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寶人生 (1) 15 元也能住帝寶?

寫這些東西其實有些壓力, 因為其實都不難猜出是什麼公司什麼人.
報章雜誌很容易就寫到其中的一小部份.

但其實也很輕鬆,
因為大家其實可以查到內容中大部分的資料,
其實都是有根據的.

一般來說, 經營好的公司比經營差的公司會賺錢.
不過, 好公司的管理者不見得比壞公司的管理者 "能" 賺錢.
反正負債再多也無所謂, 可能還更好混水摸魚...

很多時候, 買帝寶的資金其實不是自己口袋拿出來的.
有些正直一點的是買在公司名義下, 有些則根本是從公司裡搬出來的.
而如果公司的錢是政府出的, 那就更過癮了, 是吧?

D 巴士是個經營不善的公司, 負債數十億.

但由於政府也不可能放任其倒閉, 因此每年都有數億的政府補貼.
再加上原有的路線其實都是黃金路線, 公車族每天大量投入的 15 元,
其實都讓這個公司仍然頗有資產及現金收入.

這樣的機會是最好的.

<案例一>
某位帝寶 L1 住戶與某任 D 巴士的 L2 董事長過從甚密,
用 L1 哥哥 L3 的名義成立了 Y 公司.

在 L2 董事長的獨力主導下, D 巴士以缺現金的名義跟 Y 公司合作簽訂一個 "難以完成" 的契約,
然後規定違約金是 "每天" 增加 15%,
因為這個滾雪球的合約, D 巴士就多欠了 Y 公司 12 億 4 千萬元.

反正債多不愁, D 巴士還是不會因此倒閉,
但是他們就能參與分配每天公車的收入, 還有每年政府的數億補助款.

當然, 這個故事發展的結果目前並不太好.
L1 住戶後來資金週轉不靈, 也因為案件入獄坐牢, 成為到目前為止唯一被法拍的帝寶戶.
不過當然可以想像的是, 帝寶最近幾次上新聞都是因為疑似黑道霸佔那戶法拍戶的爭議,
其實也不是沒道理的...

不過, 事情也還沒落幕.
因為 L1 的另外一個哥哥 L4, 日前疑似拿假的 D 公司股票開了股東會.
想要奪回 D 公司的經營權.

那, 沒有人阻擋嗎?
很簡單啊, 有這麼多現金可以分配, 還怕黑白兩道喬不攏嘛?
某 K 黨的 W 姓議員在股東會當天曾經報警請 D 分局處理,
結果?
也就沒有結果了.

而至於 D 巴士的辦公室裡面, 有位辦事不力, 拿不到真股票的律師留下一隻手,
就當成這戶帝寶過程中的一個小小的紅色插曲吧.
畢竟, 跟帝寶比起來, 好像大多數人覺得手也不算什麼... :)
2011-07-09 16:37 發佈
DiBauMystery wrote:
正直一點的是買在公司名義下...(恕刪)

L1不就是“買在公司名義下”(國際山霖?)
所以算是“正直一點”

L1、L2、L3好像是一兩個人的分身
D巴士是 大X 還是 大XX呢
以某種角度來看, 這個做法的確算是比較正直啊.

好歹帝寶留下來法拍, 還了兩億八千萬給債權人,
避免變成金融機構的呆帳,
到時候金融風暴的時候,
混在一起拿出來叫納稅人紓困.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