資金用來借新還舊,充實營運資金。

嚴重懷疑,國際信評組織與外資狼狽為奸,趁機作空鴻海和相關金融股(雖然我一張都沒有)
2011-08-13 10:10 發佈

playboy_1579 wrote:
嚴重懷疑,國際信評組織與外資狼狽為奸,趁機作空鴻海和相關金融股...(恕刪)

我也這樣認為,這樣賺比較快..................

這隻黑手比政府那隻還有力
chiang:人願意把15年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你.......想想自己何德何能啊!
建議郭董跨海堤告
要求信評公司賠償信譽損失
否則信評公司對每個公司都來這麼一下
誰受得了
這個在股市中造謠,趁機作內線有什麼不一樣
金管會和證交所應該好好調查一下
這種黑白講免責的氛圍和趨勢

會讓很多有心人願意一試再試

反正最後是賺錢的
郭董最喜歡告人的
告死它
說話不負責任的信評

playboy_1579 wrote:
惠譽昨透過媒體體公開道歉,說明「算錯了」。不該把海內外所有鴻海集團公司的借款,全部囊括算作向國內銀行的貸款。


所以鴻海集團還是借了3000多億

現在連三流的惠譽也來參一咖
平常也沒什麽曝光度
怎麼這幾天接連大動作發財經頭版消息
連已經炒爛的銀行茂德曝險也拿出來炒

“惠譽:茂德案 銀行估損失7成”

“惠譽:銀行業美債曝險上兆元”
http://www.udn.com/2011/8/11/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6/6520558.shtml
這一篇寫的全部100%廢話

8-11集中火力發銀行金融業負面新聞
8-12金融指數從開盤到收盤大跌近3個百分點

說實在這些所謂的信評機構應該正名為禿鷹打手比較名符其實

看看這篇:“李信佳:信評是監督者 若偏頗盼各方有雅量”
http://www.udn.com/2011/8/11/NEWS/FINANCE/FIN2/6520293.shtml

“惠譽信評台北公司副總李信佳上午指出,信用評等公司本就是「市場風險的監督者」,替大家預先找出風險,若批評正確,就盼各方加強修正改進,若有部分偏頗缺失,也盼各方「要有雅量接受」,多以平常心視之。”

講這種屁話擺明了就是擺爛
我要是講對了 哈哈看到沒有先警告過了
說錯的話已經先聲明過了
造成市場恐慌是你們投資人自己造成的
不干我的事
什麽時候不好發這類“信評”新聞
這種時候集中火力大發負面新聞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叫人不去聯想背後是不是有什麽利益糾葛無法告人的骯髒事真是很難

連基本資料搜集、分析、國小程度的算數都搞不清楚,頻頻出錯
還大言不慚大喇喇的以「市場風險的監督者」自居
真是天大的笑話
呵呵我丟銅板來做「市場風險的監督者」都會比你準

willk wrote:
所以鴻海集團還是借了3000多億...(恕刪)


這消息只能証明國內金融業的曝險程度沒有信評機構估的高。
willk wrote:
所以鴻海集團還是借了...(恕刪)

建議你仔細消化一下這個議題的重點在哪裡
惠譽提這個3000E的目標不是鴻海
是想打擊銀行業
凸顯“總借款超過3000億元,占了銀行業淨值達14%以上”
把國外借款算在國內銀行頭上
牛頭不對馬嘴

willk wrote:
所以鴻海集團還是借了...(恕刪)


可能還沒加上奇美電....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