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電信三雄都有降價良性競爭,為何油價"雙雄"永遠是聯合壟斷賺取暴利局面

國內電信與網路市場有所謂的中華電信、台哥大與遠傳三雄鼎立,其中大房東中華電信雖然官方色彩濃厚,但在其他兩家壓力下,近來仍有對消費者有利的降價促銷活動,雖然幅度與內容無法讓消費者滿意,但至少已經有動作,而且不是每家價錢幾乎一模一樣。

反觀台灣的油市,只有中油與台塑兩家,但兩家的價錢與調降幅度完全一模一樣(不要跟我說台塑每次只會98貴0.1元,那是騙白癡的障眼法),而且還搞一個黑箱的計價公式,完全脫離國際行情,國際原油漲價他漲得很兇,國際原油降價他就一堆理油不降或小降...

不曉得,為何電信市場與油品市場的市場差異會如此之大,同樣都是國營(前國營)的中華電信與中油,怎麼會差這麼多?同樣是民營的台塑石化,怎麼會跟台哥大、遠傳差那麼多??

@@@@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n/20/today-life3.htm

國際油價大跌 國內本週油價仍不調整
〔記者高嘉和、編譯羅倩宜/綜合報導〕受歐洲危機及美國經濟展望不佳影響,國際油價上週五跌至四個月新低,單週跌幅也創六個星期以來最大,但台灣中油根據油價公式計算,本週國內汽、柴油價格不調整。

創利比亞戰事爆發以來新低

上週五國際油價不顧美元走貶及美股走高的趨勢,創下二月利比亞戰事爆發以來最低,西德州期油單日挫低二.一五%,報每桶九十二.九一美元,一週累跌近六%,今年初油價上漲的二%漲幅全數回吐。布蘭特油價小跌,報一一三.三六美元。兩者價差擴大至每桶約二十美元。

雖然取代中東油源供應地中海市場,使得布蘭特油價近幾個月漲幅大於西德州,不過因為價格攀升太快,許多原油大量轉往地中海市場,導致布蘭特合約有走弱的趨勢。

中油則一貫依油價公式計算指出,調價指標週均價為每桶一一二.三三美元,較前週每桶一一二.三二美元,小幅上漲○.○一美元,加上匯率貶值○.一五三元,依公式計算漲幅為○.四三%,汽、柴油每公升原應分別調漲一角,「本週依據減半調漲並採對消費者有利原則」,汽、柴油價格不予調整。九二無鉛汽油維持每公升三十一.六元、九五無鉛汽油每公升三十二.三元、九八無鉛汽油每公升三十三.八元、超級柴油每公升二十九.六元。台塑石化稍晚跟進。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un/20/today-life3-2.htm
計算公式 佔盡民眾便宜
記者歐祥義/特稿

國際油價明明大跌,國內油價卻文風不動,這個油價計算公式佔盡民眾便宜,應該由消費者團體出面主導,重新制訂一個公平且透明的油價計算方式。

上星期的下半週,國際油價大跌,其中佔我國油價計算公式七十%的杜拜原油,每桶自十日的一一二美元,跌到一○五.四三美元,幅度達五.八六%;佔公式比重三成的北海布蘭特原油,自一一八.七九美元,跌到一一三.三六美元,跌幅也有四.五七%。

但是中油以兩週油價平均值相近,決定本週油價維持不動。國內外油價出現如此南轅北轍的走勢,顯然是油價公式在當初制訂時的結構上,明顯就是偏袒油公司。

國內油價計算基準,是採用七十%杜拜市場,及三十%北海布蘭特市場的原油,加計匯率變動而成,杜拜市場向來受人為操作程度不大,波動較小,但是布蘭特市場今年以來,受北非政情動亂波及,出現幅度甚大的震盪。

在此之前,布蘭特原油價格每桶都會低於西德州原油約十美元,但在利比亞等國家動亂後,布蘭特原油恐慌性地飆漲,上週五收盤價,每桶比西德州原油高廿美元,這一來一往每桶差價竟高達卅美元。

台灣原油來源並沒有來自布蘭特市場,計算公式卻以此為基準,油價計算公式佔盡民眾便宜的缺陷,經濟部官員怎會不知道?當初受託制訂油價計算公式的成員,美其名是專家學者,仔細檢視每個委員,有哪一個沒有接受能源局、中油或台電的委辦計畫?

油價計算公式應重新讓消費者團體出面主導,制訂一個對買賣雙方都公平、且能接受的油價公式,不要再出現像本星期這種氣死人的油價變動情況了。
2011-06-20 12:49 發佈
國際油價大跌!
中油就是不降......中油會說船期還沒到~就是油沒有送到!!!!
國際油價大漲......中油直接調漲....因為國際油價漲價了!!!

中油圖利台朔..........反正油價跟著中油走......一定是穩賺的!!!

請郭董也開一家 鴻海石油~~~~~跟他們打......
君不見
中油調整油價
台塑馬上跟進
人家油價雙雄競爭可激烈勒~~
人有夢想而偉大 換車嘍~~~

terryyu wrote:
國內電信與網路市場有...(恕刪)


那電價、水價?

terryyu wrote:
國內電信與網路市場有...(恕刪)

那,糧價、食用油價、蚵仔煎、大腸包小腸價咧??
chiang:人願意把15年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你.......想想自己何德何能啊!
電信業者的市場就是在台灣本島,不在島內廝殺,能去哪呢?

而油品市場是放眼世界,政府當然可以逼迫台塑在台灣降價賣,但台塑也可以將汽柴油賣到國外,減少在台灣販售的數量,將讓中油虧本在台灣賣油,台塑不在台灣賣油反而更賺錢。

中油的股利至少會進國庫,當然你可以說它煉製過程的績效太差、浪費納稅人的錢、隱瞞真正購油成本...等等,但是台塑賺錢,股利卻不會進國庫(除了政府規定的稅金)。

台塑要是出了汙染、工安,政府想罰款,不等行政訴訟定讞,政府能真正拿到罰款嗎?或許...可以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