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從研究所碩士畢業, 也順利的找到工作了, 月薪42000保障14個月. 本身並沒有甚麼存款因為研究所打工的錢都付了生活費和房租. 工作在台北住親戚家, 感謝他們, 一個月只須給他們2000水電網路. 本身也沒有汽機車, 坐捷運就很夠了. 扣掉每個月的消費(只有菜錢,買書, 偶爾看個表演, 清倉打折時買一兩件衣服)目前打算一個月存28000在省一點應該可以快到30000. (每天帶便當,除非同事或朋友有重要聚會才上館子) 父母則表明了不用我拿錢回家, 一個月跟他們去吃幾次飯就好.
目前公司的前輩都建議我先用定存存錢, 或是買比較穩定的股票(中X電信, 中X之類的), 先求穩在求好, 累積到人生第一桶金之後其他再做打算. 所以目前的計畫是3年半存到第一桶金, 那時候27歲了再作打算. 想請教除了定存以及買股票之外, 還有甚麼別的方法呢? 保險, 基金(父母有摩XXXXX新興市場基金)? 感謝大家!!
2.把保險買好,定期險+醫療險,不建議儲蓄險及投資型保單。
3.先準備好12個月的生活費(備失業用,放定存)。
4.買基金(/ETF)用定期(不)定額,少玩單筆。
Q1:請問該選擇投信公司、銀行還是保險業的投資型保單?要如何選擇他們的投資理財專員?
A1:台股基金找投信(省成本),其他不得不找銀行(除非你開海外證券戶)。理財專員大部分是銷售專員,免了吧。投資型保單很貴,建議保險跟理財分開處理。
Q2:如何判斷進出場時機?
A2:不要嚐試或冀望自己能作這件事,連專家都作不到。
Q3:看書說股票漲跌跟基金是相對的?
A3:一般而言,股票基金漲跌幅會小於個股。(基金都會分散持股)
Q4:想要30%債券型;那另外70%怎麼配置?
A4:大多數人是以地區分。全球市場型、全球新興市場、區域型、台股。比例隨高興。
Q5:現在適合買國內基金還是海外基金?
A5:後者。永遠。
Q6:如果買海外基金就需要外幣嗎?
A6:可以開外幣戶自己先買匯給基金扣,否則扣台幣當天換匯也行。
Q7:聽說石油黃金都在漲,請問能源基金好嗎?
A7:儘量不要玩單一產業或單一國家(大好or大壞,就讓基金經理人去調配各產業及各國家之比重吧)。單一國家不包括台股,因為我們生於斯長於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