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為什麼西方人很懶 可是卻很強大

寫的滿有道理的.(摸魚發文..哈)
少加點班吧!

(轉貼)
觀念想法的差異,決定作事的態度與效率

上班四小時, 四小時把四小時份量的工作做好, 剩下的時間全拿來玩和休息, 不叫打混.
上班十六小時, 用十六小時做好六小時能做好的工作, 才叫作打混. 不僅打混, 而且還沒效率.
所以在打混的不是西方人, 而是我們. 我們在打混, 是因為我們把勤勞認同是美德, 勤勞是美德沒錯, 但把勤勞視為職場的最高道德就是一種問題. 職場的最高道德並不是勤勞, 而是高效率,而我們注重勤勞多於高效率.

量度勤勞, 就是說我們用「花多少時間去工作」去量度職員.
量度效率, 就是說我們用「最後完成多少工作」去量度職員.

跟西方人工作過就明白問題在哪裡, 西方社會比起東方社會優勝的地方, 是對於時間和資源的概念比東方社會清楚很多. 而東方社會對於這些東西的觀念很薄弱和含糊.
東方社會有一種傾向, 就是勇者王式「不足的東西就用勇氣去補足」, 簡單來說, 一件工作明明就是要一個人工作四十小時才能夠完成, 但管理者就會給那個人四天要他完成, 如果員工一天只工作八小時, 他無論如何都完成不了的. 結果老闆不要求加班,員工自己卻「自願」地加班兩小時去完成他. 所謂勤勞的美德,其實源自老闆節省人力的貪小便宜個性.

結果因為「自願」, 往往是沒有加班費, 也沒有任何補償. 就輪到員工心理不平衡, 自己拉上補下, 因為昨天加了班, 平時工作沒那麼要緊時, 便把工作拖長來做, 在工作的時候做私事, 上網, 甚至做兼職, 去彌補自己加班時那些不能計算的損失.
也就是說, 當管理者對人力貪小便宜的時候, 員工又會作出相同的反應, 他們不會覺得自己有錯, 因為當老闆要他們額外工作時, 自己虧損的又哪來的補償?

結果, 看起來東方人是勤力, 實際上就是管理者沒好好管理工作時間表, 一時時間太緊, 一時又太閒. 員工也沒有很良好的工作原則, 在工忙時大量加班透支體力和集中力, 但是平時又拉長工作時間打混摸魚.

這種工作態度的好處是很有「彈性」, 面對突如其來的情況增加工作量時, 也可以承受下來, 很多時東方的企業看起來在面對突發事件時態度會較好. 不像西方企業般「我說現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般斬釘截鐵.

加大了對管理問題的容錯程度, 管理人員的管理方法和對人力計算的概念落後也能把工作完成的話, 他們就不會改進. 所謂管理技巧, 並不是綜合的發揮團隊最大的效率, 而只是變成了怎樣迫令員工花更多時間進去的技巧.

而在工作量上上下都沒有節制, 一味不斷的接受工作, 直至員工完全負荷不了為止. 員工為了完成超額的工作, 往往講求急就章, 工作的質素就會下降, 惡性循環. 員工聽令工作, 很少會把工作根本不能和難以完成這點反映回管理層, 結果管理層就像盲了一樣.

東方社會的政治可以是民主的, 但是企業管理無疑地完全是繼承了封建作風, 也就是說講求上級的命令下級一定要完整實行, 又同時給予一點「人情」去彌補命令的非人性部份.

其中一些例子更是災難性的, 最好的例子是韓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三豐百貨店」事件, 當初三豐百貨店要改建成百貨公司,初期的承建商認為這設計有問題, 不願意去做. 三豐集團就命令自己的員工去改建, 作為三豐旗下的員工, 他們明知有問題都不能抗命, 硬著頭皮去完成.

結果, 成功改建為百貨公司, 營業, 收入可觀. 直至有一天因為這改建而導致了整座倒塌, 死了五百人以上.

東方企業容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地強行執行很多命令, 這是西方企業沒有的優勢, 在一些低風險的工作上, 往往可以做出比西方企業更快的反應和更低的成本.

這種工作方式在勞動密集, 講求價廉物美的成長期產業來說, 是有用的, 因為在這種產業裡, 員工可以當成消耗品. 可是東方社會在投入更複雜的技術產業時, 這反而變成了致命的缺憾, 在運用較低技術性的員工時, 這種態度可以擠出更高的成本效益. 可是在運用較高技術性, 智慧型勞工時, 這種管理方式就變成了「上有政策, 下有對策」.

簡單來說就是東方人工作, 管理層和員工都紀律不良. 我們沒有好好正視這種現象, 反而用勤勞去一筆帶過.

對於一件事情的對策,
西方認為重心在於「改良方法, 增加效率」.
而東方認為是「方法照舊, 是執行的人要投入更多」.

結果隨著競爭, 西方是方法不斷改進, 而我們則是工時不斷加長, 問題是, 我們的工作量也是有個極限的. 加上工時越長, 精神和肉體透支下, 工作效率就隨著工時增加而下降, 我們是在加班, 可是加班工作的時候, 大概是花了一半時間打 BBS, 你說這是偷懶又不是, 明明是無償加班誰可以批評你偷懶? 可是很少人會認為問題是在於「這些工作是否應該做? 」, 你這樣認為, 你的上司也不這樣認為.

對於時間和資源的管理就沒有改進了, 就是一直保持同樣的工作方式, 剩下來的問題就是勤力勤力和勤力.

其實我們也懶, 不過別人懶的是動手, 我們懶的是動腦而已. 為何勤力讀書? 其實為的不就是可以對將來的前途不用多想, 找個穩定不用創意的職業, 領薪水過好下半生?

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不是因為我們真的很好學, 而是因為如果不讀書, 我們大部份人根本對未來就沒想法.

2011-03-11 16:32 發佈
文章關鍵字 西方人
我看太快.....熊熊看成...西方人..懶..什麼什麼...很大...
台灣跟西方工作的基本差異是
西方人知道人人不同
有些事有人適合做
有人不適合做

台灣人深信人生而平等
真正的天才與白癡
只有世界末才會出現
一件事他做的好 你做的不好
差異點必然是在於認真跟努力的程度
只要肯認真努力必然是好員工
而認真跟努力最好的量化方式就是工時
所以台灣人靠加班時數分遍誰是好員工
靠年資來加薪

日本人亦同
為什麼西方人懶叫很大


唉!我眼花了


從他們教育方式就知道了


台灣是填鴨式教育,一堆考試


思考力呢?

想想台灣的設計大師,蔣友柏,他的教育在哪裡完成


Joe哥 wrote:
寫的滿有道理的.(摸...(恕刪)


是這樣嗎?
跟西方人工作過就明白問題在哪裡, 西方社會比起東方社會, 是對於掠奪它人時間和資源的範圍比東方社多的多.
東方社會習慣於勤儉與自給自足 對於這些東西的觀念很薄弱和含糊.
東方社會有一種傾向,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簡單來說, 一件工作明明就可以自己完成 就不用海外掠奪他人的市場與原物料了
歐美在海外大量搞血汗工廠 其實源自老闆節省人力的貪小便宜個性.

都廉價出口了 在工作量當然沒有節制, 一味不斷的接受工作, 因為海外市場與毛利率在洋人手裡
直至員工完全負荷不了為止.
這已非單純的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
已可說成一種八國聯軍了

再加上外國人的鈔票每每加印
什麼都漲 薪水不漲
工作的質素只能下降

也只好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了

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在於東方人除日本 地小人多地震火山海嘯外
曉得不斷對外擴張 窮兵黷武 副作用大
自古戒禽荒
不喜歡侵略他人
所謂儒者不可與進取可與守成也
這要問自己為什麼要花10倍的價錢去買西方人成本不到20%的名牌商品
而且這個商品還是自己製造的@@
要問自己為什麼甘願把自己的血汗錢送到西方人掌握規則的金融交易市場中
讓外資輕輕鬆鬆就可從股市提領走大筆現金












先進國家工作講求效率、他們常用方法、工具來解決問題
而亞洲國家、常常用道德來解決問題(意思是用精神面、用意志力等)
台灣的軟體業每個人都超時工作
而美國的軟體業卻用時差的作法、外包至印度
甚至於客服、當美國員工下班後、線路移至菲律賓、印度等
成為24小時不打烊
而亞洲人呢、做到兩肋叉刀為公司
日本人是這種表現的翹楚

亞洲這種只知道用道德面解決問題的民族
永遠比不上歐美先進國
所以別作千秋大夢、亞洲民族只能跟在他們屁股後面
這篇寫得實在是非常得切中要害
這就是我們跟老外的差別
也就是我們一天到晚幫老外代工賺辛苦錢
但老外卻可以輕輕鬆鬆的賺大把鈔票的原因
只要大家觀念不改
我想遲早會自食惡果的
希望大家當到管理階層的時候,都可以想起自己今天打過的這些話。

共勉之~~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